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名家介绍】林榆,推动粤剧革新的剧作家

    发布时间:2015-12-14 作者:钟琳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95岁的林榆,用放大镜阅读粤剧剧本。
     
    林榆挂在家中的廖冰兄题字。
     


    大型粤剧电影《传奇状元伦文叙》海报
     
    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红线女、罗品超、文觉非、林榆。(从左到右)


    林榆(右一)为粤剧《山乡风云》排戏,演员为罗品超(左一)、红线女(中)。

     

         对于老广来说,在尚未有电影的年代,最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就是看粤剧、听粤曲。位于广州的海珠戏院和乐善戏院等大剧院,每天进出成千上万的普通老百姓,是城市文化娱乐中心。上世纪中期刚解放不久的广州,粤剧艺术完全为票房和资本主导。尽管当年像《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反封建剧目开始上演,但为票房而填塞封建迷信、血腥仇杀、诲淫诲盗等内容的戏剧比比皆是。当时,作为广州军管会代表的林榆,接管了海珠戏院和乐善戏院这两个专演粤剧的老戏院,开始思考粤剧改革的方向。在华南文联领导下,他号召和组织广州知名的编剧,成立粤剧编剧组,致力于创作、改编了一批又一批主题积极的新粤剧。林榆的魄力和眼光,逐渐改变了广东粤剧的风貌,为粤剧艺术的发展“拨开云雾”。

        此后,林榆就与粤剧结下不解之缘,被誉为是“新中国粤剧的幕后推手”。从剧团的行政领导到参与粤剧的导演与编剧业务,三十年间,林榆共导演了《山乡风云》《关汉卿》等40多部粤剧。该团的《搜书院》,还获得周恩来总理赋予的“粤剧是南国红豆”的美誉。晚年,林榆相继编写了《伦文叙传奇》《花蕊夫人》等十多个剧本,分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广东省政府的“粤剧艺术突出成就奖”和“广东鲁迅文艺奖”等重要奖项。

         学话剧出身,早期对粤剧一窍不通的背景,丝毫没有影响林榆对粤剧倾注一生的热爱。说起其中的“误打误撞”,他常伴以浅淡的微笑。现年95岁高龄的林榆,面对记者的问题,总是凑着耳朵,仔细聆听,更不时拍拍脑袋,感叹已经衰退的记忆。说起自己的创作经验,他反复叨念:“使命感,未了情。现在我年纪太大了,已经不太会说了,这句话算是我一生简单的写照吧。”
     

    【人物自述及评论】

           对于创作的经验,我认为始终要记住一点:戏是为观众服务的,写戏必须心中有观众。观众是各式各样的,兴趣和要求各异,怎样为他们服务呢?我认为观众虽多,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观众,一类是知识界的观众。过去我们编戏,只考虑基本观众,只要投其所好,演出叫座便可。但现在越来越需要重视和考虑知识界观众的需求。他们要求很高,既要有娱乐性、艺术性,又要有思想性。对于我来说,这两种观众都要考虑,不能偏废。我们写戏最终还是要求雅俗共赏。创作中的精品意识,就是要树立为观众服务的意识。

           这一辈子,我从未离开过粤剧。1985年离休之后我还是念念不忘粤剧,为其写戏,为其贡献哪怕是微弱的余热,直到今天,我也认为已到耄耋之年当然要休息,但休息之余无所事事,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干点什么呢?最后还是选择粤剧。只为一种坚持——使命感,未了情!

