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剧苑随笔 >

    穗强拆事件让粤剧界黯然:民间资本为何袖手旁观

    发布时间:2013-06-14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广州两栋“熊猫级”民国建筑被一夜强拆的事件,目前在海内外媒体继续发酵。海外媒体更多地关注这两栋民国建筑的粤剧历史背景——“万能泰斗”薛觉先的故居,“保护粤剧”这个时下粤港澳民间呼声日高的护身符,依然未能阻挡两栋建筑物的被毁,的确让人倍感无奈。

      广州是粤剧的发源地之一,随着前几年粤港澳三地成功联合通过国家文化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粤剧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粤剧的呼声,在广州一直不绝于耳,而且深得官方的支持。最典型的是去年十一月的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成立20周年的纪念晚会上,市长陈建华登台演唱粤曲,另一名广州市副市长曹鉴燎则和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弟子郭凤女同唱粤剧,广州老市长黎子流更以80多岁的高龄登台三次,演唱三曲。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等官员也端坐台下看完整场演出。

      因此,不少市民觉得,粤剧“万能泰斗”薛觉先的故居竟然在一夜之间被悍然强拆,开发商的举动无疑在抽打广州“保护粤剧”的招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方紧急喊停、却迟迟未能为两栋民国建筑定性的一年时间里,对于这两栋被媒体广泛报道拥有不菲粤剧历史价值的旧建筑,广州的民间力量为何没有发挥到保护的作用呢?

      一句话,就是在两栋民国建筑尚未定性为历史建筑、开发商有权进行合法开发的时候,广州乃至广东富裕的民营老板,为何不按市场经济的规律,真金白银地伸出解决的援手呢?

      就在不久前,香港“粤剧殿堂”新光戏院就经历了绝境重生的悲喜剧。去年,这家扎根香港40年、几乎所有粤剧大老倌都曾踏过戏院,因为业主要提高租金,无法经营,只好打算关门,结果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抢救呼声高涨。就在不少戏迷含泪拍下新光最后光华、政府人员甚至已出动“抢救”新光文物的最后时刻,民间资本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剧团创办人李居明与业主最终达成协议,令新光再续约4年,月租增至100万港元。结果,多个团体计划举行的“哀悼会”变成了“庆祝会”。

      相比起香港的新光戏院,民间资本要介入保护广州被强拆的两栋民国建筑所在地皮,难度要大得多。据媒体报道,2007年,当开发商拍得这块地皮的时候,地价已高达9456元/平方米,问鼎2007年广州单价地王。这就意味着,民间资本的保护性介入,成本要高得多。

      可惜的是,在经济富裕的广东,在政府紧急喊停一年期间,并无民间资本为保护粤剧大师的故居而施救援手;也没有见过粤剧界的人士,通过媒体呼吁保护粤剧历史的见证。相反,反而是建筑专家频频发声,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论述这两栋民国建筑的“熊猫级”地位。

      人们不禁问,时下,广州民间对粤剧的感情,究竟如何了?为何民间资本无动于衷?

      看了以下一则旧新闻,恐怕不难找出端倪。2011年,广东以经典粤剧《山乡风云》参与当年中国“梅花奖”的角逐;同年,广州红豆粤剧团编排的粤剧《刑场上的婚礼》也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这两台节目,可谓代表近年广东粤剧的最高水准,不过,节目的时代特色和故事情节,对于现在的青年人,有多大的感染力呢?

      我们再看看起死回生的香港新光戏院柳暗花明后,如何改变思路获得社会各界更大的支持。

      新光戏院续租后,民间资本斥资千万进行装修,拥有大小两个剧场、共1300多个座位,成为香港目前仅有的千人戏院和舞台。戏院也充分吸纳了当地社会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成为多元化艺术表演的场地,重新开业时,半年之后的档期全部爆满。不仅多部粤剧、京剧、越剧、黄梅戏、音乐剧、怀旧电影、魔术、杂技上演。另外,多位香港歌星亦在新光举办演唱会。名牌时装公司预定了新光五天作为走秀场;甚至有香港市民包下1千多人的场地作为结婚礼堂。

      我们再看看近两年来成为香港春节民间盛事的西九大戏台,就可以知道粤剧在香港的群众基础。

      2012年新春期间,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首次举办的“西九大戏棚”就已经备受好评,今年1月30日至2月16日,香港“西九大戏棚”将再次用千根长竹搭起旧日的戏棚,竖起剧团三角旗,亮起名角名号灯,给市民和游客带来最传统又最现代的新春文化体验。结果,售出1万张门票,三万人次入场。

      早在2011年,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就表示,政府多年来为推动粤剧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今已初见成效,而香港演艺学院正在考虑设立粤剧学位的可能。他指出,港府的推广工作很重视接触年轻一代,通过不同计划向大中小学推广粤剧,现今香港的粤剧,平均每年约有1000场次的演出。“可以想象,若干年后,香港粤剧舞台上将出现具专业学位的老倌。”

      香港资深粤剧表演艺术家、“万能泰斗”阮兆辉不久前表示:“在香港,年轻人不看粤剧,老了可能会看,我们不怕没有观众。”

      不难看出,日益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香港粤剧发展的根基,也是民间资本在关键时候出手救援的重要考量。反观,广州两栋作为粤剧发展历史见证的民国建筑被悍然强拆,除了社会舆论一致声讨,政府有关部门今天公开谴责之外,腰缠万贯的民间资本袖手旁观,是否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反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