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313)例戏、祭白虎

    发布时间:2021-03-25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例戏
            为庆典、酬神、祈福的仪式性演出剧目。昆班叫“开场戏”,京剧称“开锣戏”(或帽儿戏),也有如浙江绍剧叫“口彩戏”。
            粤剧戏班每到一个新的演出点,在演出正本戏之前,例必先演一些为酬神、敬神、祈福、纳吉的吉庆戏。这些戏的内容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只是重在表现仪式性的过程。传统粤剧例戏有:《破台》(凡是用砖木石等材料建筑而成的永久性固定戏台落成,例必要先演《破台》作为驱妖祛邪祈福的仪式)、《祭白虎》(戏班称作《开台》,又叫《跳财神》,也称作《玄坛伏虎》。遇到新搭建专供演出用的竹木建成的戏棚,就要例演《开台》(作为剪彩仪式)、《跳加官》《八仙贺寿》《天官贺寿》《天姬送子》《六国大封相》《玉皇登殿》和师傅诞必演的《香花山大贺寿》。


    粤剧《六国大封相》演出剧照


    粤剧《玉皇登殿》演出剧照


    粤剧《香花山大贺寿》演出剧照
            对例戏的诠释一是循惯“例”要演的戏。比如《八仙贺寿》《天姬送子》《玉皇登殿》等,目的是取其吉庆之意头。二是在特定情况下例必要演的戏,比如《破台》《祭白虎》就是新建戏台的剪彩仪式,《六国大封相》是检阅戏班阵容、于首晚例必上演的戏。三是在下四府一带,有做“年例”的习惯。每年春节期间,各乡村选定神诞或祭祖的吉日,一连数天大摆筵席,通请附近乡村亲友,特别邀请戏班演戏。而应“年例”演出的象征吉祥的戏也是“例戏”。
     
    祭白虎
           传统例戏。戏班称作《开台》,又叫《跳财神》,也有叫做《玄坛伏虎》。过往粤剧戏班到农村演出,往往遇到新搭建专供演出用的竹木戏棚,就要有一个“开台”的仪式性演出。在演出例戏《八仙贺寿》之前,加演《祭白虎)这个戏只需要两个演员,由六分行当的演员饰玄坛,由五军虎(武打演员)扮演白老虎。
           舞台正中放一张台(桌),上面放一个装满大米的米斗,在米上猪插上两根筷子,筷子之间用红绳系起来。桌面上还要放一把剪刀、一把尺子、一条铁链、一把厘戥秤;舞台的衣边倒置放着一张椅子,椅脚向上,吊着一条生猪肉。饰演玄坛的演员手持霸王鞭从“杂边”冲上场扎架;霸王鞭上系着串点燃了的鞭炮,噼啪作响,冲过场由衣边下场。扮演白虎的演员在阴锣声中,于衣边背场倒着上场,到舞台中间表演一轮跟斗后,就走到倒置了的椅子旁边吞“食”挂在上面的生猪肉,叼起猪肉就转到舞台中央,钻进台底下,表示老虎吃完猪肉回到虎穴中了。此时,玄坛在冲头锣鼓配合下再次上场,跳财神架(传统的表演程式动作的组合《跳财神》因此而得名)。跳完就将霸王鞭插入台面上的米斗中,拿起桌上的尺子做出“量天”的动作,看天有多高;放下尺子又换上厘戥,做出要“称地”的动作,看地有多重;最后再用剪刀把系在筷子之间的红绳剪断,从米斗中抽出霸王鞭,走圆台,四处追寻白虎。找到“虎穴”后就跳上台,用霸王鞭捣穴,将白虎赶了出来;随后跳下台,运用翻腾跳跃的技巧,以示与白虎进行一番博斗;最后骑上了虎背,用铁链缚于虎颈,这样就表示降伏了白虎(这就是《玄坛伏虎》的由来)。玄坛骑着白虎从衣边下场,此时舞台上下鞭炮齐鸣,锣鼓声和后台的欢呼声同时响起,《祭白虎》这个“开台”的仪式便完成了。
            过去演《祭白虎》,戏班中有两条极严格的例规。一是白虎在舞台上吞“食”的生猪肉,不能往戏台下面扔,据传若把猪肉扔下台,砸中了哪个人,他就会暴病而亡。因此,演白虎的演员只能从戏台台板的缝隙中,把猪肉丢落戏台底下。即便如此,传说那块生猪肉跌落的草地,周围的草也会枯死。二是在演《祭白虎》的过程中,演员只做不唱,只有锣鼓节奏而没有音乐演奏;演出时,全戏班的人都不准开口讲话,更不可称名道姓,否则被白虎听见了,就算不死也会倒霉一辈子。同时除了锣鼓击乐和两位演员外,其他人都不准在舞台两侧偷看演出,倘若被白虎入场时撞着了,全戏班都不吉利。当然这些都是过去的愚昧和迷信风气所致,现在农村也甚少有新搭的竹木戏棚演戏,所以《祭白虎》这个戏也就没有机会上演了,只有在下四府一带,还偶尔会有这个仪式性的例戏演出。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表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