                       ——林榆

           林榆曾迎着抗日战争的烽火,走过硝烟弥漫的战场,辗转于岭南的崇山峻岭、渔村田园,以戏剧艺术为投枪匕首,为拯救民族危亡,为共和国的新生,摇旗呐喊。

           他曾迎接新中国的曙光,接管敌伪留下的戏院,清扫旧社会遗留下的戏剧文化中的垃圾,让年轻共和国的人民,吸收健康的精神食粮。

           半个世界的耕耘,春华秋实,他执导了40多个戏剧作品。73岁的时候创作了《花蕊夫人》《伦文叙传奇》这两个被专家认为是“国家一流水平”的戏剧作品。

          《伦文叙传奇》获奖之后,又被文化部作为向全国推荐上演的剧目,至今演出数百场。82岁高龄的时候,他仍笔耕不辍,继《花蕊夫人》和《伦文叙传奇》两部戏之后,又创作了《唐伯虎打官司》《砺剑南下》两个大戏。
     

    粤剧情缘:晚年创作勃发,真正的“痴翁不倒”

           在粤剧圈内,林榆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但自离休之后,他就选择“销声匿迹”,和家人“隐居”在顺德的居所。林榆的家是一个干净简约的小庭院,栽种着花花草草。家中的装修十分质朴,墙上一角挂满家人的照片,最显眼的就是前些年朋友们送来的祝贺他与爱人苏茵金婚的祝福对联。而画家廖冰兄于1993年赠予他的字画“今晚扮元帅,明日做喽啰,屈伸不介意,处世足楷模”也一直镶挂在墙上。年事已高的林榆听力逐渐下降,但依旧与记者谈笑风生,并坦言:“很多过去的事情,我都印象模糊了,能记住的我都会告诉你。”

          自1985年离休,林榆就退居在这个小居所,但他从未主动离开过粤剧。在离休的30年时间里,林榆坚持伏案创作,笔耕不辍,创作了《红颜知己泪》《饮马珠江》《唐伯虎闯京》《花蕊夫人》和《伦文叙传奇》等作品。“我年近65岁才离休,当时我问自己,离休还能做些什么?还是离不开粤剧啊,于是长期在家写剧本,一直到2012年。”著名作家刘斯奋,就曾多次收到他的创作手稿,两人以书信的方式沟通创作中的疑难。

           林榆晚年创作的作品,在艺术成就上数攀顶峰。《伦文叙传奇》一剧光是公演,就超过800场,观众予以极高的评价,不仅获得第五届广东省艺术节编剧一等奖,还在1995年获得文化部剧作文华奖。2013年1月,该剧被选上北京,参加“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在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列东眼中,林榆是“院中一宝”,说他既才华横溢,又平易近人。她的抽屉里一直珍藏着林老赠予的剧本。“林老最看重的就是创作,今年8月,他的《伦文叙传奇》改编成粤剧电影《传奇状元伦文叙》,在舞台与电影、传统与现代的糅合互补等方面,大胆尝试和创新。这也是自《沙家浜》之后,第二部翻拍成电影的粤剧。”尽管林榆的另一部得意之作《花蕊夫人》未获机会上京参演,但由广东粤剧院二团和青年剧团分别上演,多年下来,观众的喜爱从未消减。

           如今,鲐背之年的林榆,在家中颐养天年。“我写的粤剧并不多,我虽是读话剧院校,学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演过话剧也导演和编写过话剧剧本,但是不懂粤剧,粤剧是一门传统艺术,有唱、作、念、打,这么多年来,我只好一面虚心学习,向艺人请教,一面“下水游泳”,参加艺术实践。一直都是这样摸索着过来的。”林榆恬淡地笑着说。
     

    改革推手:扛起粤剧改革的大旗,坚持“好睇有益”

           在林榆的创作生涯里,“演好戏,力求革新”的意念始终贯穿其中。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参加广州军管会工作的林榆,被分配到军管会文艺处任接管组组长,任务是接管有关文艺方面的所有敌产,其中包括海珠戏院、乐善戏院和南方戏院。

          “在所有的接管工作中,时间最长、工作量最大的可算海珠戏院和乐善戏院,因为这两个戏院是专门上演粤剧的,当年,全市市民的娱乐消遣都在大戏院,除了海珠、乐善还有太平、东乐等戏院和大新公司天台、先施公司天台等六七个演粤剧的舞台。如此规模的文化生活场所上演的剧目却是异常的混乱,掺杂了不少迷信、仇杀等内容,这些剧目天天在演,影响十分的坏。”林榆忆述。

