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剧苑随笔 >

    戏越到尾越好睇

    发布时间:2015-03-19 作者:潘邦榛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目前,笔者与几位常看粤剧的“铁杆发烧友”谈到最近观看过多个新编粤剧的感受,他们一致赞赏由广东粤剧院出品、广东粤剧青年团演出的大戏《梦·红船》(由梁郁南、尹洪波编剧,彭兴华、曾少敏领衔主演)。这个大戏的男主角是胸怀大志的粤剧艺人邝三华,他在戏班遇到挫折时仍对粤剧不离不弃,苦练南派绝技,欲图与同行们重振雄风,然而,虽经重重挣扎仍未能实现其梦想。戏的最后,演的是凶残暴戾的日寇侵略军占领广东,征用红船,以刀枪作威逼。邝三华率红船子弟与日寇进行殊死的搏斗,在关键时刻,邝三华借在红船上演出《火烧黄天荡》一剧之机,手持火把,运用“高台照镜”的传统绝技,跃上船顶,点燃了船上的军火,引起爆炸,与日寇同归于尽,在冲天的火光中谱写了一曲英雄的壮歌,弘扬了中国人民的正气!这个戏的结尾将全剧推向最高潮,其艺术处理和舞台场面都十分生色,看得观众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一个个高声叫好!

      “食嘢食味道,睇戏睇全套,一套大戏时时都系越到最尾越好睇。”——一位“发烧友”作了这样的概括。应该说,他讲出了一定的道理,抒发了一番戏迷的直接感受,我们行内人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其实,一套大戏的结构布局如何,铺排怎样,对是否能很好地吸引观众至为重要,这对于古今的戏曲作品,皆是如此。清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甚至认为:“结构串插,可称传奇家从来第一。”元代杂剧名作家乔吉则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凤头,猪肚,豹尾”六个字作概括。能掌握好形成“豹尾”之法,戏就会越到最尾越好睇。

      到底如何把握?笔者根据看过的不少戏和自己创作的实践,想到大概可以开列出几种艺术处理手法,比如:

      其一,戏尾往往安排一个独特的戏剧环境,并将整个戏的情节铺排发展于此推至最高潮,更富有“戏”味;

      其三,戏尾往往会有一两个特别精彩或奇特的“点子”,富有创意,令人难忘;

      其四,戏尾往往在唱、念、做、打等方面有其中特别精彩的突出的表演;就在粤剧唱段的运用上,戏尾往往会安排主人公来一段成套的对唱,板腔与曲牌转接流畅,婉转动听,让观众既有好戏看,又有靓曲听……

      如此等等,可供参考。当然不如举出一些好戏作为实例更有说服力。

      例一为被誉为粤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的名剧《搜书院》(杨子静、莫汝城、林仙根编剧。马师曾、红线女主演):

      此剧剧情大家熟知,演的是掌教谢宝智斗镇台救出弱女翠莲的故事,全剧共八场,最妙的戏、最抓人的戏就在第七、八场。因为镇台这时团团围住书院,要来搜查了,特定的气氛转为十分紧张。但谢宝不卑不亢,从容应对,与镇台舌剑唇枪,一句紧接一句,由于谢宝坚持非要有上司道台大人的“公文”才可搜书院,这故意点出“担心”镇台“藐视王法,藐视同僚”,一下便把镇台吓住。镇台怕谢宝出招,提出要谢宝与自己同行去讨“公文”,这正中了谢宝的计,于是镇台一声“门前备马”,谢宝一句“内庭打轿”,好戏便转下去了,原来谢宝将翠莲藏在轿底,计划半路要放她走。但问题又来了,因为“镇台骑马几步一回头”,谢宝则再出“点子”,先让轿夫诈跌伤骨,再婉拒镇台以兵丁充轿夫,后提出弃轿与镇台一同步行。这一来,镇台似乎稳操胜券,实际上已被谢宝牵着鼻子走。最后,当镇台复上说:“公文已取到”,要“严惩老谢宝”时,观众都发出了会心一笑;而谢宝再悠然自得地唱上一段“追信”牌子,唱出“经我筹算一番,计生心间”,令镇台“来时威势,去必羞惭”,就使观众更加开怀,对谢宝更为折服,戏也就觉得更好睇了。

