• 当前位置:主页 > 粤剧介绍 > 粤剧概述 > 扩展阅读 >

    粤剧与“过山班”

    发布时间:2014-01-14 作者:南江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清代中叶,政局颇为稳定,因而经济文化繁荣,人口剧增,百粤的戏剧活动也很蓬勃。乾隆二十四年(1759),皇帝下令限广州一口通商,广州成为中外贸易唯一集散地。当时,统治着广州的高层官员全是清一色的满人,安徽、江浙、江西、两湖、福建和少量的洋人商贾也云集广州做生意,他们闲暇时也需要看戏娱乐。因此,大量的“外江班”(外省戏班)来穗,和“本地班”(粤剧团的前身)竞演“对台戏”,争夺舞台。乾隆皇下江南观看过徽班之后,大加赞赏,从而导使四大徽班进京演出,一时徽班名闻全国,南端的广州也有徽班来演出。
     
        “粤剧”的最早命名
     
          有一个时期,“外江班”在广州占了绝对优势,把“本地班”排挤到乡村演出。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广州建立的“梨园会馆”,在会馆碑记中,便记载了“外江班”多达四十四班,其中湖南十八班、安徽七班、江苏十一班、江西两班,其余是福建、广西(桂林)等省戏班,据清人丁仁长说:“……凡城中官宴赛神,皆系外江班承值。其中粤中曲师所教,而多在郡邑落乡演剧者,谓之‘本地班’,专工乱弹,秦腔及角抵之戏。”当时广州的“本地班”比“外江班”少得多。
          咸丰四年(1854),本地班伶人李文茂领导反清起义,其队伍很多是梨园子弟。四年后失败,旋即被清廷禁演“大戏”(粤剧的前身)。禁令执行了六七年,至光绪中叶(1880年)前后,“外江班”已告失势,难在广州立足。据香港粤剧史料专家陈铁儿先生考证,当时在广州的“外江班”规模小,一班仅有十余人,只能演一些折子戏,而广州本地也人喜欢看的整本戏,也只有多达一百多人的“本地班”才易于演出,这样,地盘又给“本地班”夺回来。
          为什么“本地班”演的“大戏”或“广府戏”,后被称作“粤剧”?这首先与它早年远渡美国和去南洋演出很有关系,广东由于地理关系,开放较早。据美藉华人作家陈依范先生著作的《美国华人史》(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所述,1788年,中国最先有二十九名广东人应一洋船公司招募,从广东扬帆起航美国西海岸。据一份美国报章刊载:“1852年,广东有名叫‘鸿福堂’(译音)的戏班123人,去美国演出《六国大封相》。”广东人把在本土看到的戏剧称作“大戏”(或称“广府戏”)还可以,但那些戏移到国外演出,外国人与华人对“大戏”就不便这样称呼,于是,他们就把“大戏”(或“广府戏”)称作“CANTONESE OPERA”,所谓CANTONESE,意译是广州语,OPERA意译是戏曲剧,合起来合译是“粤剧”,这看来是很恰当的。
          光绪二年(1876),广州成立“八和会馆”(粤剧同业公会),入会的全是满158人的粤剧大班,“粤剧”这名衔从此给人普遍称呼了。
     
        派生出“过山班”
     
          外国人说中国是戏剧之乡。据考究,从前我国戏剧,比较多是下农村演出,粤剧也不例外。本世纪二十年代,剧团分为“省(指广州)港班”与“落乡班”,再由”落乡班”派生出“过山班”及“八仙班”。“落乡班”本分巨型班与中型班,巨型班配有158人,可合条件加入“八和会馆”,中型班约百人左右。“过山班”一般只有数十人,未合条件加入“八和会馆”。“八仙班”仅有演员八名,加上音乐员,也不过十多人,粤剧“花旦王”千里驹原出身自“八仙班”的。在当时众多的艺人中,能参加“省港班”的毕竟是少数,而参加落乡班与“过山班”、“八仙班”的占多数。
          据广“东地方风俗,农村请戏演出,大都和春秋祭祀与酬神活动有关,以粤西为例,一年以“春班”、“秋班”演戏最兴旺。广东各地的神诞期又特别多,如二月初七日“土地诞”,三月十七日“娘妈诞”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六月初六日“龙母诞”,六月十三日“鲁班师傅诞”六月十九日“观音诞”,加上“财帛星君诞”“地藏皇诞”,“灶君诞”,“华光师傅诞”,“关帝诞”等一大串。遇上节日诞期,落乡班中,特别是“过山班”都不愁没有台脚演出。
          说到农村买戏,要请巨型班的(满158人)可去广州“八和会馆”里“吉庆公所”接洽,谈成后戏班乘“红船”出发,但只能限于珠江三角洲的河涌地带。有的农村山区,限于经济没能力请巨型班的,而“过山班”因来加入“八和会馆”,农村买戏演出的(又称“主会”),则只能直接与“过山班”打交道。早年的“过山班”,多为家庭班、兄弟班组织,设置简陋,有的班只有几件戏服箱,有的甚至连戏服箱也没有,把戏服打软包携带,演出不但不能搭载红船,甚至不能坐车而步行。近则十几里,远则百里,四天换台一次,艺人生活十分艰苦。当时的“过山班”以东江和阳江为两大据点,有“东江班”与“阳江班”之称,而“阳江班”专门往粤西下四府演,故有“下四府班”的说法。
          清末民初时的粤剧,其唱腔是以“舞台官话(接近桂林话)为主,也辅以广州方言,故给人以“蛮音杂陈”的感觉。自二十年代开始,才由“省港班”率先改用广州话唱平喉,一时粤剧大受观众欢迎。但这种变动,“过山班”比“省港班”进行得慢。
     
