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他活在剧坛曲苑中——回忆陈冠卿老师

    发布时间:2023-09-08 作者:陈锦荣 来源:南国红豆 点击:

    记得有一位粤剧前辈对后学者说:“戏曲戏曲,要有戏又有曲。”乍听起来,这句话就像“父亲是男人”那么平淡无奇。我想,全国戏曲都一样,没有两者的结合,何来叫戏曲?这有什么值得提点的!但当我拿起笔来写粤剧,才真正领略到这句话的份量。剧本,固然要有吸引人的情节,否则观众就会说这个剧没有戏。又由于写的是戏曲,曲就成了刻画人物的主要载体,曲是必须要悦耳动听的。这才是“有戏又有曲”这句话的含义。不管时光流逝,纵观时下的剧场,只有有情节可看,有曲可听的戏曲剧本,才有可能恒久地立于舞台,历演不衰!每念及此,我首先就想到陈冠卿老师!


    陈冠卿在其作品专题欣赏会上接受观众祝贺

    陈冠卿老师终其一生,致力于粤剧粤曲写作,其原创及改编的剧本颇丰,撰写的粤曲作品甚多。不同年代的老倌、曲艺唱家,如何非凡、红线女、吕玉郎、罗家宝、陈笑风、林小群、白燕仔、谭佩仪、李丹红、林锦屏……都演过他的戏,或唱过他的曲,而更令人赞誉的是,他原创及改编的多个粤剧,如《梦断香销四十年》《柳毅传书》《红梅记》等,一直是南国舞台热演的剧目。剧中的主题曲,如《花好月圆》《沈园题壁》《再进沈园》《石牢咏》等,撰写的粤曲《荔枝颂》《锦江诗侣》《残夜泣笺》《潞安州》等,至今仍被粤曲“发烧友”广为传唱,并成为参赛者爱选的比赛曲。为什么他的作品如此有活力?有戏有曲也!


    粤剧《柳毅传书》(罗家宝饰柳毅、李宝莹饰龙女)

    拜读陈冠卿老师的优秀作品,他的文学底蕴尽见于字里行间。他以承传唐宋风韵的文词,细腻地刻画剧中人物的情态。更为出色的是,他不但是个剧作家,更是一个音乐人,由于粤剧的传统他十分娴熟,所以他能得心应手地驾驭曲牌,又能在板式及调式上作出新的处理,使之更贴切地展现人物。比如《晴雯补裘》中的“俺六国”牌子,原来是C调唱的,他改用了乙反调。这样一来,晴雯病中与宝玉的对答,便平添了几分幽怨。《再进沈园》那段“长句二黄”,中的“红酥手、黄縢酒”“桃花落,闲池阁”等曲词,板式都作了微调。这一小小的改动,演员唱起来,咏叹的情绪油然而生,这样的曲例,在陈冠卿老师的作品中还有不少,如没有相当的音乐造诣,又哪能这样精细!而更令同行难以企及的,是他的作品中有不少自创新曲,如《萧萧班马鸣》《雪底游魂》《蘼芜歌》等。这批新曲的出现,既有利于形象地描画人物的喜怒哀乐,更极大地丰富了粤剧这一传统艺术唱腔的表现力。真是剧坛如君有几人啊!
    粤剧编剧,人们常感叹地说“难能不可贵”,而弘扬这一岭南传统艺术,先行者便是编剧人,这是不争的事实。今天欣喜地看到,在陈冠卿老师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香山粤剧研究院为其举办系列纪念活动。这是盛世华年的一度春风。相信这给力的举措,能留住前辈的光影,给后辈以启迪,使粤剧这株“南国红豆”永远绽放光彩!
    (本文原载于《南国红豆》2021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