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333)望江南、蛇仔利

    发布时间:2021-06-15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望江南(1918-1979)
           女,编剧。原名张式蕙,广东顺德人。出身富裕人家,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在广州读中学时,接近进步老师、同学,19岁高中毕业后离家与男友投奔革命,被其父截回禁锢家中。她从此闭门读书,寄情诗词,研究古典传奇及戏曲,也读了不少外国小说和戏剧。她因爱看粵剧而欲支持粤剧戏班,但又怕家庭干涉,不敢直接编写剧本,只有不时编些戏剧故事托朋友转送戏班编剧。据说冯志芬为薛觉先编的名剧《胡不归》,是受她据日本小说《不如归》改编的戏剧故事所启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认识了徐人心等粤剧女艺人,在艺人的鼓励下,她以“望江南”为笔名,编写了《水冰心》《董小宛》《三姐下凡》等剧,供南方、大江东等剧团演出,这位女编剧顿时引人注目。1957年,她又编写了《桃花扇》《梅开二度》供粤剧团演出。1959年,经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的区梦觉推荐,入广东粤剧院任专职编剧。她与华嘉、杨子静、莫志勤合编的《荆轲》、自编的《重台别》均有影响。
           望江南的文学素养较深,创作态度严谨,词曲古朴典雅,编写现代剧目亦见功力。1978年,她与陈残云、黄宁婴合编的《粤海忠魂》获较高评价,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最有影响的现代粤剧之一。
     
    蛇仔利(1885-1963)
           演员。原名吴岳鹏,广东恩平人。12岁丧母后到木鱼班学唱木鱼,随后木鱼班改为祝富贵粤剧班,他转学粤剧,拜小生阿沾为师,常在阳江、阳春等地演出。1912年,他在祝华年班与金山炳、靓元亨等合作,更得名丑姜魂侠扶掖。他1920年前后已成名丑生,以丑角行当担当主要台柱,蜚声省港澳。蛇仔利在梨园乐与子喉海合作时,演出首本戏《怕老婆》,红极一时,于是便在所演的剧目名称前冠以艺名,此后《蛇仔利怕老婆》《蛇仔利偷鸡》《蛇仔利卖花得美》《蛇仔利卖粉果》《蛇仔利呆人艳福》等剧风行一时。蛇仔利功底扎实、动作灵活,“跳扎”功夫全行闻名,在化妆中也有创新。他在表演中以巧妙的情节,弄得笑料百出,有时又以出人意表的动作逗乐观众,故被称为“笑料大王”。他所演的主角多是劳动人民,以颂扬社会下层人物的淳朴、善良性格为主;他登台不以五光十色的戏服取胜,只以蓝布衫裤或长衫、套裤,加上一顶反皮帽、一双烂布鞋作为主要戏服,然而不论在哪里演出,总是如磁铁般吸引观众。他所演的戏几乎没有大段唱曲,靠的是“做”和“白”,其“道白”流利爽快、咬字清晰、轻重得当。他利用身材矮胖的形象,塑造笨拙痴呆之态,把内心变化刻画于脸部及眼神上,每一句台词都能令人发笑。他与满堂春合演《武大郎卖烧饼》时饰演武大郎,在“搓烧饼”戏中,先跳上椅背,盘膝打“莲花座”,再由椅背滑至椅面,最后从椅面滑落地上,此技艺极具谐趣而精彩。他在祝华年班与苏州耀演《蛇仔利老婆奴》,在人寿年班与嫦娥英合演《蛇仔利红颜知己》《蛇仔利卖绒线》和《蛇仔利临老入花丛》等,均有影响。曾有电影公司想把蛇仔利的戏拍成戏曲片,但他一口拒绝,致其艺术形象未能以音像手段保留。20世纪30年代,他与马师曾、靓少佳、廖侠怀、梁醒波等合作,只在《蛇仔利呆人艳福》中再度担主角。
           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后,他携眷回乡隐居,坚决不为侵略者粉饰太平,只到过沙坪、新昌、台城、赤坎为抗日将士演“劳军戏"。其子在抗日空战中牺牲,他引以为荣,其爱国赤诚为人称道。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广州,在八和会馆当监事。1953年被广州市文化局聘为广东省、广州市戏曲改革委员会委员,1956年被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为广州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人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