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339)黄继谋、黄锡龄

    发布时间:2021-10-20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黄继谋(1930—1994)
           乐师。1987年被评为一级演奏员。原名黄堂,广东东莞人。其父黄不灭是著名粤剧乐师。他自小随父学艺,14岁起先后在永利年、日月星、兴中华、锦添花、新龙凤、大金龙等粤剧团任乐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在胜寿年、珠江粤剧团及广东民间音乐团、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等单位任乐师。他掌握丰富的粤剧音乐知识和出色的创作、演奏技巧,以高胡为主,兼奏扬琴、琵琶。1956年,他与陈卓莹、梁秋等粤乐家合作,整理改编广东音乐《赛龙夺锦》参加全国音乐周演出,获得高度评价。他长期担任粤剧音乐唱腔设计工作,先后为《搜书院》《关汉卿》《荆轲》《白蛇传》《梁祝十八相送》《焚香记》《山乡风云》《昭君公主》《吴起与公主》《白燕迎春》等数十个剧目和粤剧电影艺术片《李香君》设计音乐唱腔,其中一些设计在省市汇演中获奖。如粤剧《梁祝十八相送》音乐设计在第一届广东省汇演中获奖;与红线女合作为《白燕迎春》作音乐唱腔设计获广东省第四届艺术节一等奖。他的作品善于在继承粤剧音乐传统基础上创新,在行内外颇负盛名。如《关汉卿》中的《沉醉东风》一曲是其得意之作;对《白蛇传》“祭塔腔”的改革也甚为出色,使原来节奏比较缓慢的唱腔变得紧凑、爽朗,更加动听;在设计《天之娇女》女主角鲍西亚的主唱段中,以广东音乐糅合西洋音乐进行设计,颇有新意。1983年他荣获广东省人民政府记功奖励。黄继谋长期担任红线女的音乐伴奏头架,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曾随红线女出访朝鲜、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及香港、澳门等地,颇受好评。
     
    黄锡龄(1918—1968)
           编剧。原名黄汉,曾用名黄静。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区)人。1938年毕业于广东国民大学文学系后,从事历史和文学教育工作,先后在香港、广州、郁南、德庆、南海、高明、中山等地的中学任教十多年,业余爱好编剧。1954年加入广州光华粤剧团,开始专职从事编剧工作。后入广州粤剧团任编剧,十年间创作、改编、整理的古装戏有《海底寻妻》《海雪抱琴》《锦岩英烈》《生死牌》《陈三两爬堂》《血染越王台》《岭海风流》《张家玉》等,现代戏有《捕鲸记》《大路行》《瘦马记》等。由于具有深厚的文学基础和历史知识,故黄锡龄所写的剧本注意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力求创新,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故事结构完整,其曲词古朴典雅、富有文采。他特别擅长把广东本土的历史英雄人物故事编成剧本,如将隋唐时顺应祖国统一大势的女英雄冼夫人,以及明末抗清英雄陈子壮、邝露、张家玉等的感人事迹搬上舞台,让观众欣赏艺术的同时缅怀前贤。为此他不避艰辛,搜寻正史、野史、坊间传闻等资料,精心构思故事情节,编成一个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剧本。1958年,他与李少岩合作编成《血染越王台》,刻画出陈子壮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与英雄胆识,由邓丹平、马丽明、陶醒非等主演,颇有影响。后来此剧本由广州文化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岭海风流》是他付出大量心血的新编历史剧,刻画出冼夫人反对祖国分裂、维护社会安定的光辉形象。此剧于1962年由马丽明、冯狄强、邓丹平等首演,后来由马丽明、卢启光再演,1980年再度重演,受到欢迎。1963年,“羊城新八景”评出后,黄锡龄撰写了《双桥烟雨》《鹅潭夜月》两首粤曲,分别由陈笑风、红线女演唱,成为历唱不衰的优秀曲目。“文化大革命”初期,黄锡龄蒙冤遭“批斗”,不幸去世。1979年3月,中共广州市文化局委员会发文为黄锡龄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人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