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青评点梅花】质朴感人不落俗套——评华雯与沪剧《挑山女人》

    发布时间:2015-05-19 作者:青评点梅花栏目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场竞演广州赛区,2015年5月10日晚上在广东演艺中心上演了上海宝山沪剧团的华雯主演的《挑山女人》。

     
            张晋琼:今天母亲节。不知是巧合还是组委会的刻意安排,晚上非常应景地观看了一出根据真实故事创作的以“母爱如山”为主题的大型原创沪剧《挑山女人》。据说,很多观众感动不已。
            的确,”一个普通的女人,以生命之’扁担’,挑起生活之’大山’,经春历秋十七年,蹒跚独行着抚养大三个孩子”。宣传册上言简意赅的数语简介,配上华雯声情并茂的表演和如泣如诉的吟唱,作为母亲的我也会为之动情!但我并未泪流。因为作为职业观众,理性告诉我,她作为报告文学,可以感动千万读者,因为母爱的伟大魅力本身就很感人!但作为戏曲立于舞台,我需要看到的是它的戏剧性、艺术性,而不仅仅是感动!
            观毕回家,细细拜读印制精美的宣传册,发现该剧几乎将上海乃至国家级重要奖项收入囊中,而后附了十几位戏曲界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对该剧的评价,但无一例外是从主题思想方面来谈的,艺术上的成就无人谈及!这种不约而同也似乎印证了它的成功只能是主旋律作品的成功!
            这也让我想到了今天我刚刚看到沈勇先生在《对当下戏曲现代戏创作的担忧》一文中提出的对于现代戏创作现状的三种担忧(担忧一:在认识上把戏曲的“现代性”仅仅理解为表现现代生活的题材"。担忧二:在思想上把现代戏创作与演出等同于“宣传”。担忧三:在工作中把戏曲现代戏创作当做“养家糊口”、“捞成绩”的手段。)。在《挑山女人》中,我看到这种隐忧!
            也许,母爱这一伟大主题成就了《挑山女人》,而华雯的绝佳表演又为该剧锦上添花!我相信:华雯凭此戏摘取其演艺生涯的第二朵梅花应该毫无悬念!
            但是,2015年的今天,我们从该剧看到的除了伟大的母爱外,还有什么呢?我个人觉得:该剧除了主题、表演、舞美值得赞许外,它的文本是值得推敲的,它的创作观念是值得商榷的!它只是很好地完成了一个宣传品的仼务,离艺术品,还有距离!也许是我苛求,亦或是我的贪念!
            写至此,突然想到,就象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一样,待到孩子金榜题名时,王美英是否也只有如她守寡20年的婆婆一样,独自衰老,蹒跚独行呢?这是《挑山女人》谢幕后留给我的疑惑与悽惶!
     
     
            罗丽:对于主旋律好人好事的题材,对于现代戏为主的剧种,原来并没有多大的期待,但恰恰相反却被深深打动。故事质朴感人不落俗套,讲述平凡女人坚毅不屈,演员大气亲民声艺超群,现场煽情而不滥情,弄湿众人多少纸巾。
            《挑山女人》源于生活在大山里最后一名女挑夫的真实故事,丈夫早逝婆婆不谅,三名幼儿嗷嗷待哺,养家育儿还债,使得平凡而坚毅的女性走上挑山的路。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物,戏要写好相当不易,一不小心则容易把人物塑造成高调喊口号的高大全,又或者是变成哀怨压抑的可怜人。主创人员非常聪明地把握住了其中的尺度,使得女主角在经历磨难和勇于承担之中找到了真实可信而充满正能量,使得观众被王美英感动落泪,在她的坚毅中体味到一个平凡而不普通的女人在面对生活困苦艰难时所迸发出的能量与光芒。
            沪剧是历史并不长、演出现代戏为主的剧种,在题材的选择和表演舞台程式上,并不占优势,而且做《挑山女人》这样题材的戏,特别容易招“做宣传评大奖”的骂名,做主旋律也容易被抹黑,观众也不容易认账,是极难的。但编剧和导演在处理题材时,下了功夫,避开了宣传口号式的情节。没有把矛盾直接设计成婆媳台前的直接冲突,也没有让成子强和王美英的感情线延伸,而是把主要的笔墨留在母子之间——风雪夜挑山,儿女知重担;怕母亲改嫁,幺妹不上学,大郎却以一筐绳结道出母亲挑山苦;待得儿女高考放榜,儿女瞒报知心人已逝消息。细节直击人心。风雪夜母子三人挑货上山,一双儿女心痛母亲,欲为风雪中的母亲挑起两罐煤气,然而他们却没能提起,这千斤担子好比母亲10年挑山之路,何其沉重;大郎从小爱打结,却在母亲伤心时安慰告知,每一个结就是母亲所挑的一趟山,10年来儿已细细记下来。最后,婆婆与媳妇道歉,掏心窝说知心话,婆婆也是过来人,失独生子更觉苦,于是才有为难媳妇云云。二人矛盾化解之余,我似乎看到了熬大儿女的美英,能豁达地继续她的人生,她对儿女的付出终将得到他们的回报,向善的正能量持续发光。
            在母亲节的夜晚能在剧场感受到这浓浓的母爱精诚,真好!“天上日头歇歇夜,月儿相帮来照亮,地上女人不得歇,歇来香火要断档。”或许是信念,是把儿女拉扯大的信念,是与丈夫约定要送儿女读大学的信念在支撑这王美英一路17年往返于山脚山巅,更深处的是大爱大义的精神在支撑这弱女子的脊梁骨。
            好戏还需要好演员,华雯当之无愧。当她站在舞台上,一字一句地向这美英丈夫的遗像诉说她10年挑山苦,当她拿着大郎10年所结的绳结既欣慰又心酸,当她年三十风雪夜挑担上山之为那“一趟赚三趟”,人物随着她演绎的每一个细节越发地真实而动人起来。整部戏,华雯作为主演戏份很重,但她情绪爆满,富有张力,却不失寸度,在很多细微之处都拿捏的很好,丝毫没有生硬过火的“假”,这是现代戏尤其是主旋律题材所最为难得的,相信她获“二度梅”也毫无悬念!
            如果说,这个戏还留下什么遗憾的话,编导演音都极好,唯独舞美却如鲠在喉,太过写实,太过庞大,太过复杂,太过充盈,虽然是不讲究程式排场的沪剧,但实在大可不必。洗手池和小河流水,除了洗脸洗毛巾,还有何用?无论是前景的桥还是后景的树,实在没必要把舞台挤满,还好有棒棒的华雯在,演员才没有被布景抢戏。

