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佛山:新旧容和的粤剧之乡(上)

    发布时间:2018-08-21 作者:落花生 来源:广师文学与传媒学院团学 点击: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早期本地戏班的活动中心。此城人杰地灵,古往今来多少红船才俊,生于斯,长于斯,耕耘于斯,成名于斯。从琼花会馆到祖庙万福台,从佛山青年粤剧团到广东粤剧博物馆,这片传统底蕴深厚、乡里民俗兴旺的岭南宝地,见证了“南国红豆”四百多年的生命历程。
          作为当代粤剧文化的繁荣地,佛山和广州、东莞、香港、澳门等地在粤剧发展之道的求索中相通相似处甚多,但亦存在其与众不同之处。2018年3月24日,笔者走进佛山,参观了位于普君北路兆祥公园的广东粤剧博物馆和祖庙里的百年古戏台——万福台,并且十分荣幸地采访到了佛山电台的粤剧栏目主持人晓君女士(吴卓筠)和她的父亲原佛山南海粤剧团团长、著名粤剧编剧、撰曲家、研究学者吴炯坚老师。从他们的口述中,了解到两位老师从事粤剧行业的经历和心得,以及他们关于粤剧的传统保护、创新改革、传播推广等的几点理解与思考。
     


    与吴炯坚老师和晓君女士合影
     

    一、吴氏父女的粤剧生涯

          晓君,原名吴卓筠,佛山知名电台主持人,主要做粤剧、曲艺类的节目,主持风格深受听众欢迎。1985年,晓君在佛山地区粤剧团当演员,1986年至1989年在佛山市联艺轻音乐团担任主要独唱演员。自1987年起,她曾多次在省、市的歌唱比赛和曲艺大赛中获奖,主要有佛山市首届群众粤曲大赛金奖,佛山市“金龙杯”粤曲精英邀请赛冠军,广东省政协“四洲杯”粤曲大赛优秀奖等。
          谈及为何钟情粤剧,她动情地说,这份热爱“与生俱来”。
          她出生在粤剧氛围浓厚的家庭,父母皆从事与粤剧艺术有关的工作,以前经常和朋友在家开局唱曲,家里的有线广播每天都播放着粤曲。一个四方形的小喇叭,让晓君慢慢熟悉了红线女的《昭君出塞》、林小群的《东湖春晓》,还有粤曲中的“羊城旧八景”。晓君从小耳濡目染,浸润于粤剧文化的氛围中。上世纪80年代,粤剧行业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晓君离开了粤剧舞台,退居幕后成为了一名电台节目主持人。通过电波,她继续与大众分享粤剧,传承粤艺情怀。
          “说实话,虽然作为一个戏曲主持,我以前接触过粤剧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播讲的东西不再是我以前练功的东西,我要重新学习广播所需要的采、编、讲、播和更丰富的粤剧知识,包括它的历史、戏行里的趣事,老倌的情况等等。从那时开始做一直到现在二十几年,我已经离不开这个麦克风了。”
          有一份使命感推动着晓君一路风雨兼程,前进在粤剧传承道路上。除了繁忙的电台工作,晓君还策划了很多有意义、有影响力的粤剧文化推广活动。
          “要培养年轻人喜欢粤剧,首先就要带他们看粤剧。”
          她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小琼花”粤剧粤曲研习社合作,尝试带大学生进剧场看粤剧,收获了不错的反响。大学生对粤剧的改观、惊叹让晓君十分欣慰,也给了她信心和动力,使她一直以来致力于粤剧的传播,为粤剧吸引更多的新生代观众与爱好者。
          而在女儿晓君心中播撒了粤艺种子的父亲——吴炯坚老师,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笔耕不辍,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钟爱的粤剧、粤曲创作和粤剧历史研究事业。“孤灯索句自吟哦,起舞披枷奈若何。偶得曲成词寄意,一帘幽梦几回歌。”这首诗词正是吴老师对自己创作生涯的写照。
          他说:“最早还没去剧团之前,我是写粤曲的。但是在写粤曲的期间,因为我看过很多大戏,所以我熟悉了很多舞台上面的排场。写粤剧真的和写粤曲很不一样,粤剧要留空间,唱词不能填的太满,要给演员留出表演的空间。由于我在进剧团之前就观察到,原来粤剧有这个特点,所以我进了粤剧团之后,到我自己写粤剧包括移植包括自己写,我已经心中有数了,知道应该区别于原来的套曲写法。所以1964年,我在南海粤剧团开始改编《红灯记》,它原来是京剧版本,严格来说呢,我是把它粤剧化了,把曲牌变成梆子二簧。后来,我自己写了个戏,作为一个县级粤剧团第一次去深圳盐田蛇口慰问演出,很受欢迎。接着我又继续写了《洪湖赤卫队》《江姐》... ...”笔耕半世纪,创作曲(剧)作品500多部,在省、市级大赛中屡获殊荣。
          2009年粤剧申遗成功后,当地成立了佛山粤剧史研究小组,作为组长,吴老师承担了粤剧历史的考证编撰工作,著有《琼花会馆拾零录》《粤剧大师马师曾》等学术专著。面对粤剧发展的新形势,他主张在传统的基础上革新。有感于粤剧艺术的薪火相传,他还根据小朋友的特点为他们度身撰写了《粤韵欢歌》。近年,有年轻演员要参加省里面的戏剧演艺大赛,吴老师专门还为他们写了个四个折子戏。
          “创作的时候在保留我们粤剧传统之外,渗入了现在的年轻人估计会喜欢的新元素。这就是我在新形势底下,在粤剧的创作上面一个新的转变。”
     