         面对这样的“烂摊子”,林榆挑起重担,在华南文联的指导下,从参与接管戏院变成参与接管粤剧。“针对当时乱编乱演的现象,我们提出的办法就是用健康的新剧目去替代有害的剧目。”谈及接下来采取的一系列粤剧改革手段,林榆笑言:“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探索,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

           接下来,粤剧编剧组成立,陈卓莹、杨子静、林仙根等粤剧界人士齐聚一堂,以编写内容健康、主题积极的新粤剧剧本为主要任务,改编创作了诸如《白毛女》《愁龙苦凤两翻身》《红娘子》《珠江泪》等一批经典剧作。除此之外,林榆还将眼光投向农村。在当年,大剧院全部集中在大城市,农村几乎没有粤剧演出,林榆组织17个小型粤剧队下乡,不仅丰富了农村的文娱生活,也创作了一批取材于农村,反映农村生活的新剧本。以《木头夫婿》为代表的作品为粤剧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林榆和同侪大刀阔斧的改革,有力推动了“新粤剧”的发展,打破了“新粤剧难有群众基础”的忧虑。南方日报记者在历史资料中看到,1951年春节期间,光明剧团在人民大戏院(原海珠戏院)上演新粤剧《红娘子》时,盛况空前,场场爆满。戏院的售票处,甚至要动用麻包袋装满钞票(解放初期每票3万元,相当于币制改革后的3元)。

          令人欣喜的成绩,让“新粤剧”在粤剧改革备受争议的时期站稳了脚跟。林榆深知,自己的创新与粤剧观众的欣赏习惯有一定的距离,既没有当红的演员,又没有投其所好的离奇剧情,在众多民营剧团的围堵之下,艰难独行。在粤剧变与不变、如何改变的历史征途中,林榆选择相信自己一手创立起来的新事物,坚持“好睇有益”。“当年,我认真思考了华南文联主席欧阳山对粤剧的一点建议,那就是无论怎样变,‘好睇’就是让我们的戏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欢迎。‘有益’就是向观众提供健康的好剧目。这就是粤剧改革需要的新姿态。”林榆说。
     

    功成梦圆:《山乡风云》《搜书院》成永恒经典

           地方戏曲的创作如何能够存精华,去糟粕,传承传统戏曲的气韵和风骨。成为当年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1952年底,国家举办的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汇演,对林榆的影响很大。这次汇演,广东粤剧界人士组成粤剧代表团,林榆任代表团团长。在这个过程中,林榆大开眼界,感受到戏曲艺术传统中无比深厚的文化内涵。“我惊异地发现我国戏曲传统竟是如此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一改我对地方戏曲的粗浅认识。”

           自称“外行人”的林榆,愈发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也渐渐在这门艺术中找到心灵的归属感。为了投身粤剧的发展,林榆无条件接受委派,组建了首个国营粤剧团,他成为广东第一个国营粤剧团团长。当年,国营剧团的任务是,执行国务院的“戏改方针”,推进改人、改戏、改制等方面的各项工作。就这样,林榆成为领头羊,扛着改革的旗帜,推出一批批新剧目,影响了一代观众的审美趣味。

           “我们不反对重视票房价值,但不能以降低品味为代价,我们始终强调剧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最大限度地摆脱思想混乱。”林榆说在这样的标准下,粤剧团不以数量取胜,每年只出三几个剧目。几年下来,演出过《搜书院》《秦香莲》《屈原》《闹严府》《张羽煮海》《画皮》等叫好也叫座的作品。

