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越秀光明出新秀,新秀阿古秀古乐(上)

    发布时间:2019-04-24 作者:何洁雯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广府南音产生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它糅合了木鱼、龙舟等本地说唱音乐,其旋律动听,唱词文雅,叙事性强。自产生以来,南音迅速地流传至民间,产生了多个类别。由失明艺人演唱的南音被称为“地水南音”,其腔调独特,情感真挚而深重。在广州市的越秀区,尚有一支演唱地水南音的队伍——光明曲艺队。他们在“地水南音”这片艺术领地上默默耕耘,不断进取。事实上,在当今流行的众多艺术形式中,传统说唱艺术的流传并不广。但也有部分年轻人,勇敢地逆流而上,积极参与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当中有一位——
           她,纯正的客家妹子,来自广东客家之乡梅州。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广州市越秀区光明曲艺队的一众师徒。这一段奇妙珍贵的缘分,不仅让她顺利完成了她的研究课题,还令她彻底爱上“地水南音”这一门广府说唱艺术。她为广府南音而作的文章,甚至被选作上海音乐学院第八届“全国硕博研究生田野工作论坛”的报告。这一论坛的举办机构——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代表的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的拔尖水平。她,就是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三年级的学生——古新颖。
     
    初识
          光明曲艺队的师傅们都亲切地叫古新颖作“阿古”。阿古最初与曲艺队的队长莫若文师父的结缘,其实并不顺利。他们的第一次互动是在电话里,一位是年过中寿的老广州人,只会说粤语,不会听普通话,一位是地地道道的梅州客家妹子,不会说粤语,只能讲普通话,二人“交流”了一番,才幸得莫师父的女弟子——芳姐来救场,有了约定时间的第一次见面。
     
    莫若文瞽师(左)与古新颖(右)
     
          无疑,语言是阿古学习南音最大的障碍。南音,作为广府历史悠久的说唱文化,自然与本地语言密切融合。而偏偏广州话与梅州话、普通话截然不同,属于不同的语言支系,它声调丰富,咬字发口讲究,是岭南地区独具特色的语言。而阿古要了解南音的历史,感受广府文化,甚至要学唱南音,这难度有如关山阻隔。所幸,阿古会听些许粤语,曲艺队名下的学徒大部分都会听普通话,芳姐,以及莫师傅的大弟子——明哥甚至迁就阿古,用普通话来交流。他们提供的帮助,让阿古感动不已。但莫师父一直强调,学唱南音对粤语发音的要求远不止于此。
    (未完待续)
         
            本文资料来源于广州市越秀区光明曲艺队,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国粤剧网为推广粤剧,以予刊载,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