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点赞《粤剧网》上线一周年

    发布时间:2014-10-30 作者:罗文 来源:粤剧网 点击:

      《粤剧网》自2013年10月创立以来,已走过了一周年的里程。这个里程是短暂的,但却是令人瞩目的。它以其新颖的内容和版面,以其图文并茂的风姿,给读者网友耳目一新的感觉;凡浏览过它的网页,都认为《粤剧网》开创出一番粤剧的新天地。

      顾名思义,《粤剧网》是涵盖全中国的粤剧网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粤剧官方网站,具有规模大、窗口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等特点,它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主办,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承办,广州文木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是目前全国首屈一指的粤剧权威发布媒体。据统计,《粤剧网》的点击率目前在全国戏曲网站中居第三位。

      《粤剧网》共设置10个窗口,包括首页、粤剧非遗、剧目介绍、名家荟萃、信息与述评、社区粤韵、团体机构、专题栏目、数据库、关于我们。而每个窗口又设置多个栏目,例如“粤剧非遗”窗口,设置了粤剧定义、粤剧历史源流、非遗概述、非遗动态等栏目。又例如“剧目介绍”窗口,设置了传统粤剧剧目、新编历史剧、经典现代戏、近年新作等栏目。至于“信息与述评”窗口,则是各个窗口之最,设置的栏目最多、点击率也最高,其栏目包括演出资讯、红派艺术动态、新剧目点评、行业协会动态、剧苑随笔、联合国教科文机构动态等。而“社区粤韵”窗口,则是更多地面向群众性的粤剧粤曲活动,其栏目包括粤剧进校园、社区粤剧交流、私伙局大赛等。真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粤剧网》上线一年来,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对粤剧历史研究采取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其历史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与准确性。例如关于粤剧历史源流的研究,行内的有关专家和行外的有关学者对粤剧的形成年代众说纷纭,有的说粤剧有四百多年 历史,有的说仅有一百多年历史。而《粤剧网》的主要成员根据自己与《粤剧大辞典》的编撰人员共同研究的成果,对粤剧的形成时间得出如下的结论:“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广州地区民间好尚戏曲,外来戏班演出频繁,孕育了粤剧的种子。清初出现被称为‘土优’的本地戏班及其演唱的‘广腔’,为粤剧的形成打下基础;清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粤剧在本地班向外江班吸收、借鉴,又相互竞争中逐步形成;晚清同治光绪之际,粤剧在声腔、表演、剧目等各方面都呈现鲜明特色,艺术渐趋成熟,队伍也日益壮大。”这个研究成果表明,粤剧于清中叶期间形成,实际上有两百多年历史。

      二是对粤剧新剧目进行客观评价,对其剧目创作中的成绩与缺点进行分析点评。2014年以来,广州粤剧院红豆剧团上演了大型新编粤剧《鹅潭映月》;广东粤剧院青年团上演了大型新编粤剧《梦红船》;广东香山粤剧团上演了大型原创粤剧《南国菩提》,等等。《粤剧网》均对上述剧目进行了评述,这些评述包括研讨会上专家的发言,以及粤剧评论家撰写的专题评论文章。其中在讨论原创粤剧《南国菩提》中,结合该剧作者秦中英老前辈的艺术生涯来进行研讨,秦老已达90岁高龄,仍能创作出深受观众喜爱的粤剧,实在难能可贵,堪称粤剧界的楷模。《粤剧网》通过对若干新编剧目的讨论和评述,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如何以珠江文化的视野看待粤剧?如何坚守粤剧的传统?如何让艺术在古典与现代之间交融?如何塑造新颖的粤剧人物形象?如何弘扬优秀的粤剧南派武功?这些讨论对业界人士和广大观众来说是有益的。