            1952年曾对粤剧进行严厉批评的田汉,在看到粤剧艺术新作品层出,质量不断改观后,也于1957年,将其得意之作《关汉卿》交给广东粤剧团排演,并由林榆担任导演。

           《搜书院》一剧,更是粤剧团奠定口碑的重要作品。《搜书院》产生于1954年,广东粤剧团到海南岛慰问人民解放军,受到特别热烈的欢迎。“我随意翻阅书架上放着的琼剧旧剧本,被这个薄薄仅仅两页纸的《搜书院》吸引。”在同事的精磨细琢下,该剧诞生,并收获好评。1956年,在剧团拥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名演员马师曾、红线女加入,并参加了《搜书院》的演出,马师曾演的谢宝、红线女演的翠莲,让观众难以忘怀。在北京演出时更是异常轰动,受到北京戏曲界和文艺界梅兰芳、夏衍、田汉、欧阳予倩等的欢迎。周总理两次现场观看演出之后,公开表示:“粤剧是南国红豆,应该重视。”

           《搜书院》的成功,让一直乌云盖顶的粤剧终于“奋斗出来”,林榆遥想当年,在现场听到周总理的肯定之后,“当场热泪盈眶”,心头大石终落下,革新的步履步入正轨。“由于改好了戏,随之而来的也就造就了一批人才。我们的青年演员、导演、编剧、音乐、舞台美术有的渐露头角,有的脱颖而出,总的来说,我们成功迈向改人、改戏、改制的目标,稳步前进。”

           不断地创新和探索,也使林榆积累了不少创作经验。1965年,他亲自导演了被誉为“粤剧里程碑”的《山乡风云》,这个剧产生于第一届中南区戏曲汇演,是一部反映广东山区游击战争的现代戏,从剧本的创作阶段开始,林榆就与编者一同探索戏曲化的问题。“戏曲反映生活往往以简代繁、以虚代实、以少胜多。我们的剧本首先据此手法使情节和人物集中精炼。因此,戏曲化必须从剧本入手。另外排练场上的二度创作也很重要。”

          《山乡风云》的演出受到广泛欢迎,公认为是一部思想性极高的作品,虽为现代题材也被承认“姓粤”。“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林榆在言谈中总是不忘提及共同奋战的同志,他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山乡风云》的成果是上级领导和编、导、演、音乐、舞美等同志通力合作的成果。“《山乡风云》如此,粤剧的今天也是如此,不是靠我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背后是所有演艺工作人员的汗水与努力。”林榆坚定的说。
     

    【代表作品】

    广东地方掌故粤剧《伦文叙传奇》

        《伦文叙传奇》讲述的是卖菜仔伦文叙苦读诗书中状元的故事。伦文叙在历史上真有其人,是500年前广东南海人。林榆在创作中,抓住伦文叙思想中的人物情节和性格中的喜剧性泼洒墨笔,重新写作剧本。戏剧开篇,就在“沿街卖菜”“受人奚落”等一系列戏剧行动中展示不同凡响的伦文叙:既聪颖,又风趣机巧。

       林榆在戏剧创作的过程中,着力于挖掘伦文叙积极向上的人性魅力,讴歌奋发向上的人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穷不夺志,勤奋好学,富不易妻,恪守信义。

        著名戏剧家李门观看此剧之后,曾赋诗向林榆致敬,并对《伦文叙传奇》不吝赞美。诗云:“根源乡土绽新芽,雅俗合流笔可夸。诗句楹联成妙构,伦郎阿琇出奇葩。千钧壮语冲宫阙,满腹经纶乐万家。红豆谁言无亮色,居然一剧动京华。”

    新编粤剧《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写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在统一国土的斗争中,征服后蜀的故事。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宠妃,不仅丽质天生,且诗词警世,更兼有德淑品贤,绝不在威势面前任意抛掷情感,只恳求归退西川,终老园林。花蕊夫人是一个悲剧的女性人物,她的命运揭露了封建社会当权者灵魂的丑恶面。

         林榆在这个戏剧中,独辟蹊径,在宫闱题材中独树一帜。他不是简单地处置人物的命运,而是让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关系“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深沉思考之中”。在艺术表现上,《花蕊夫人》没有宫廷戏的珠光宝气、脂粉气和华丽辞藻。林榆使用了白描的手法,让整部作品在朴实无华中尽显平易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