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团体机构 > 演出机构 > 机构介绍 >

    【粤剧小百科】(441)桂平县粤剧团、南宁市青年实验剧团、玉林地区粤剧团、钦州地区粤剧团、南宁市生辉粤剧团

    发布时间:2022-11-30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图片

    桂平县粤剧团

    前身是贺县文工团,1957年7月调到桂平县,成立桂平县粤剧团,为集体所有制。县委拨给城西街(今人民路)26号桂平剧场作演出基地,宿舍建于剧场后面。历任团长有黄雪梅、刘玉郎、林裕新、满保钿、周鼎建。主要演员先后有黄雪梅、李秋霞、刘玉郎、林裕新、陆伟鸿、麦少垣、谭蕴玉等。主要上演剧目有《夜盗九龙杯》《杨金花争帅印》《梁红玉》《七品知县一品夫人》等。1959年曾转为地方国营,1962年退回集体所有制,1968年剧团解散。1978年召回原有人员,并曾吸收原龙州粤剧团方文冠、黄锋、叶以宝、叶以彤、朱狄生等八位演员充实艺术力量。1979年3月恢复建制。1980年演出达338场,被评为玉林地区文化工作先进单位。1993年剧团再次撤销,人员分流。

    南宁市青年实验剧团

    1964年9月,由广西戏曲学校1959届粤剧班毕业生25人和邕剧班毕业生27人组成。隶属南宁市文化馆,由馆长唐源浩兼任团长,排练《洪湖赤卫队》《红松店》等现代剧,在南宁近郊演出,主演者有粤剧班的吴泽霖、龙容坚、黄有余、卢蔚良、张凤仙和邕剧班的谢小陵、黄清琪、黄美虹、刘凌玲等,音乐员刘贵忠、郭棠华和陈忠华等。1966年初,该团联合南宁市凤凰粤剧团、文化信辅导队排练现代粤剧《焦裕禄》,后因“文化大革命”开始而中断,剧团也先后改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文艺工作团”。1976年南宁市粤剧团恢复建制,原青年实验剧团的人员都调到南宁市粤剧团。

    玉林地区粤剧团

    成立于1973年3月,原称为玉林地区文工团粤剧队,1978年独立建制为玉林地区粤剧团。团长姜福远。主要演员马德强、骆伟恒、陈业础、钟日贵、邓志华、梁丽玉等。主要上演剧目《郭子仪祝寿》《玉河浸女》《屠夫状元》等。1989年广东粤剧院罗品超、文觉非、白雪红等到该团指导,并联合演出了《平贵别窑》《拉郎配》《凉亭会妻》等剧目。1983年该团排演现代戏《复职前后》参加广西首届粤剧会演获剧目奖。1986年排《死囚传奇》参加广西第二届戏剧展览会获优秀演出奖。1999年排独幕粤剧《过关》《新拉郎配》参加广西第三届戏剧展览会。
    玉林地区粤剧团团址在玉林市多塘岭。

    钦州地区粤剧团

    前身是1977年成立的钦州地区文工团戏剧队。当时只有20人,队长少名扬,队员梁义山、易峰朝、龙起华、黄向东、赛文非等。曾排演现代长剧《平原作战》和《产院红梅》《高山劲松》《审椅子》等一批小戏。1978年12月,与有35名学员的钦州地区师范附属文艺班合并,成立钦州地区粤剧团,全团59人,团长少名扬,主要演员赛文非、梁辉、李楚楚、少名扬、梁义山等。主要上演剧目《十五贯》《宝莲灯》《血掌印》《女儿香》《梵台秋雨夜》《三脱状元袍》《十三妹大闹能仁寺》《刘二打番鬼》等。

    南宁市生辉粤剧团

    1991年由韦雪生独自出资组建的民营剧团。团长韦雪生。历任主要演员韦雪生、李少青、李妮、金荣、张彩霞、张凤仙、李坤、苏定枝等。主要演出剧目《夜吊白芙蓉》《忠王李秀成》《断臂说文龙》《风雨泣萍姬》《宝莲灯》《山乡风云》《秦香莲后传》《狸猫换太子》等。并编演现代戏《节振国》。该团曾获广西南宁市第五届职业剧团汇演一等奖。
    该团是广西让族自治区内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民营剧团。演出物资配备齐全,并购置客车和运输车辆,长期活跃在广西南宁一带,合期不断。演员以中青年为主,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春班”多远赴广东东莞演出,“秋班”在广西农村为乡亲服务,平时在南宁市的茶楼开设粤剧茶座,既使演职员工操练技艺,保证收入,又积极传播粤剧艺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得当地群众和戏迷的欢迎,为职业剧团的生存和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团长韦雪生原是广西南宁有名的粤剧文武生,后来投身商界,成为著名民营企业家。该团的日常开支除依靠演出收入外,他还不断把经商所得的利润投入其中,用以更新设备和创作排练新剧目。
    生辉粤剧团团址在南宁市北际南路9号。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团体 机构 场所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