      三是加大信息量,广泛及时地报道各地的粤剧粤曲活动,迅速反映港澳台地区的粤剧粤曲动态。2014年以来,《粤剧网》共上线了180多条关于粤剧粤曲活动的信息,平均每条信息1300多字。其中包括穗港澳三地举办红线女纪念晚会;珠海市举办纪念粤剧编剧家唐涤生的活动;粤曲唱家危佩仪在香港携同学生好友同台献艺的活动;香港“查笃撑儿童粤剧协会”的动态;“广东曲艺大家唱”惠民活动走进南海;秦中英老前辈悉心扶掖编剧新人等等。除信息之外,还有各类文章170多篇。此外,对于各个剧团在广州地区的剧场演出的粤剧剧目,均列出了详细的排期表;对于粤剧文化广场每月的粤剧演出活动,也列出了详细的清单。观众只要一打开粤剧网,就可以了解到何时何地由哪个剧团演出何种剧目,可谓一目了然,不费功夫。

      四是及时介绍各种粤剧常识,纠正粤剧领域中存在的认识偏差。我们的某些主流媒体或网络媒体,由于对粤剧常识知之甚少,因此在粤剧报道中常常出现偏差,闹出笑话。例如某媒体在红线女逝世之后,在报道中写道:“永别了,南国红豆”,误以为红线女就是南国红豆,此举令粤剧界人士哗然。《粤剧网》及时在网页上作了更正,具体列出当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参加座谈会时,把昆剧比喻为江南兰花,粤剧比喻为南国红豆的经过,使大家明白南国红豆指的是粤剧这一戏曲剧种,并非指个人,消除了大家的误解。又例如某网络媒体在报道中把琼花会馆与八和会馆混淆在一起,认为八和会馆的前身就是琼花会馆。《粤剧网》又及时作了更正,指出琼花会馆的馆址设在佛山,八和会馆的馆址设在广州;八和会馆是在琼花会馆被毁的45年之后才建立的,两者并无承袭关系。还例如2014年6月,一位研究粤剧名伶的行业会馆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戏曲界过去有“北梅南薛”之说,“北梅”是指北京的京剧男旦梅兰芳,“南薛”是就指广东的粤剧大老倌薛觉先。这又是一个历史的误会。经《粤剧网》的特邀专家考证,中国戏曲界只有过“北梅南李”之说,“北梅”确实是指梅兰芳,而“南李”却是指粤剧名旦李雪芳(女),两人是同时代的人,且同时饮誉剧坛,李雪芳于20世纪20年代出道于广州的粤剧全女班“群芳艳影”,但在30年代就息演了。所谓的“北梅南薛”可能是“北梅南雪”之误,前者之说有点儿张冠李戴了。像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

      五是在学术问题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做到广开言路,各抒己见。《粤剧网》营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学术讨论氛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学术见解。例如有作者反映社会上对京剧与粤剧的男花旦引发争议,我们及时报道了这一信息,并让两种不同的意见各自表述。又例如有作者来稿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认为文化没有发源地,这显然有点偏见,因为文化是有地域性的,岭南文化必然发源于岭南,巴蜀文化必然发源于四川,齐鲁文化必然发源于山东;但文化又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传播到世界各地。《粤剧网》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依然发表了《文化没有发源地》的文章,让广大网民在讨论中提高认识。还例如有作者来稿指出,八和会馆的“八和”并非业界所说的“和翕八方”的意思,而是另有其意;邝新华并非八和会馆的第一任会长,他也从没担任过会长;20世纪30年代的粤剧流派中的“白”,并非指白驹荣,而是指白玉堂;“都市粤剧”和“新派粤剧”的提法不妥,应予纠正;“粤剧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提法值得商榷,粤剧就是要从头到尾保持原汁原味,坚定传统就不需要强调改革等等。《粤剧网》对上述见解均原文照登,让广大网民在讨论中提高辨别力。笔者认为,这样做正是文化自信力正在提高的表现。

      祝《粤剧网》越办越好,真正成为粤剧网民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