      例二为《血溅乌纱》(陈晃宫、杨子静改编,罗家宝、郑培英等主演):

      此戏写新任河阳知府严天民发现自己不慎错判了命案,枉杀了无辜的客店主人刘松,后查出是知县贾水镜(严天民是贾的姐夫)狡猾制造假证,而妻子程氏贪图龙凤白玉镯,被贾收买。怎么办?全剧八场,演至第八场“夜审”,求严求实的严天民夜审贾,贾以亲情说“利害”,并以命案查下去会“追到你自己头上”威胁,要严天民“得罢手时须罢手”;而程氏知错,悲切地表示“死在君前赎罪愆”;紧接着岳丈程尚书也赶到求情,矛盾一个紧接一个,这使得严天民处于十分激烈的思想冲突之中。最后,他还是决心学“舍身殉法”、“典范长存”的先哲李离,“践誓言,明心悃,愿千秋人海,永无恨海悬沉!”(罗家宝在这里唱出了一段“主题曲”),当场拔剑自刎,幕后合唱“光辉一剑,震古烁今,身轻发重,励我后人”,幕徐徐闭下。
    例三为《南唐李后主》(陈自强、王凡石编剧,林锦屏、王凡石等主演):

      此剧的主人公为南唐国主李煜与夫人小周后,全剧共五场,尾场“寿诞”演的是这位亡国国君在异国过生日,而小周后却应召为大宋皇帝侍饮,更想不到的是这天竟也就是他的死期:先是小周后为保住丈夫用半生心血写成的绝妙诗稿,受辱归来,李却不明其情妒火中烧,狠打了她一巴掌;后知真相才深深感动,赞她“义厚恩深”,表示要更宠爱她,而小周后却自叹“败柳之躯不配共白头”,“唯求用鲛绡巾包锦绣”,让“墨宝照千秋”(这里有一大段生旦深情的对唱)。谁知这时的剧情来了个急转:李煜如获至宝地解开包裹,欲翻看诗词,想不到竟是一叠白纸!“全是白纸!”这个绝妙的“点子”,不仅令李煜和小周后骤然悲呼,也令观众惊讶不已。情节推进到此,不再用多唱了,而只是几句念白、几个动作:李将白纸抛散落地,失态狂笑,痛斥就是这个大宋皇帝“夺了我的江山,糟蹋我的国后,诈取我的诗词”,再猛然拿过宋皇“赐”来的毒酒,拥着小周后一起含恨而亡!“一叠白纸“比”一壶毒酒“更为险恶,更为揪心,这出戏的最末就是男女主人公内心激情的总迸发,也就是最富震撼力量的大结局。

      写到这里,不妨也拿笔者参与创作的《锦伞夫人》(由曹秀琴、吴国华主演)说一说:

      这个戏写冼夫人坚持统一、反对分裂、荡平叛贼的故事。戏的尾场(第七场“戴孝平叛”)表现的是高州刺史、叛贼李阳纥为逼冼夫人就范倒戈,竟劫走冼夫人出生刚满月的婴儿,用吊篮悬挂于铜鼓岭上。在雷鸣电闪中,冼急急与丈夫冯宝策马率众人赶至岭前,而婴儿的阵阵哭声将她的心撕裂。关键时刻,如何选择?她有过矛盾,但她不忘要“保境安民”,遂毅然决定舍子平叛,并“为子戴孝告祖先”(这是戏尾的一个重要的“点子”)。此刻舞台上一片惨白,冼忍泪戴孝,唱了一大段“主题曲”,并与冯宝边唱边举酒祭儿祭祖在“祭冼英”,求“百年后与儿冥府团圆”;接着,冼发箭射向李阳纥,李疯狂地斩断篮绳,戏于此达到了最高潮,令广大观众十分紧张、震撼!最后一段“大开打”,冼夫人率众力歼叛贼,婴儿也被救出,全场充分发挥了粤剧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段,在“锦伞夫人奇功建,铜鼓颂歌万代传”的合唱声中闭幕,收到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当然,戏的编法不拘一格,并无定规,某些粤剧不一定到戏尾才最为好睇,这就要让同行各施各法,由广大“发烧友”自己去认真欣赏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