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茶座与普及传播粤剧

    发布时间:2022-02-17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粤剧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广府大戏"。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说:“粤剧是南国红豆。”粤剧深受粤桂两地人民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人的喜爱,是中国最先走向世界的剧种。粤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也是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项目。既然是非遗项目,理应广为人知。看戏与品茶曾经是密切的一对,过去人们习惯一边品茶一边看戏,也有戏园称为茶园的。至于我们广东,粤剧茶座少说也有百年历史,而且遍布城乡。解放前,广州、佛山都有不少演戏的茶楼。说到广州,据说解放后曾有30多间茶楼上演粤剧,在这些茶楼演出的有“小武王”靓少佳的爱徒王超峰,善唱凡腔的罗瑞龙、新非凡,四大男旦之一的袁化骧等名伶老倌。最近,广州市红豆粤剧团副团长陈振江与陶陶居老茶楼合作开办粤剧茶座,重新点燃了粤剧茶座之火,真是可喜可贺!
     
    粤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一旁夹着茶客献给演员的红包(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笔者觉得粤剧茶座是一个值得支持发展的有意义的文化项目。毫无疑问,粤剧是最具有特色的岭南文化项目之一,曾经被誉为“有广东人的地方就有粤剧”。但现在的情况是广州有几间大戏院每天各演不了一场粤剧。这种状态对于弘扬岭南文化,促进旅游事业无疑是一种缺欠和遗憾。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且不说生活在当地的“老广”,有多少已经离开祖国的华侨,回国时想看看“大戏",但碰不上演出期,只有失望而归。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谓之"演出少”。其次,其演出“票价高"。目前,广州市内专业剧团在戏院进行粤剧演出,一般票价为100元至400元左右,少量偏远的座位也要50元左右。当然,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好了,上千元一张票买得起的大有人在。但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的普罗大众来说,一家四口看一场粤剧戏,动辄要花上千元,并不实惠。还有,那些靠养老金生活的老人,望价却步的恐怕不在少数。再者,对"草根文化投入过少"也是事实。有不少投入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粤剧精品,在领奖和汇演后便偃旗息鼓的也为数不少。有些观众说:"我们欢迎粤剧精品,,这是我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但我们不是每餐都要吃鲍参翅肚,我们也需要经常的文化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素养。”而粤剧茶座正好弥补了上述粤剧发展的不足。
    一、粤剧表演形式是小舞台,更容易受普罗大众欢迎
           粤剧茶座投资少,利用茶楼、公园和社区等设置小舞台,在那里彰显粤剧唱念做打及舞蹈的魅力。由于不搞大制作、演出成本低,因而可以低收费,应该会受欢迎。一个人消费二三十元就可在一个下午或晚上得到精神和物质的享受,也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况且,演出时间可以相对灵活,无需一定要在晚上演,搞得好还可以巡演。
    二、粤剧茶座可以弥补专业团体之外的演出空间
           粤剧市场化之后,粤剧专业团体起着主导作用,他们是主力,正在为粤剧勇创新、显特色、扬光彩、见功夫、显魅力。笔者认为:粤剧演出还有很多有待弥补的空间。我们只要重视和善于发掘这些空间,就能使粤剧更好地发扬光大,比如粤剧茶座。
    三、粤剧茶座可以为有志从事粤剧的人士和粤剧爱好者提供发展机会
           在从业人员方面,香港有不少70多岁的粤剧艺人还在演出,而国内的粤剧艺人有些不到60岁便退休赋闲在家,其实很可惜,他们大可发挥余热。不少有志于从事粤剧的外地青年人,他们如果进入专业团体会很难,而粤剧茶座正是他们展现才华的用武之地。还有不少业余粤剧爱好者,他们也需要有表演的平台。
    四、粤剧茶座可以为粤剧年轻人员增加实践机会
           人才需要多实践才能成长快,在剧团实践时间不够的可以在茶座弥补。前面说过的王超峰,原是新世界剧团的第二文武生。在剧团里,他每星期只得一场日戏担纲。为了增加实践,他每逢剧团休息,便组团到茶楼演出,把从师父靓少佳处学到的东西拿来实践。还有当时的广州粤剧团的青年演员何华栈,也是在茶座唱成了有影响的演员。再说宽一点,广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梁玉嵘当年就在广州市越秀区长堤海珠花园龙凤厅一唱五年,也是唱出来的。
    五、粤剧茶座可以为粤剧培养更多观众
           粤剧具有大众化的鲜明特点。扯远一点,北京的老舍茶馆就曾招待过上百位元首、首相和高官,巨商雅士不计其数。一般说来,普通市民包括工薪阶层、退休人员带着小孩到茶楼看粤剧是最方便的。因此,茶座粤剧也就成了凝聚观众的平台,让观众近距离接触粤剧的一种形式。观众在观看粤剧时,与在电视里看粤剧的感受是有区别的,只有在现场看才容易对粤剧有近距离的理解,才容易对粤剧产生共鸣,产生感情。否则,怎样解释那些广场戏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呢?
     
    客们边看粤剧边饮茶(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的说来,办粤剧茶座的好处是很多的。但粤剧茶座当然不是想办就能办好的。首先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做法。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广州便有泮溪之夜、北园欢乐夜、兰圃”幽静兰香”等粤剧茶座。我们要从粤剧茶座的盛衰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为粤剧茶座越办越好探究一条可行之路。中国《剧本》月刊老主编颜振奋就曾指出:“粤剧茶座这种形式可能逐步发展为粤剧剧场艺术。”粤剧茶座的举办也要在坚持中不断创新发展,主动适应品茗看戏的观众的欣赏需求,结合实际鼓励创排一些艺术性强、短小精悍、引人引胜的节目,以留住和争取更多的观众。笔者还希望有关政府部门更为重视茶座这块的粤剧园地,探索出一套可行办法,更好地指导、建设粤剧茶座,如给予补贴、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以利茶座的经营,以便更有效地推广优秀粤剧节目,也让广大市民、游客在“食在广州”的过程中以低消费享受粤剧魅力。浸润于“热情如义,缠绵诽恻、笙歌归院、灯火楼台”的娱乐升平之中,让粤剧更广泛地为人民服务,使粤剧作为非遗项目更加广为人知,让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发展中粤韵飘香,红豆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