        “过山班”艺术特色
     
          粤剧发源自广东佛山,成熟于广州(吸收在广州的“外江班”的艺术精华),获得丰富和发展则是在香港。无可否认,粤剧是三十年代来个“突变”的。但这个“突变”最先在香港开步。即如欧阳予倩所说:“民国以来广东戏的命运是完全被商业剧场掌握着的,而商业剧场又不能不以香港的观众为标准——广东的经济命脉掌握在香港的大亨们手里,一切就得根据这个客观形势为转移。香港是粤剧的重要市场。”确实,粤剧五大流派的代表人物:薛、马、桂、廖、白他们无一不是在香港冲杀出来,薛觉先曾标榜自己演的粤剧,是汇集“南、北、中、西”的艺术。
          从三十年代开始,“省港班”出于商业化思想,最先把“十大行当”改为“六柱制”,而“过山班”在一个长时期仍保留“十大行当”;“省港班”近年多向唱工发展,提倡什么“唱家班”,而“过山班”一向讲究做工;“省港班”以缠绵悱侧著称,而“过山班”较长期保持古朴粗犷 的表演特色,一直以演出武生、小武但细的正本戏为主。这是两类班在艺术上的不同特色。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过山班”由于长期远离大城市下到乡村演出,表演较为守旧,但对保留传统艺术比“省港班”为胜。解放前后,好些传统剧目与传统艺术已不见在“省港班”演出了,但“礼失求诸野”,有的我们可在“过山班”见到。如五十年代,我们还可看到粤西某个粤剧团(“过山班”类型)表演“过山”,表演时舞台用桌椅叠成高山一样,斜竖着一根大竹,演员沿着竹竿爬过去,穿着层叠的椅子,并且在竹上表演各种武技,动作难度很大,倘若演员没有扎实真功夫,决难胜任演出。“过山班”还擅长表演各类排场戏。所谓“排场”,是粤剧表演某个特定情节的模式演技,往往包含着专有的唱腔,尤其是特定做工,常用的“排场”有“放子”、“点将”、“搜宫”、“困谷”、“大审”、“卖箭”、“击掌”、“别窑”、“拦马”、“追夫”、“过山”等,多至二三百种。它很多是出自“江湖十八本”及各个传统剧目中,经历代前辈艺人按规范不断演出加工形成。有的“排场”,差不多便是一个折子戏。如懂得“击掌”排场,那便会演得出《西蓬击掌》,懂得“别窑”排场,那便会演得出《平贵别窑》了。“排场”中,有重点,有一般,重点的由正印行当担任,一般的由副手担任。“排场”按规定那个行当担任的,那接当的行当演员就不能推卸。所以各个行当,都要熟识自己的“排场”,否则就无所谓行当了。加上“过山班”人员少,常常一个行当的演员演两三个行当的角色,故还要求“跨行当。”
          时至今日,我们可在粤西看到“过山班”类型的县级粤剧团,他们适应了地方需求,一般都能演《六国大封相》、《八仙贺寿》、《仙姬送子》和“跳加官”等传统剧目。如《六国大封相》,它保存了很多粤剧传统表演功架,如“罗伞架”、“宫灯架”、“推车”和“坐车”等功架,内容十分丰富。戏里有的角色唱的“大腔”,它便是昆曲,当今粤剧界里能唱能伴奏这种音乐的人已不多了。再如《仙姬送子》里的“反宫装”表演,舞蹈动作极强,如不会表演,演员连头髻也会飞脱。这个戏在广东早已失传,但笔者早两年还在广西观看到。
          总之,“过山班”人手少,演出条件差,环境艰苦恶劣,演出时间长(解放前经常要演“天光戏”),为了保住饭碗,博得主会好印象,望以后得有机会“翻台”演出,就逼得演员苦学苦练武艺子,演得出受人称赞的拿手剧目,否则,也难在戏班呆下去。因为“过山班”长年都面向着低层次的农村群众,剧目内容上总是扬善惩恶,大团圆结局,经常演出袍甲戏与宫帏以之类,人物忠奸分明。表现形式上追求大动作,大锣大鼓,临时戏台虽然简陋,但要气氛热闹,个出个入,绝少演出大悲剧。
     
        回顾与前瞻
     
          昔日的“过山班”,分为“班主班”和“兄弟班”两种分配形式,前看是有人揽头做班主的,后者是艺人自愿合作,戏金按台计算,除必要开支之外,余下按工资比例分成,但均属于民营性质。尤其是“兄弟班”,艺人为了收入增加,就极力争取多演场次,尽量节省开支,而且订出不少行规,使戏人有用遵循。
          诚然,昔日“过山班”艺人生活是十分艰苦的,常常每天演出十二个小时以上,而且收入微薄,但他们还是勤学苦练艺术,感到演戏有奔头,使粤剧延续下来,在农村培养无数观众,这是先辈艺人的贡献。
          今天,时代不同了,我们没有必要,也无须仿效那时“过山班”的某些做法。它的艺术守旧应该克服,但某些优良作风,还是可以吸取继承的:
          一、民间办剧团。艺人自由组合,自订演出剧目,自负盈亏,能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二、坚持下农村演出。农村不仅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文化设施落后,农民极需文化娱乐,如剧团能经常去到偏僻的农村地带演出,无疑是雪中送炭。
          三、多学、多排、多演,推动粤剧振兴。能增加演出场次,一方面使艺人多些艺术实践,另方面又可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作为一个粤剧团,只有挤出更多时间去演出,不断扩大社会影响,推陈出新,这才能使粤剧历演不衰,把民族优秀遗产发扬光大。若偃旗息鼓,只能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