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团体机构 > 教育机构 > 机构介绍 >

    广州青年粤剧团

    发布时间:2014-01-15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是广州粤剧团为培养人才而组建的基础培训和艺术实践并重的演出团,先后有三届。
          第一届青年粤剧团成立于1960 年12 月,由广州粤剧团总团从所属各演出团挑选青年艺术尖子组成。艺术指导靓少佳,团长罗剑飞,副团长时世宝、胡富。常任艺术老师有靓少佳、罗剑飞、时世宝、胡富、林艳、梁耀邦、李图暖、陈德辉、卢榕、罗绮云等。文化课老师苏巧珠、谭诚。剧团成立后,首先建立了学习、练功、排练、演出等各项制度, 并把队伍拉到增城县沙村集中培训。该团以练基本功和排折子戏为主,由老师和邀请省、市知名演员对口执教,因人施教。先后任教的有靓少佳、卢启光、罗品超、白驹荣、林小群、李燕清、练玲珠、陈小汉、冯小娟、王玉奎、姚长庚等。教授和排练了《西河会》、《时迁盗甲》、《花园对枪》、《二堂放子》、《楼台会》、《秋江》、《盘夫》、《泗水关》等一批各个行当的折子戏,于1961 年2 月正式挂牌公演。其后在导演文少非、林奕、傅冰、骆鸿年等的指导下先后排演了行当齐全、有文有武,既能培养演员又适合观众欣赏习惯的传统长剧《宝莲灯》、《西河会》、《杨门女将》以及现代剧《白毛女》、《南海长城》、《红灯记》等。该团以其基础扎实、朝气蓬勃、认真倾力的演出赢得观众和同行的称赞,成为当时广州市担负接待任务的文艺团体之一。曾为周恩来总理演出《白毛女》选场, 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并分别为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首相宾努亲王等外宾演出《宝莲灯》及一批折子戏。经过几年的培训和演出实践, 培养了一批粤剧艺术人才,如演员卢秋萍、陈锦心、黄志明、林丽心、梁慕玲、陈少梅、何国耀、何家耀、谭志基、赵锦荣、张德明、崔子瑛、黄明忠、梁逸峰、曹凤英、蔡孝本、梁雪梅,乐师苏志雄、黄章球、沈维恒、郎海山、黄章林、彭炽杰、赵仕强、孔庆炎、陈玮等。该团于1966 年“文化大革命” 开始,停止活动。
          第二届青年粤剧团成立于1978 年,以1970年、1971 年招收进团经过几年培训的一批新演员为基础,并从其他团抽调一批青年演员组建而成。团长李锐明(先)、谢雪筠(后),副团长孔壮志、童兰轩。艺术老师骆津、何丽芳、沈伟、陈春大、王玉奎、翟柏雄。兼职老师孔壮志、何国耀、何家耀、陈少梅、梁开标等。该团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由陈笑风、陈小茶、梁金城、何国耀、谭志基等老、中、青演员对新演员进行传、帮、带,排演了现代长剧《红色娘子军》。其后选排传统剧目《杨门女将》,于1978 年5 月公演。接着又排演了现代剧《家》、传统剧《女儿香》等多个长剧及一批短剧。经过培训和实践, 涌现一批艺术人才,如演员倪惠英、钟康祺、罗伟华、吴绮梅、何宇青、孙业鸿、李卫东、陈永红、罗斯盛、余志成、古丽光和乐师卜灿荣等。1983 年,广州粤剧团艺术总指导红线女到该团指导工作,并先后调入红虹、王凡石、叶伟雄、谭志基、梁慕玲、许玉麟、梁耀安等主要演员和击乐新秀陈焯荣,青年粤剧团更名为实验剧团,实行演出、培训和改革试验相结合,排演了《天之骄女》、《白蛇传》等剧目。
          第三届青年粤剧团是以1987 年1 月毕业于广东粤剧学校的“代培训” 学生(演员31 人、音乐员7 人) 为基本队伍组成。其中有新秀演员崔玉梅、杨小秋、郭建华、白庆贤、梁玉城等。主要负责人有孔庆炎、何国耀、蔡卫红、李锐明。曾与香港扬威粤剧团合作排演了《秦怀玉大战越虎城》等一批剧目。1987年7月由红线女主持该团工作,并调入许玉麟、郭凤女、林家碧、戴家驹、谭启昌等主要演员。为锻炼作风,曾把队伍拉到广州武警第一支队进行为习两周的军事训练。接着排演了《山乡风云》、《刁蛮公主》、《宝鼎明珠》等剧目,先后在广州、高要、东莞、顺德等地巡回演出。1988年10月,该团在广州粤剧团调整演出团时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