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467)广州宝华戏院、广州百乐门戏院、广州天星戏院

    发布时间:2024-05-16 作者:粤剧大辞典 来源:粤剧大辞典 点击:


     
    广州宝华戏院

    位于广州市宝华路宝华正中约,建于1919—1920年间,由清末广州巨富周东生(周老十)大屋中的堂会戏台扩建而成。演出以粤剧全女班为主,曾在此演出的全女班有镜花影、群芳艳影、梨花艳影、金钗铎、珠江艳影等,演员有陈皮梅、关影怜、梁少松等。陈皮梅有“女薛觉先”之称,多演出薛(觉先)派剧目,如《毒玫瑰》《白金龙》《月怕娥眉》等。由于戏院座位狭小,属小型戏院,且营业日渐不景,后来被废弃。

    广州百乐门戏院

    位于广州市第十甫路,原称“模范有声影院”,建于1928年,以放映电影为主。后因戏院前座上盖坍塌,重建后改名为新新戏院。1946年,粤剧班主郑炳克将新新戏院改建为百乐门戏院,院内设有座位七八百个,以粤剧演出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百乐门戏院又再复名为新新戏院。解放后,戏院以放映电影为主,粤剧演出逐渐减少,后改作他用。

    20世纪40年代,曾在该戏院演出的有日月星、凤来仪、冠南华、新先声、海珠、龙凤、雄风、宝鼎等剧团,曾三多、廖侠怀、白玉堂、陈棠、罗家权、上海妹、半日安、吕玉郎、谭兰卿、罗品超、薛觉明、文觉非、丁公醒、梁醒波、邓碧云、袁仕骧等众多粤剧名伶均曾在此登台。演出剧目有《三气孤寒种》《反串西厢记》《龙虎渡姜公》《火烧连环船》《赌仔雪奇冤》《怒破胭脂阵》《烽火戏诸侯》等。

     
    广州天星戏院

    位于广州市北京南路太平沙,建于1930年。院内有两层,观众席位约1000多个,以演出粤剧为主。戏院临近珠江边,水陆交通方便,观众十分踊跃,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和渔民,晚上经常把船停泊在长堤一带,上岸到该戏院看演出。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前期,来此演出的粤剧团体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名班。1949年10月17日,即广州解放后第三天,该院便率先恢复粤剧演出,由环球乐剧团陶醒非、白云龙、马金娘、骆洁容、梁玉初、罗冠声等演出《夜出虎狼关》《墓中生太子》等剧。其后在该院演出的还有雄风粤剧团的《我若为王》《凄凉姐妹碑》,广东粤剧团的《千里送京娘》等,南方粤剧团也曾在此首演现代剧《家》。

    后该戏院因过于残破,又缺乏维修资金,停止演出活动。1972年借给广州杂技团作排练场所。1980年又改作广州市群众艺术馆址。1997年被广东省中旅集团征用后拆除。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团体 机构 场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