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46)伴奏、棚面、五架头、锣鼓柜、八音班

    发布时间:2018-06-14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伴奏
          音乐术语。粤剧伴奏是指衬托唱腔和表演的器乐演奏。
          粤剧伴奏主要是唱腔伴奏,它对唱腔起着烘托作用。它与演唱紧紧相相,凝聚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不仅使演唱增添华彩,还通过引子、过门、尾声等来补充唱腔的未尽之情;既作为演唱的辅助手段出现,又充分发挥器乐艺术的特长。
          粤剧的唱腔有程式性的特点,伴奏依附唱腔存在,随唱腔而形成自身的特点,故也相应地有它的程式性。表现感情,制造气氛,描写情景,无不通过一定的程式进行。但在程式的具体运用时,又有较大的机动性与灵活性。
          粤剧主要采用随唱腔托衬,以弓弦乐器为主,配合笛、管及弹拨乐器来进行伴奏。它以托腔保调为主。用与唱腔相同的旋律在同度或高八度衬托下,使唱腔丰满,音色多变;使演唱者的情绪发挥得更加充分;并使演员节奏、音准、速度、感情有所依托和凭借。其手法有“随”、“齐”、“补”、“引”、“裹”等多种。
          粤剧伴奏历来讲求主次分明,层次清晰,韵味显著,整体融洽。强调合拍、协律、风格和谐统一。这种积极的伴奏方法,行中称之为“拍和”。
          粤剧演出过程中,也有运用器乐曲来配合舞蹈、武打表演;调节、控制舞台节奏,渲染戏剧环境气氛。过去粤剧一般用熟曲或牌子作为间场气氛音乐使用,现在已有专为场景而设计的器乐曲了。
     
    棚面
          粤剧乐队及其成员的传统俗称。过去,粤剧的乐队是设在戏棚(舞台)之上的。演出时,全班乐手置于舞台中央(即布幕或屏风前)。而当时的戏棚是没有前幕的, 所以观众入场时,首先见到的是伴奏乐师,因此粤剧乐队又称“棚面”。
          粤剧棚面早期沿袭外江班的文武场体制,由五人组成,称“五架头”。另外八音班有时也作为粤剧的伴奏乐队。本地班形成后,粤剧棚面逐渐扩大,分工也渐细致。开始为“十手制”,后改制为十三手。这种传统乐队的基本组织形式及分工被一直沿用下来,未有多大改变。
          受唱腔流变的影响,主奏乐器与棚面组合方式也出现过几次较大的变化。如唱高腔时的粤剧棚面用“梆笛组合”伴奏。而梆黄时期,棚面又出现了“硬弓组合”和“软弓组合”。
          20世纪20年代初,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粤剧开始吸收某些西洋乐器,并尝试以爵士音乐伴奏粤剧。但由于这样的棚面组合缺乏民族特色,20世纪后期便被淘汰,只保留下一些音色与粤剧传统乐器可以融合的乐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省、市级剧团的乐队陆续进行定编,自此粤剧棚面相对稳定下来。乐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粤剧乐队位置多设在杂边。
     
    五架头
          早期棚面组合方式,指沿袭“外江班”的文武场体制。由五人组成,称“五架头”。分左、右场。左场操二弦兼吹唢呐;二场操月琴兼吹横箫;右场司鼓;中场司大镲兼操二弦,还有大锣手。
          广东音乐也有“五架头”的称谓,与粤剧“五架头”名同实不同。
     
    锣鼓柜
          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以乐器吹奏粤剧曲牌为主、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因表演时锣鼓等用具置于特制的木柜之中,故而得名。锣鼓柜初见于清康熙年间,民国初年最为鼎盛。
          锣鼓柜宽约60厘米,长约160厘米,雕龙绘凤的飞檐四柱亭子式的木柜,柜子中央置鲜花大花篮,悬吊大锣,后部置放沙鼓、战鼓、木鱼等敲击乐器。表演时,四人共抬,成员短衣红襦打扮,边走边敲击。除了敲击乐外,还有大钹、唢呐、大笛、箫管、月琴、二弦、三弦等粤剧所用乐器随后,边行边奏。演奏时有所分工,用小唢呐代表女声,大唢呐代表男声,一高一低,表示男女对唱。有时吹奏整段粤剧腔谱,俨然一场大戏。逢年过节或神诞庙会,便进行演奏或上街巡游助兴。有时也作为粤剧的伴奏乐队。
     
    八音班
          专为堂会、庙会、红白喜事、游行、迎送等场合表演的乐队。八音班来自西秦戏,它有唱,有奏;更有“飞镲”、打“细十番”、唱“清音”小曲等表演形式。
          八音班乐队以箫、笛(大、小唢呐)、月琴、提琴、板鼓、锣、镲等乐器组成,有时也作为粤剧“棚面”使用。故当年相当多戏班乐手来自八音班。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音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