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越秀光明出新秀,新秀阿古秀古乐(下)

    发布时间:2019-04-25 作者:何洁雯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接上文)
    漫漫求学路
          曲艺队每逢周日在莫师父家开局,风雨不改。有时,莫师父还会接待社会上的采访或者慕名而来的学生,阿古就是其中之一。为了竭尽所能去发掘这门“熊猫级”的艺术,阿古隔三差五就会踏上去往越秀区仙邻巷小区的路,登门拜访。阿古一开始只是向莫师父询问有关南音的历史文化,但来到私伙局,跟莫师父学习,不玩点乐器或者唱曲子是不可能的,何况这是深入研究南音最关键的一环。就这样,阿古踏上了她最艰难的一段学习之路。
           音乐上,莫师父认为南音是“委婉、低沉、苍凉”的,而阿古从前听得最多的就是英语流行歌曲,她最爱的乐队是英国的一个摇滚乐队;语言上,上文已经提到过,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语言不通,就只能是“鸡同鸭讲”,阿古的粤语发音不够标准,经常是唱到一半被莫师父拦截下来,逐字逐句地纠正;唱腔上,由于阿古曾经接受的是西方的美声训练,这一回,她要彻头彻尾地转向民间的戏曲唱法,曾经的演唱习惯经常不经意间就流露出来……

     
     
    阿古在向莫师父学唱南音

     
          所幸,在光明曲艺队里,莫师父以及阿古的师兄、师姐们从来都是互相帮扶的。莫师父免费收徒,为的就是将地水南音传承下去。芳姐是阿古联系莫师父最重要的“线人”,也是阿古学唱南音最有力的帮手之一。阿古学唱的第一首南音,就是芳姐的“拿手好戏”——《叹五更》。这是一首演唱时长接近20分钟的曲子,从初更一直叹到五更,在曲艺作品里不算长,但对于年轻人,特别是不会说粤语、没听过南音的年轻人来说,要学下来,相当困难。阿古时常是对着芳姐的录音,一字一句地听,做上标记,再逐字逐句地学。来到莫师父面前,阿古遇到不会唱的句子,就把头转向芳姐,寻求帮助,芳姐每次都欣然应允。作为女性歌者,芳姐时常教导阿古如何去把握人物情感,学习如何开口闭口,如何拉腔等等。明哥是莫师父唯一的失明弟子,他不仅唱得好,乐器演奏技巧更是高超。莫师父和明哥都能记忆、演奏、演唱篇幅冗长,数目巨多的作品,这是开眼人无法想象,更难做到的。玲姐是莫师父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她的同门,演奏阮的师傅,峰哥,给予了玲姐非常高的评价,认为“她唱什么像什么,唱《黛玉葬花》,她就是林黛玉,唱《李清照》,她就是李清照”。玲姐和峰哥常常说起他们对南音的见解,许多观点很独到,对阿古帮助非常大。
     
     
    莫师父的其余弟子在练习乐器
     
          提到莫师父,阿古最是敬畏与感激。莫师父是越秀区光明曲艺队的队长,是现今广州市仅有的三名瞽师中,极有威望的一位。莫师父出生于1937年,成长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在随家人逃难的过程中,莫师父落下了眼疾,导致失明。但为谋生计,莫师父15岁便跟随开眼人刘剑清师傅拜师学艺,堕入艺海至今近70年。莫师父在艺术上的造诣是极高的,他对自身肩负责任的追求则更高。莫师父近年来身体状况不太理想,阿古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曾经有一天她去病房里探望师父时,师父竟坚持让阿古回课,在病房里清唱南音。当时师父在病床上挂着药水,病房里还有其他的病人,但他丝毫不介意,坚持检查阿古的学习成果。这对阿古的冲击特别大,自此以后,她更加努力去琢磨、学唱南音。
     
    开花结果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又半,阿古与光明曲艺队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阿古收获了一群特殊的好朋友,收获了学业上的佳绩,她将带着她的学习成果去往更高的平台,为当地人们述说属于广府人的传统文化;光明曲艺队收获了阿古这一位踏实、努力的学徒,更收获了一颗从此对“地水南音”充满敬畏的心。
    而类似的故事依旧在仙邻巷小区这一间小而温暖的屋子里上演着。故事的主角可能拥有不同的身份与文化背景,但都心怀同一份信念,那就是——对广府传统艺术的敬仰与热忱。祝愿光明曲艺队桃李满天下!

     
     
    越秀区光明曲艺队部分成员
    以及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星海音乐学院的大学生
    (全文完)
     
          本文资料来源于广州市越秀区光明曲艺队,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国粤剧网为推广粤剧,以予刊载,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