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403)会嫦娥班、太平剧团

    发布时间:2022-04-02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会嫦娥班
           建立于1930年的全女班。领班人是牛巴六(女,姓氏不详),行内称六家、六姑。在该班正式成立之前,她买来十多个10~11岁的女童,教习吹打弹唱,专为达官贵人喜庆宴会助兴。后来请下四府著名粤剧演员梁梦觉(梁珍庭)、鬼马木、高德生前来教习演戏,于1930年挂会“嫦娥”班牌,在北海市用竹木搭建的靖海戏院(今中山西路鸡行)演出,颇受观众欢迎。演员有小武亚桃(金山桃)、花旦亚梅(陈雪梅)、武生亚松、小生亚柏、散发亚娇、花旦亚英、丑生梁梦笔等等。金山桃最负盛名,其椅功(莲花座)和变脸特技与当时著名粤剧小武金山超(李燕超)齐名。该班基本在北海市演出,有时也到南宁、海口等城市演出。演出剧目除传统戏外,还有当时省港班的名剧《白金龙》《苦凤莺怜》和《璇宫艳史》等。后情况不详。
     
    太平剧团
           1933年4月,马师曾应香港太平戏院老板源杏翘邀请,在香港组建。由班主源杏翘出资,马师曾全权主理,合作经营。建团初期,主要演员有马师曾、陈非侬、半日安、梁冠南、冯侠魂、冯醒铮、赵惊魂、李艳秋等。1933年秋,香港当局取消不许男女演员同台演出的禁令,太平剧团于1934年初组织第四届班时,加聘花旦谭兰卿、上海妹等女演员,成为粤剧界最早实行男女合班的剧团之一。先后加盟该团的女演员还有麦颦卿、卫少芳、区倩明、区倩坤、楚岫云、凤凰女等。男角则有王中王、梁醒波、麦炳荣等。编剧卢有容、冯显洲、黄金昌、陈天纵。该团以香港太平戏院为演出基地,还经常到九龙普庆戏院和北河戏院演出,有时也到澳门和珠江三角洲一些城镇演出。马师曾在太平剧团推行了一系列粤剧艺术的革新。根据马师曾在1931年为赴美国演出而编印的宣传文集《千里壮游集》中所提出的“戏剧与社会教育关系甚大……使国人于娱乐之余兼知劝惩之义”和“本着革命的精神,努力奋斗,探讨人心之深邃,表现生活之原力……”的主张,该团在马师曾的主持下,根据社会形势、市场需要和演员特点,编演了一批揭露社会黑暗、惩恶扬善的新剧。常演剧目有《斗气姑爷》《刁蛮公主戆驸马》《野花香》《审死官》《贼王子》《神经公爵》《佳偶兵戎》《藕断丝连》《苦凤莺怜》等。其中多属轻松谐趣的喜剧,寓教于乐,人情世态刻画入微,演出生动活泼,通俗朴实,生活气息浓郁,特别受社会中下层观众的欢迎。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团编演了《洪承畴千古恨》《秦桧下地狱》等鞭挞汉奸、宣传爱国的剧目。艺术上借鉴、吸收电影的长处,锐意革新。该团推行排戏制度,每台戏演出前都进行排练。服装方面也有革新,如在《齐侯嫁妹》《烽火奇缘》两剧中,把服装原有的平口窄袖改为袖袍褂,以带水袖的大袖汉装为演出服,效果良好,后被一些剧团仿效。音乐方面,大胆吸收运用西洋乐器伴奏,与民族乐器相结合,丰富了粤剧音乐的表现力。宣传方法上亦有“新招”,如悬挂、陈列演出剧照,印制演出特刊等,皆别出心裁。这些做法提高了艺术质量,受到观众欢迎,演出十分卖座,该团成为与薛觉先的觉先声剧团并驾齐驱最负盛名的省港大班。太平剧团延续九年,成员比较稳定,在此期间形成的“马派”艺术,对粤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1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马师曾随即潜逃出境,返回内地,曾于广州湾(今湛江市)重组太平剧团,主要成员有马师曾、何芙莲、银剑影、梁冠南、胡迪醒和红线女等。1942年初,马师曾进入广西组建抗战剧团,太平剧团乃告结束。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团体 机构 场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