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剧苑随笔 >

    叶兆柏的坚守与坚持

    发布时间:2014-08-18 作者:妙盈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叶兆柏向香港名伶刘惠鸣介绍张活游故居
     
            “家家有白燕,满街张活游。”张活游出演的角色已经深入人心。这个从广州西关走出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一生拍戏230多部,还曾倡导过香港的“粤语情节片运动”。不过,老广州记起他,却是因为恩宁路的连片拆迁。整条恩宁路就是“粤剧一条街”:八和会馆四周,就有小飞红、马师曾、蟾宫女等许多著名艺人的曾住屋群。“拆”令一下,有关此前的记忆也将被推倒。
     
            在张活游的故宅里住了半个世纪,女婿叶兆柏却是不舍:这里的小洋楼保留完好,有万花筒玻璃外墙、西式的鳞皮玻璃窗、还有近1米高的大戏笼。他一直希望能把这一切都保留下来。
     
            四年前,中山大学李以庄教授曾致信时任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呼吁保护该屋。
     
            过去几年,叶兆柏一直惴惴不安,他的居所——张活游的故居曾被列入改造范围,恩宁路改造区里包括粤剧名伶张活游、李海泉(李小龙之父)、千里驹、靓少佳在内的名人故居,将纳入保留范围,他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2013年3月初,著名粤剧名伶张活游位于广州恩宁路的故居,终于挂上“区级登记文保单位”的牌子。这是恩宁路的一个“大团圆结局”。这标志着20世纪四五十年代香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粤剧名伶张活游的故居不再是风雨飘摇了。 
     
            今年已79岁的广东粤剧名丑叶兆柏,是张活游的女婿,他退休10多年,仍然钟爱他的粤剧事业。最近几年,叶兆柏最为人们关注的是,他为保留岳丈张活游的故居不遗余力四处奔走,如今已是尘埃落定,他由奔走呼号变成了奔走相告。抚今追昔,叶兆柏感慨良多。
     
     
    叶兆柏在张活游故居门前留影
     
    故居原貌保存无损
     
             在广州恩宁路上的金声电影院后面新建的广场旁,有几栋带西式风格的老房子孤零零地耸立着,像是特意保留下来的建筑。其中的一栋门牌号为宝华路十六甫西二巷23号的两层中西合璧洋楼,经常会有从香港远道而来的粤剧戏迷前来探访。房子现在的主人叶兆柏,总是拿出珍藏在箱底的一张张旧照片给大家看。照片上的男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影帝”张活游,他不仅是蜚声华人世界的粤剧大师,更是驰骋香港影坛数十年的著名演员。这些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是张活游的戏迷和影迷。
     
             广州西关素称“粤剧曲艺之乡”。以广东八和会馆为中心,恩宁路一带都是历史名艺人的居住地,其中就有张活游的宅第。
     
             20世纪50年代,演艺事业最鼎盛时期的张活游,在恩宁路购下两处物业:一处在恩宁路永庆一巷,因在李小龙故居的对面而为人熟知;另一处则位于恩宁路僻静的十六甫西二巷。
     
             半个世纪过去,那栋鲜为人知的洋楼却完整依旧。亦中亦西的老房子里,后人仍珍藏着张活游当年的剧照、戏笼和丁字形的戏服衣架。
     
             相比岳父而言,叶兆柏说自己的名气不足挂齿。他的岳父张活游,这位广东八和会馆的第二代弟子,和粤剧大老倌罗品超是同门师兄弟兼好友。叶兆柏介绍说:“这两栋楼还是罗品超亲自挑选的呢!”
     
