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303)桂腔、廖腔

    发布时间:2021-02-18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桂腔
           流派唱腔。创始人是粤剧小武桂名扬。他多演袍甲戏,尤擅“武戏文做”,以火爆、热烈、硬朗的南派表演风格见长。能结合运用锣鼓、唱腔、做手等舞台表演去刻画人物性格,颇有特色的桂派唱腔成为他塑造舞台古代英雄形象的重要手段。他创造了锣边大滚花这个表演程式组合,将身段表演、锣鼓节奏和演唱整合起来,具有鲜明的行当表演特点。在《赵子龙》(扮演赵子龙)一剧中,他运用锣边大滚花出场,演唱【滚花】:“俺赵云,今日里,保主过江,肩头上,放不下千斤重担。”又如在《火烧阿房宫》(扮演太子丹)唱:“黄河既无险可守,飞渡貔貅,可叹百姓无辜,遇上洪水猛兽……”他在【滚花】的每一顿都配以一记重槌,称作【包槌滚花】,用此突出人物的威势。至今在粤剧舞台上,凡演赵子龙一角,都会按桂腔去演唱【包槌滚花】。
           桂腔是在融会薛腔、马腔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点发展起来的。他没有刻意追求当时流行的梆黄板式大段抒情性的长拖腔,而是从小武行当的表演特点出发,唱腔短促有力,节奏顿挫分明,要求有字字千钧的感觉和力度;再者是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不去追求演唱时音色的华丽,特别强调露字,较少使用高音,不会故意拖长尾腔,对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戏剧人物,给予不同的唱腔处理。在他以后,凡是小武二花面、武生等武场行当扮演的角色(如《夜战马超》中的张飞、《赵子龙拦江截斗》中的赵子龙)需要显示威风和气势,多会采用锣边大滚花上场,以桂腔演唱【包槌滚花】。这已经成为一种表演行当的程式性唱腔了。桂腔的传承人较著名的有行内称“武探花”的小武演员梁荫棠。
     
    廖腔
           流派唱腔。创始人是粤剧丑生廖侠怀。以他的姓命名其具有个人特色的流派唱腔,故称“廖腔”。廖侠怀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新加坡参加工人业余剧社演出,被名小武靓元享收为徒弟。在靓元亨力促下出演丑生行当。30年代粤剧戏班开始实行“六柱制”,丑脚行当在演出中的戏份比例逐渐减少,丑生一般在戏中没有完整的唱段,舞台演唱只是作为戏剧情节简单交代,或作为叙事的补充,或是与对手作零碎的、断续式的对答而出现。廖侠怀正是抓住这样的机会,对唱功精雕细琢,每于细微之处见功夫,苦心钻研有个人特色的唱功技巧。他依照剧中人的身份,用唱腔去表现角色的性格和情绪,逐步取得观众的认可。他在梨园乐苑班与同为靓元亨徒弟的师兄马师曾合作,担任第二丑生,在《贼王子》一剧中扮演黑人王子。廖侠怀精心设计了一段【中板】和【滚花】唱段,唱来节奏爽朗,顿挫分明,行腔流畅,滑稽诙谐,确立了廖腔的雏形。
           廖腔的艺术特点,一是他不追求当时在一首曲中频换板式的时尚,他在《大闹广昌隆》一剧中,曾口气唱22句【滚花】,在另一唱段中唱24句【板眼】他不主张用转换板式来追求效果,力求在同板式中通过唱腔处理,使旋律跌宕起伏,痛快淋漓地直抒胸臆,以达到妙趣橫生的舞台效果。二是喜欢演唱【中板】【板眼】【木鱼】【滚花】等板式。这些板式格律相对自由松散,便于舞台上的丑角插科打诨即兴发挥。三是因他的声线条件并不特别好,相对有些暗哑,所以廖腔演唱旋律跳跃,喜欢用滑音;一般尾句收腔多作收掘处理,而不拖长腔,这是一种因自知而避短的举措。四是行腔明快,咬字准而吐字有力;在演唱中楔字较多且常有即兴的创作,以此体现其口钳、擸字的功力,这是他能够扬长的聪明之处。
           廖腔是粤剧丑角的流派唱腔。它贴近生活,明白如语,内容多针砭时弊,深受观众、特别是普通市民观众的欢迎。廖腔的首本名曲有《花王之女》《大闹广昌隆》《双料龟公》等。当时粵剧丑生演员多学习模仿廖腔。他的传承弟子是丑生陈江枫,而深受廖腔影响,且较有成就的是名丑陆云飞。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表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