     

    二、代表佛山粤剧的标志

         笔者从晓君和吴炯坚老师的口述中得知,佛山作为粤剧的发源地,最能代表其特色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历史上看,琼花会馆和祖庙万福台是重要的地标。
          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会馆,粤剧行内有云:“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而祖庙万福台可以说是佛山的“审戏台”。因为在粤剧发展早期,凡是戏班外出巡演前,都在这里演第一场戏,让神和人共同进行检阅。万福台作为佛山文化的一个品牌和对外交流的平台,将佛山的粤剧文化带出国门,走向世界。此外,万福台也成就了不少粤剧名伶的明星梦,见证了大戏老倌的大红大紫。在此一亩三分“英雄地”,几代粤剧人披挂上阵,“薛腔”创始人薛觉先、“小生王”白驹荣、红线女、马师曾、罗品超、林小群等等,都留下了他们的风采。
          从表演上看,粤剧属于南派艺术。吴老师说:“当时李文茂就是南派的,”南派艺术的特点是粗犷豪放、勇猛逼真、火爆热烈又温婉柔情。舞台场面气氛激昂,以做功见长,演员功底扎实方能胜任。演员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要形神兼备,运用身段来表演内心世界,无论个人表演、对手戏、集体场面都有规范的动作,场面比较严谨。为演员大幅度动作表演的需要,如“吊辫”“过山”“吐真血”“三上吊”“踩跷”“甩发”“高台椅功”等南派武技,技巧卓绝,深受观众赞赏。例戏功架繁多,变化丰富,如《香花山大贺寿》就包含了粤剧南派传统中的“韦驮架、降龙架、伏虎架、叠罗汉、人龙舞”等传统表演功架、观音十八变等传统表演程式和大量龙虎武师的武功套路。器乐方面运用了传统的雄亮的大锣大鼓,具有浓重地方特色的硬弓、短筒、伴奏,使演出气氛更为热烈,催人振奋。
     


     

          第二,从人物来看,佛山出产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粤剧大师。
          祖籍在佛山的名伶有薛觉先、马师曾、靓少佳等等,不少都是世家。吴老师说,“靓少佳原本属于西樵朗心的。他爷爷有七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做粤剧的,当时他在做戏被抓回家看守起来了,后来逃了做戏,不再回西樵,而是落籍在平洲。这个人就是靓少佳的父亲,他的大姐就是红线女的母亲,所以红线女叫靓少佳做舅父。”靓少佳的妻子是郎筠玉,他们的下一代是小少佳,所以四代人都是粤剧名伶。而真正在佛山长大的还有林小群、林超群,在吴老师看来,梁荫棠是唯一在佛山服务时间最长的“五大流派”之一“桂(桂名扬)派”的名伶,也是有名的“武探花”,行内人称其为“一哥”。“《赵子龙催归》锣边花就是 ‘桂派’创造的。”
          受到梁荫棠他们老一辈艺术家的熏陶,曾慧、彭炽权等粤剧名伶出现了。“在改革开放、港澳未回归时期,朱振华(佛山地区青年粤剧团演员)等粤剧演员很早就去澳门演出。他们被赞扬为中国赚回了外汇,为祖国经济做出了贡献。”其中,彭炽权和曾慧做武打折子戏而红,演艺水平高超,这是80年代时期的代表人物。
          如今,佛山新一代的粤剧演员代表人物是李淑勤。她带领佛山青年粤剧团在很多方面进行积极创新。比如《小周后》《金石牡丹亭》等作品的出现,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走进剧场,取得一定成效。佛山可谓人杰地灵。其粤剧的辉煌之路正是由一代代敢为人先的开拓者共同铺就的。
     


     

          如今每逢周末,万福台、广东粤剧博物馆小舞台依然歌舞升平,你方唱罢我登场,来看大戏者络绎不绝。八方而来的粤剧爱好者们在此自发组织,吹拉弹唱,自娱自乐。这便是粤剧在当今佛山民间最鲜活的写照。

    (未完待续)
     

          (落花生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6级粤剧传承与发展调研小组刘思琪等全体成员。

     

            本稿件转载自广师文学与传媒学院团学微信公众号,作者为落花生,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