             张活游年轻时到香港投身早期粤语电影,曾被誉为“四大小生”之一,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香港可谓家喻户晓。用今天的话来说,堪称“影帝”。
     
             叶兆柏多年来坚持守在这栋有着50多年历史的旧宅,细心地保持着屋内的一切旧物的原貌,小至一个衣架一张方凳,大到一个衣橱一块地板,都不敢有一丝损坏。至今他仍完好地保存着20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去世的岳父张活游的不少私人物品:旧照片、戏箱、西装、鞋子,甚至张母用过的一座石磨,他都细心收藏。
     
             1959年,叶兆柏与张活游的女儿张玉珍结婚,就搬了进来。二层北侧的一个房间,曾住着张活游的儿子“白头佬”楚原,他是执导了《爱奴》和《七十二家房客》的香港名导演。
     
             楚原是无线电视剧集中和蔼可亲的小老头,亦是粤语片时代叱咤风云的著名导演,他执导过上百部影片,其中执导的《七十二家房客》一片还打破了当时香港自开埠以来的最高票房。楚原不仅是位杰出的导演,还是个出色的演员,至今仍耕耘在幕前,无线电视许多剧集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对演艺事业的执著,令人敬佩。
     
             半个世纪过去,这里的装修设计却从未改变。这里是中西合璧的西关古洋楼。大厅分为会客厅和饭厅,风格迥异,叶兆柏笑言这是“一国两制”。东面是西式建筑风格,玻璃钢窗、柚木地板,墙上有一道专门用作挂书画的画线。西面是中式,千秋窗、街砖地板,用作通风透气的天井。叶兆柏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一间房子会融入两种建筑风格。与传统的西关大屋和东山小洋楼相比,这种中西合璧,反而别具一格。
     
             20世纪五十年代,张活游乔迁新居时搬入的整套坤甸木家具,包括梳妆台、衣柜、茶几全被一一保留。叶兆柏感叹道:“最珍贵的要数藏在楼梯下的一个戏服箱。整个广州,现在就只有荔枝湾博物馆留存了一件展览。我们行话就叫‘戏笼’,里面装的都是戏服。戏服是粤剧大老倌身份的一种象征。”“文革”时期,数十个红卫兵闯进来后,将整栋洋楼里最值钱的一套酸枝家具当成了“四旧”,清走搬离。不过,这个大戏箱却因为笨重难以搬动而保存了下来,侥幸逃过一劫。但里面的戏服都被搬出来烧了。这个大戏笼是张活游刚从广东八和会馆毕业时购置的,后来他奔赴各处表演,大戏笼也跟着他走南闯北。恩宁路拆迁,洋房被划入了红线范围内,戏笼却无处容身。佛山方面的人员还曾希望能将牛皮大戏笼移入佛山的粤剧博物馆展览。叶兆柏却犹豫至今:“这里的一切都太珍贵了!我更希望政府能将整个故居保留。”
     
             叶兆柏对屋子里的一切更是珍爱如宝:即便是用烂了的老书柜,也被搬到了杂物房里储藏起来,不敢轻易扔掉。洗手间里还发生过一段趣事:漏水的洗脸盆是20世纪50年代从国外进口,修理工俯身一看,却被盆底的牌子标识吓住,“赔不起!”修理工竟小心翼翼,不敢碰触。
     
             厨房里有一块老磨刀石,叶兆柏说:“这是张活游妈妈用过的,也有100多年了!”
     

    张活游故居

     
    平静的日子不平静
     
             岳父留下一间老屋,叶兆柏一住就是五十年。前些年,他忽然被告知政府要将屋收作代管房,安排他今后租住政府的公房。叶兆柏百思不得其解:“我在自家房子住得好好的,怎么一下子房就没了,还要我掏钱租房住?”
     
             自从2007年恩宁路旧城改造以来,叶兆柏原本平静的日子就不再平静了,关于这栋张活游的故居,是拆是留,要留如何留,叶兆柏这一等就是几年。叶兆柏说:“当时,拆迁办和房管部门的负责人来找过我,提出的方案是人走楼留。”
     
             只要房子能保留下来,叶兆柏愿意配合搬迁,但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他走后,屋内张活游的遗物怎么办?今后这个房子到底要怎样规划?作何使用?
     
