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465)佛山祖庙万福台、广西邕宁那莲古戏台、贵县三界庙古鉴台

    发布时间:2024-03-06 作者:粤剧大辞典 来源:粤剧大辞典 点击:



    佛山祖庙万福台

    坐落在佛山城区祖庙路祖庙内的灵应牌楼南边。佛山祖庙原名北帝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后经多次重修扩建。清顺治十五年(1658)增建“华封合”作酬神演戏之用。康熙二十三年(1684)华封合改名为“万福台”。康熙五十五年、乾隆四年(1739)和乾隆二十四年、嘉庆元年(1796)、咸丰元年(1851)、光绪二十五年(1899)都曾重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多次修葺,现保存完好。

    万福台是木、石结构,前台有6根坤甸柱子顶着卷棚歇山顶上盖,水腰瓦面,四戗背脊(俗称臂脊),四檐飞翘如翼,檐脊雕饰龙狮瑞兽,檐角各悬铜钟。前檐之下嵌有木雕封檐板,上雕戏曲人物及纹饰。台口高2.07米,宽13米,前后台进深11.8米(其中前台进深5.8米),三面敞开。台下有存放戏箱杂物的密室。后台比前台略深,用三面墙壁围住既作演员化妆休息之用,又可收到良好的音响效果。前后台用镂花贴金木雕屏风分隔而成,前台前面4根柱子顶端镂花,中间两根柱子距离约7米。台前两根柱子原刻楹联“顷刻驰驱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今不存。现有篆书对联“传来往事留金鉴;谱出高歌彻紫霄”刻在两根柱子之上。间隔前后台的木雕屏风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雕有“福禄寿”三星拱照图,两旁为麒麟、日月神,中刻“万福台”3个烫金大字。下层木雕中空4个门,左为“出将”、右为“入相”,供演员上下场,“蹈和”“履仁”供乐工和杂务人员进出。正中是“曹操大宴铜雀台”戏曲人物镂空雕像,右面是“曹国舅学道”和“降龙”,左面是“铁拐李炼丹”和“伏虎”的木雕图像。舞台前方是用长条白石板铺设的宽阔广场,供一般民众看戏之用;原有一座十六柱的亭阁,1919年被飓风吹倒。舞台前的两旁有两层长廊,上层为达官显宦“看厢”,下层为平民歇息及摊贩摆卖所在。舞台设计侧重高音共鸣和传播,乐队排列在舞台中央后方,以适应当时武打戏为主的演出,突出“鸣金吹角”的艺术效果。

    万福台建成后,成为经常酬神演戏之固定场所。乾隆《佛山忠义乡志》载:“十月晚谷丰收……自是月至腊冬,乡人各演戏以酬北帝,万福台中鲜不歌舞之日矣。”每年六七月本地班休整后重新组班,第一台戏必来万福台演出,一来图吉利,二来显示阵容,作为新组班之活广告。每年三月初三北帝诞前后,万福台上笙歌不断。由于演出频繁,万福台专门设有“华封台会”,并称“本会台上演戏鼓桌什物俱全”,有“守台人”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万福台作为文物被保护起来。20世纪末起,重新在此演出粤曲、粤剧和民族音乐,或作为推介粤曲粤剧之讲台,许多名伶、唱家纷纷登台献艺。广东粤剧院曾在此演出一批粤剧折子戏。新加坡敦煌剧坊也曾在此演出英语粤剧《清宫遗恨》,观众踊跃,场面热烈。

     
    广西邕宁那莲古戏台

    坐落在邕宁县那莲乡(今孟莲村)街中心,戏台坐南朝北,正对北帝庙,与北帝庙相距仅20米。戏台与庙同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台高1.3米,由混合土垒筑而成。台基东、北、西三面用条石叠砌而成,南面砌砖。戏台分前后台,前台经后人修缮增补,两侧各加宽2.1米,呈“凸”字形,宽12米,深4.85米。后台深3.5米,为演员化妆、候场等活动区。前后台之间原以雕花木质屏风相隔,后拆除。台面铺设木板,台后原铺的青砖已不复存。后台三面皆双隅砖墙,后墙用砖砌成三个“十”字形花窗。戏台屋檐距台面为3.35米,屋顶为单檐歇山顶,正脊平直,中央塑一葫芦并有飘带饰物,两端塑有象形兽吻,四条垂脊笔直,脊端饰有龙、鱼等象形兽吻。歇山两面有博风板,屋顶四面仰铺青灰板瓦,四檐为琉璃瓦头,戏台梁架结构落地木柱8根,砖柱两条。木柱下垫圆鼓方形石磉。戏台屋架横梁,均有木刻戏曲人物浮雕,因年久木质朽坏,已模糊不清。建台时曾立有“鼎建戏台”石碑两块,主碑早已被破碎铺路,副碑(刻捐款人姓名与银数)仍存。该戏台为历届庙会、年节时广府戏班和本地戏班的演出场所。现仍为当地业余剧团和外来表演团体作排练和演出之用。

     
    贵县三界庙古鉴台

    位于贵县(今广西贵港市)桥圩镇三界庙前,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当时桥圩镇分属贵县、兴业两县,北属贵县,南属兴业。三界庙古鉴台就在两县的分界线上。原戏台为四檐滴水式古典建筑,屋脊及四檐均塑有山水、花鸟、虫鱼等浮雕装饰。台深10米,台口宽8米,台基高1.5米。台后有面积为15平方米的化妆室一间,戏台两边各有“出将”“入相”门出入后台。台中影壁有一大圆圈,内书“寿”字,其上方有“古鉴台”题字,台顶留有几个砖位的月牙形缺口,每逢演出《八仙贺寿》时,就从缺口处放出大批鸽子。当年主要演出粤剧,1926年前后,相继有广东祝康年班和福祥华班上演《伍员哭坟》《蟾宫艳影》等戏。本地大中华班也经常在此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曾在该台演出师公戏。此后一直是民间业余团体演出的基地。1970年拆修前台,另盖瓦面,已非原貌,被改为桥圩文化站。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团体 机构 场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