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传承,走向市场是硬道理

    发布时间:2018-06-08 作者:张涨 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


    《船说》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2018“演艺中国”博览会召开。会上,权威演艺产业研究机构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中国戏曲票房十强榜”,广州的珠江红船《船说》剧目在国内众多戏曲中脱颖而出,荣登“2017年中国戏曲票房十强榜”榜首。
          不久前,珠江红船启航暨《船说》首演迎来两周年庆典,《船说》已成功演出近千场。《船说》受到欢迎,证明了广州传统文化的魅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船说》也是一部“不一样”的粤剧。通过强化旅游元素,粤剧具备了更强的娱乐休闲功能,吸引一大批通常不会主动走进戏院看粤剧的受众。《船说》名列戏曲票房榜首,这是对粤剧走市场化道路的肯定,更是对传承粤剧、关心粤剧的人们一大鼓舞。戏是唱给人听,观众愿意看、演员有收入、剧团能运营,粤剧才更有生命力,这才是最好的传承。
          当然,《船说》的成功,并不意味着粤剧传承就高枕无忧了。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地方剧种,在现代娱乐文化发达的当下,都面临着创新转型、迎合当下观众口味的难题。就以粤剧而言,市场上大部分主流粤剧观众年龄偏大、新编剧目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都是事实。即便是横向与其它剧种相比,粤剧提升市场号召力也还需要努力——在这次公布的排行榜上,虽然《船说》成为最大黑马名列第一,但也是前十强中唯一的粤剧。相比之下,却有《牡丹亭》《长生殿》等四个昆曲剧目入围。可见,粤剧还需推出更多获得市场认可的剧目,呈百花齐放之势,才能形成更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粤剧文化方阵。
          一方面,文化创新要在扎根传统积淀的前提下进行。文化创新,切忌哪个流行上哪个,若是把粤剧中的文化传承和地方特色丢掉了,也就失去了粤剧的灵魂。《船说》虽然有着炫酷的舞台空间变化,但核心还是地地道道的粤剧表演。一段“戏中戏”上演了标准的粤剧《花好月圆》,唱念做打、水袖挥舞,凸显了典雅粤味。即便是根据网游来创作的《决战天策府》,其音乐还是主打传统的梆簧、南音、牌子。扎根岭南文化土壤,跟上市场节奏,才能在创新同时保持自身辨识度。
          另一方面,市场化并非只是在创作中体现,主动培养观众也非常重要。近年来,不少传统戏剧从业者反思,一些传统剧种陷入低潮,既是自身内容创新不足,也有推广不力的重要影响。举例而言,如果一个人一次也没有进过剧院、一次也没有听过粤剧,他是绝不可能对粤剧产生兴趣的。《船说》主创人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船说》的一个小目标,是希望让不知道粤剧的人知道一点粤剧,让不喜欢粤剧的人对粤剧产生一点好感,让外地人对岭南文化增加一些认可。近年来昆曲在培养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上,有不少经验可借鉴。比如在北大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引来轰动;著名昆曲制作人白先勇自称“昆曲义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不遗余力宣传昆曲之美;著名昆曲演员张军除了演戏,还把大量精力花在观众导赏上,几年来做了数百场分享活动。在这样的推广力度下,昆曲在上海等大城市摆脱了陈腐的刻板印象,成为时尚、高雅文化的代表。在一些剧作家看来,只要创造机会让年轻人了解传统戏剧,他们自然会为其中沉淀百年的艺术魅力而折服。但很多时候,缺的就是这么一个“机会”。
          粤剧传承需要多管齐下,但首先只有市场上成功了,才可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演戏、看戏,推动文化创新,启动良性循环。《船说》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期待越来越多的粤剧,把市场化的道路越走越宽。
     


            本稿件转载自广州日报,作者为广州日报评论员张涨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