             叶兆柏认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广东人,有广东人的地方就有粤剧,粤剧在华人世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而广州的恩宁路又是粤剧名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粤剧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他认为,将拥有如此厚重粤剧历史文化的恩宁路打造成广州的“粤剧名片”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叶兆柏说,从亚运新景点荔枝湾涌一路往龙津路、恩宁路下来,将经过罗品超、李小龙、芳艳芬、张活游的故居,再往前就是上下九,这些故居完全可以与荔枝湾和上下九连成一片,不仅可以丰富广州的旅游资源,还可以将粤剧文化传承下去,是一举两得的做法。他呼吁相关部门能尽快行动起来,尽快拯救和保存这些名人故居。
     
             叶兆柏不无焦虑地表示,许多的名人故居已经不起过长的等待了,像李小龙故居,一阵大风大雨随时会令它倒塌。既然政府部门已经敲定保护身份,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尽快落实。  
     
             在叶兆柏看来,恩宁路本来是“不起眼的,暗淡的”,这里没有上下九的喧哗,也没有大商号的热闹,但正是因为有了粤剧演出场所的兴起和一众粤剧演员在此聚居,恩宁路的色彩才变得鲜活起来。事实上,时至今日,恩宁路在粤剧行当中仍然影响力显著,每年的华光诞,国内外众多粤剧爱好者都会齐聚于广东八和会馆,朝拜粤剧祖师华光。
     
             叶兆柏认为,保护好恩宁路的老房子才是最好的保护粤剧和其它历史文化的方法。
     
    名伶故居拆建绿地
     
             2010年1月21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贴出一纸通知,称张活游的故居房屋因所有权人下落不明,无合法代理人,因此由荔湾区连片危破房拆迁办交给市国土房管局代管。据规划图公示,张活游故居将要拆除,原地复建新的西关大屋,或改造成一片绿地。
     
             同年2月1日,广州大学岭南建筑所所长汤国华再次走访此地,他声称,张活游故居作为粤剧名人居所,应加以保护而非拆除。
     
             广东八和会馆所处的恩宁路,以及周边的多宝路、逢源路、宝华路一带有上百间粤剧名伶的故居。现存的伶人故居中,以张活游及芳艳芬的旧居最为完整。 
     
             中山大学李以庄教授为此致信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要保的不止一个张活游!”她呼吁“以八和会馆为中心,利用周边的旧居串起一个粤剧文化带”。
     
             这一年的8月,恩宁路规划进行第三次修改,把重点放在老城区人口抽疏和历史街区成片保护上。粤剧名伶张活游、李海泉(李小龙之父)、千里驹、靓少佳以及著名粤剧舞台美术师何碧溪故居,将纳入保留范围。
     
             当有媒体朋友向叶兆柏“报喜”,说恩宁路有新规划出台,粤剧名人故居不用拆了,他感到十分高兴,还打算花点钱修葺一下老房子。
     
             恩宁路一带,拥有粤剧名伶故居上百间:“花旦王”千里驹住多宝路,靓少佳、郎筠玉伉俪住昌华新街,芳艳芬住蓬莱路,红线女住吉祥坊,罗品超住在龙津西路。
     
             然而,大量的伶人故居,在城市改造进程中遭到破坏、消散。至恩宁路改造项目启动之始,明确保留的名人故宅只有三处,分别是广东八和会馆、銮舆堂与李小龙祖居。
     
             目前,粤剧名伶旧居已有5处被夷为平地,分别为:马师曾、红线女夫妇旧居,陆云飞别墅,蟾宫女、少昆仑夫妇旧居,区少基、区少佳旧居,以及楚岫云旧居。
     
             如今,伶人故居虽然得以顺利挂牌保留,看着四周早已人去楼空,叶兆柏不禁叹息:“还没有拆的房子基本无人居住,只剩我们这家孤零零在此,外人看来是多么的破败不堪。不能为了保留而保留,而应该是保育。”
     
             从2012年年底至2013年年初,恩宁路、多宝路一带得以挂牌成为“荔湾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的房子,除了张活游故居,还有另外10处,包括龙津西的罗品超旧居、昌华街的靓少佳和郎筠玉夫妇旧居等地。恩宁路一带的名伶旧居,远远不止目前挂牌的10多处。叶兆柏希望这片名伶故居,能成片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