     
            何家杰:这出戏太好了,匠心独运,堪称传世之经典。编得好,铺排流畅自然,张弛有度,写的虽是小事,却平淡中见真情,感人至深而全无矫揉造作之感,不虚张声势,也不无病呻吟,文字精练,轻松勾画出场景与人物内心(穷我一生,怕也修不到这个境界)。导得也好,实景比较多,但能跟演员的表演有机结合,没有喧宾夺主,阻碍演员的发挥,却加强了整个舞台的纵深,很有美感,诸细节也想得周到,月历及时更换,奖状越贴越多,便是编的麻绳,也是计算过长度的吧,很有分寸;音乐好,好听,感动人,有海派特色;演的更是绝了,个个都很有戏,赞,华雯老师更是完全驾驭全场,把个王美英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前面两场好戏里,我只认为他们完成了表演,并未真正赋予人物灵魂,同样的本子,给别人做,超越他们是正常的,而华老师饰演的王美英已经有了灵魂、姓了华,后人再演,怕是走出影子都难)。若说美中不足,有两点:一是华雯老师直接背身出场,没个铺垫什么的,杀观众个措手不及,搞到亮堂无彩,有点尴尬,而且她那段舞蹈,有点吃力,没有美感,还露了短,又是在高台上,危险;二是两个双胞胎除夕上山,毯子功太弱,要多练练。这戏真是好戏,值得一看再看!这样的戏,这样的演员,要不得奖,天理难容!
     
            何花:本人对《挑山女人》的“精神内核”持不以为然的态度,毕竟时代发展至此,依然用“原始生理”内容打动观众赢取眼泪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即使如此,对本戏的“角儿”华雯,高度赞叹,在“主旋律”框架内,华雯用一流的功底塑造了这位伟大母亲,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在“隐忍”与“爆发”两种情绪中取得了平衡,没有为“煽情”而“煽情”,完美的引导了在场观众的情绪,表演的细节感更是可圈可点,与子强分别,华雯在“哭”前有一“笑”,“笑”中却尽是“哭”意,巧妙,意蕴深沉。“角儿”在舞台上,用唱腔,用肢体,用情绪来感染观众,让他们为之揪心,感动,泪流,这便是“角儿”的成功。抛开题材的喜好与不以为然,单轮华雯的表演,二度梅,实至名归。

            青评,由数位广东青年戏剧研究者以及活跃于报刊网络等的剧评人组成,旨在立足舞台、拓宽视野,独立思考、敢于直言,对话创作、促进评论,以沙龙形式进行戏剧热点话题讨论。
     
            参与本次“青评点梅花”专栏讨论的成员如下:
            张晋琼:一级编剧,文艺学硕士,广东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罗丽:二级编剧,戏剧戏曲学硕士,广州文艺创作研究院戏剧部副主任。
            王琴:戏剧学博士,广东省艺术研究所研究中心戏剧研究人员。
            何花:新浪微博知名博主,剧评人,《南国红豆》杂志特约作者。
            何家杰:新浪微博知名博主,剧评人,《南国红豆》杂志特约作者。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