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搭心桥携手传薪火 香港文化向传统回归

    发布时间:2017-07-04 作者:黄丽娜 来源:金羊网 点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香港这片土地,养育了性格鲜明的香港人,也孕育了独特的香港文化。如果你想把多元、开放、创新、包容,这些形容香港文化的抽象词汇实体化,最好的例子,可能就是那一间间遍布香港街头的茶餐厅。
           茶餐厅,是香港生活的一个缩影。吃完就走高效、快捷,完美地熨帖着这个城市的节奏。而茶餐厅从诞生之初,骨子里中西文化的融合、贯通、创新、发展,也像极了这个城市的一种文化风貌。
           文化是一种奇妙又坚韧的存在。它像血脉一样,割舍不断。香港,曾经远离过祖国母亲的怀抱,但它根植在骨血中的很多传统,却一直在传承发展,比如香港的粤剧。在回归祖国20周年这样隆重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一台“香港八和会馆经典粤剧庆回归”的大戏,近日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连演三天。很多人说,回归20年,粤剧再一次的蓬勃兴盛,正象征着香港文化向着传统的回归,“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回来了”。
     

    回归祖国20年,香港写下了令世人赞叹的“香江传奇”

    回归祖国20年,香港写下了令世人赞叹的“香江传奇” 特派香港记者 黄巍俊 摄


            粤剧搭心桥 携手传薪火
            今年已是七十高龄的罗家英,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的舞台上已经“奔波”几日了。他因为参演周星驰的电影被年轻人所熟知,但在粤剧界和戏迷们心中,他是香港最优秀的粤剧表演艺术家之一。值此回归20周年之际,由他担任主创并且参与主演的“香港八和会馆经典粤剧庆回归”,从6月30日开始连演三天。几天来的彩排,他场场不落,有时更是忙到晚上七八点钟才最后一个收工。
           这场大戏,汇聚了粤港澳三地100多名粤剧精英;演员从年逾八十的粤剧老倌到十六七岁初出茅庐的新人,囊括了老中青三代;表演的剧目之一《香花山大贺寿》更是五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演出。坐在台下的香港八和会馆理事林克辉感叹道:“这是香港粤剧的一次盛事。”

            回归20年,香港粤剧复兴

           这场庆祝香港回归的演出,选择了三个剧目《观音得道》、《香花山大贺寿》、《天姬送子》,全部是粤剧传统例戏。香港八和会馆副主席新剑郎告诉记者,“这是粤剧最传统的剧目,表达的都是贺寿庆祝的主题。香港回归20周年是香港的生日,两者非常契合。”
            “粤剧在香港,经历过非常兴旺的时候,那时有许许多多的剧院。”已经连任6届香港八和会馆主席的汪明荃回忆说,“九七回归之前,一座座大剧场改建为商厦,粤剧也越来越没有场地演出。”
            就拿这次演出的《香花山大贺寿》来说:每年的“师父诞”香港八和会馆都会组织演出该剧,但规模都很小;而这一次,八和会馆特意从广东粤剧院请来了16名武师,再现武行已近失传的 “插花”表演。曾经和汪明荃一道,共同经历过粤剧那段兴衰历史的新剑郎告诉记者,《香花山大贺寿》最后一次大型公演还是在1966年。“50年了,香港粤剧再次回到了兴盛的时代。”新剑郎说。
            在新剑郎看来,1997年香港回归前,每逢大节大庆,最重要的文化活动都是交响乐啊、歌剧啊,像是“别人的”,而“经过这20年的发展,这一次,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最传统的艺术在担纲主打。我们的传统文化重新成为了主流,得到了观众和市场的认可。我很高兴。”

            各有擅长,粤港剧团互补
            陈奔,广东粤剧院副院长,这次就是他带领着16名粤剧武师来共襄这场庆贺香港回归20周年的盛举。“香港回归之后,两地往来的渠道畅通了,走动自然也多了。每年我们都会邀请香港的老倌来广东演出,我们的粤剧剧团也经常到香港。大家同演一台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获益良多。”
            陈奔和内地的粤剧同仁常称赞香港的老倌“厉害”。“香港的粤剧名角都非常有个性,在台上表演时,在传统的台词唱腔外,经常有个人发挥,和台下的观众即时互动。香港的观众也喜欢这样的演出方式,这和我们很不一样。”陈奔说。
            而在新剑郎、林克辉等香港粤剧同仁看来,广东粤剧的“齐整”令他们十分羡慕,“功架好,非常严谨,整体性非常强”。这种各有擅长,令两地的粤剧各有发展和互补的空间。陈奔告诉记者:“香港的粤剧不论演员还是剧团,全部依赖市场,依赖观众买票。演员的压力很大,但是这种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可以激发演员和剧团的活力,形成了老倌各自的特色,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成功申遗,倾力培养新秀
            令香港粤剧界感到最欣慰的是,香港回归之后,政府对香港粤剧的大力扶持。从2003年开始,粤港澳三地政府、文化界、粤剧界共同筹划粤剧的“申遗”工作,并将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粤剧日”。2006年,粤剧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地联合为粤剧申遗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新剑郎感慨地说,“它让更多人认识到粤剧是一种重要的、优秀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让它有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现在的香港,每天都有粤剧演出,大大小小的剧团在各个剧院你方唱罢我登场。粤剧这种艺术形式,也赢得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认可。
            在粤剧申遗成功当年,香港八和会馆就在下属的八和粤剧学院推出“青少年粤剧演员训练班”,培训有志投身粤剧行业的13-20岁青少年,至今已有三届毕业生。“要为下一代的粤剧演员们培育属于他们的市场。”20多年来,新剑郎每年都会在香港20所左右的大中小学开设“粤剧工作坊”,向年轻一代普及粤剧知识,“有政府的支持,有各地粤剧人的努力,我相信粤剧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本稿件转载自金羊网,由记者黄丽娜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