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古戏台(上)
发布时间:2014-09-10 作者:叶青 选编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说起古戏台,广东的老年人对它倍感亲切,因为它见证过历史的沧桑。而今天的年轻人对古戏台却非常陌生,因为他们在古戏台前看戏的机会甚少。为了 让老年观众品味怀旧的情趣,让年轻观众了解戏台的历史,笔者特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古戏台予以介绍,这些古戏台又是与粤剧息息相关的,从古戏台的历史中又可以了解粤剧的历史。
其一:广州波罗庙戏台。波罗庙戏台古代属扶胥镇,现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波罗庙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后称南海神庙。历代均有官民到此祭祀南海神,场面十分热闹。明、清时期,该庙因残旧而重修,庙前的牌坊刻有“海不杨波”四个大字,乃名人所题。为了更好地酬神敬神,官方在珠江边的庙地搭建了一个戏台,台基用花岗石砌建,戏台宽12米、深4.5米、高2米,演出时两侧临时搭建副台。来这里演出的有各种戏班,清朝时期多为粤剧红船戏班,戏班乘船沿珠江顺流而下,可直达戏台旁边。据清朝光绪年间出版的《广东境内水陆交通大全》记载:“省城往波罗庙七十五里。”该书为粤剧红船戏班前往演出点作了很好的指引。另据清代文人崔弼所写《波罗外记》记载:“波罗庙每岁二月初旬,远近环集楼船花艇,小舟大舸,连泊十余里。……至十三日海神诞,庙前作梨园剧。”文中所说的梨园剧就是粤剧,因粤剧艺人被称为梨园子弟。据考证,民国初年,不少粤剧大班曾到波罗庙戏台演出,例如“人寿年”等著名粤剧戏班就曾在此演出数次。可惜波罗庙戏台好景不长,1925年左右被毁,没有重建。
其二:高州冼太庙古戏台。始建于明代,位于高州太庙前面的小广场,现属于高城文明路。冼太庙是专为纪念冼夫人而建的庙宇。冼夫人(实名冼英)为梁朝、陈朝时期的南越大首领,被各族奉为“岭南圣母”。公元588年隋朝消灭陈朝,隋朝使臣力劝冼夫人归隋,而岭南百族一些头领却迫逼冼夫人自立为南越王。在此关键时刻,冼夫人毅然率众归隋,使南粤免除一场战乱之祸,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冼夫人的功绩,建成一座冼太庙,后又于明代在庙前空地建成临时戏台,每年农历正月十七和十一月二十四日搭棚演戏。高州百姓曾成立民间的“冼太祭祀基金会”,筹集资金,隆重祭祀,演戏酬神。在冼太庙石戏台演戏的戏班多为下四府班,而上演的剧目多为用戏棚官话演出的古老剧目,例如“江湖十八本”和“大牌坊十八本”等,观众十分踊跃。民国时期该戏台因残旧而废弃。从二十一世纪开始,高州百姓又在古戏台旧址搭棚演戏,纪念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的丰功伟绩,场面依然十分热闹。
其三:电白汉人坡大戏台。大戏台又称大戏棚,位于电白县霞洞马头村。该地有两座屋堡,东面名王屋堡,西面名崔屋堡,两屋堡之间的空地作为年节搭台演戏之用。明朝期间,王、崔两家族联手重建晏宫庙(冼太庙),在同一个神庵内安放两尊冼夫人像,分属王、崔两族,意为祈求冼夫人保佑当地百姓平安、丰衣足食。两族并定于每年正月十七至十九日,在汉人坡上各搭一座戏台,正对晏宫庙,各请一个戏班演赛神戏。两个台同时献艺,朝演“日戏”,午演“正本”,夜演“出头”,三出戏从早晨演到第二天天亮。两个戏班所演的剧目基本相同,诸如《赵匡胤下南唐》、《大闹狮子楼》、《孔明三气周瑜》、《苦凤莺怜》等。有一年,王姓族人请来粤剧大班“永安年”在东台演出,崔姓族人请来大班“乐其乐”在西台演出,日戏同演《大闹狮子楼》,夜班同演《苦凤莺怜》,两戏班竞相比美,如同竞赛,场面火爆。汉人坡大戏台的年节例戏,一般连演三四天,日日夜夜锣鼓齐响、弦乐齐奏、唱腔悠扬。马头村晏宫庙(冼太庙)于20世纪50年代在破除迷信声中被拆除,酬神演戏活动被停止。1980年起,民间民俗活动得以恢复,王崔两姓村民仍在农历正月十七分别搭台演出,重现了当年的热闹景象。
其四:新会关帝庙古戏台。位于新会平安路关帝庙广场,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重修于清代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古戏台建在关帝庙前的中轴线上,戏台正对关帝庙,台前有一片地可坐500名观众。戏台面积165平方米,其中宽15米,深11米,高7.5米。台基高1米,用麻石砌成,柱子用条石竖立,顶盖用桁角瓦铺盖。戏台有前后台之分,前台为演出区,后台为化妆室。该地把每年的农历初五关帝诞定为酬神演出的日子,这天粤剧大班就在关帝庙戏台大展身手,引来观众层层围观。清代乾隆元年至乾隆六年新会知县王植著有《崇德堂稿》一书,其中《论禁纠钱演戏以省靡费》一文,谈及新会城内演戏之盛况;尽管该知县对花费金钱大搞排场并不赞同,但文中对当时的热闹场面却作了真实的反映。文内写道:“锣鼓之声,无日不闻,冲僻之巷,无地不有。”该戏台1995年被新会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现今仍然保存良好。
其五:佛山祖庙万福台。位于佛山祖庙路祖庙内的灵应牌楼旁边,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加建华丰台作酬神演戏之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华丰台改名为万福台。以后又经多次修葺,现保存完好。万福台为木石结构的建筑物,前台有6根坤甸柱子支撑着台顶上盖,四根横檐飞翘如翼,檐脊雕刻龙狮猛兽,檐角悬挂铜钟各一口。前檐之下嵌有戏曲人物的木雕,人物形态各异,活灵活现。戏台的台口高2.07米,宽13米,前后台深共11.8米(其中前台深5.8米),台下有石室存放戏箱杂物。台前两根柱子原先雕刻着一副楹联:“顷刻驰驱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后来不复存在。现改为篆书对联一副悬刻在柱子上:“传来往事留金鉴,谱出高歌彻紫霄。”前后台用木雕屏风作为间隔,共分两层,上层刻有万福台3个大字,下层木雕中开有4个门,分为“出将”、“人相”、“蹈和”、“履仁”,前两者作为演员进出场用,后两者作为乐手和勤务人员出入。戏台正中的屏风刻有“曹操大宴铜雀台”的木雕;左面是“伏虎”、右面是“降龙”的雕像。舞台前面是用白石板铺设的广场,供民众看戏用。而达官显贵则在舞台两侧长廊的包厢里观看演出。清代至民国时期,在万福台演出的大戏以武打戏为主,演出时常常鼓角齐名、锣声喧天。20世纪末期起,万福台迎来了勃勃生机,粤剧粤曲和广东音乐重新在这里演出,许多粤剧名伶和曲艺名家轮流登台表演,广东粤剧院曾在此演出经典粤剧;新加坡敦煌剧场创编的英语粤剧也在此华丽亮相。
注:本文内容选自《粤剧大词典》之团体•机构•场所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