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389)广府班、红船班

    发布时间:2022-01-25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广府班
           明清建广州府,简称“广府”。由广府人组织,主要活动于广州地区和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本地戏班,称为“广府班”。广府班也有到广东省内其他州府、广西地区甚至远赴东南亚和美洲演出。晚清集中在广州的大班有36班之多,其他处在四乡的中小型班更多。如清同治年间本地班行会组织的吉庆公所,已有第一班“普丰年”、第二班“周天乐”、第三班“尧天乐”,以及“普天乐”“丹山凤”等一批著名戏班,它们已能在广州进入官署的“上房”演唱。清末,广府班在艺术上已有较大的变化发展,演出了《寒宫取笑》《陈姑自尽》《山东响马》《梁天来》等有地方特色的剧目。演唱声腔已将梆子、二黄两种唱腔混合使用,仍以戏棚官话唱念为主,但开始掺用广州话,逐步吸收少量的木鱼、粤讴等民间说唱入曲。表演上注重武生、小武主演的正本戏,由小生、花旦串演的剧目日益增多。广府班的这些变化和特点,为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具有显著特色的“省港班”打下基础。
     
    红船班
           是以红船为栖息地和交通工具的粤剧本地班。大约从清乾隆年间至20世纪30年代的100多年间,红船班主要活动于河道纵横、水网交织的珠江三角洲及西江、北江、东江一带。戏船外部通体髹作红色,故称“红船”。红船以天艇、地艇两只船为一组,两船大小一样,船以龙头凤尾装饰,颇为壮观。在船上装置木人桩,以供练武,使艺人长年累月随船演出也不致中断练功。由于戏班后来增加舞台布景道具和演员私人戏服,两只船不够用,于是添置一只“画艇”运载。红船班的组织机构主要由大舱、棚面、柜台三部分组成。大舱是各个行当、表演岗位的演员,棚面是乐师,柜台是负责经营业务、行政财务管理的戏班职员,负责人称为“坐舱”(司理)。还有负责管理服饰冠履和行头道具的“衣杂箱”,以及包括厨房炊事、剃头、洗衣、搬运戏箱、催促演员上场(俗称“地方鬼”)等杂务的“船尾”人员。按规例,柜台人员,生、旦、末、净等文脚色和棚面乐师,都住在天艇;武生、小武、六分、大花面等武脚色都住在地艇。红船床位的分配,不论演员、乐师、职员和名声大小,一律“抓阄”(抽签)决定。红船班定期一年一组班,组班散班时间和演出期限固定不变。一年分两次出发演出,第一次出发演出时间从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开始,至十二月二十日结束,谓之上期;中间休息十天,再于农历除夕启程去演出,一直到翌年的农历六月初一结束,谓之下期。红船班出发演出之前,要举行隆重的“迎招牌”(班牌)、“挂招牌”仪式。民国以后,军阀连年混战,四乡匪盗横行,粤剧演出市场日渐萎缩,红船班也逐渐减少。1938年,日军侵占广州后,红船被日军征用,大多毁于战火,有些则被船主拆成木料典卖,红船班失去了主要的栖息地和交通工具,演出活动乃告结束。抗日战争胜利后已没有红船,而代之以画艇作为交通运输工具。20世纪50年代仍有使用画艇。60年代以后,随着汽车火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日益发达,画艇也被淘汰。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团体 机构 场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