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剧苑随笔 >

    何来“北梅南薛”之说

    发布时间:2014-06-03 作者:那戈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前不久,广州研究粤剧名伶薛觉先的某“权威”专家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发表言论说:中国戏曲界过去有“北梅南薛”之说,“北梅”是指北京的京剧名演员梅兰芳,“南薛”就是我们广东的省港粤剧大老倌薛觉先。并对薛氏如何了得大加赞赏和吹捧!

     

           薛和梅先后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多年了,我们今天回顾和缅怀前辈艺人在舞台上的光辉业绩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尤其对他们的艺术创新精神和严谨的舞台作风给予充分肯定都无可厚非。但是,无论对前人作怎么的评价,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态度,决不能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滥说一通!否则,结果适得其反——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暴露出不是文风学风的虚假、浮躁,就是根本的无知又无知。

     

           中国现代戏曲史上或者坊间传闻中果真有过“北梅南薛”之说吗?否,没有。笔者查阅过资料,不但没有此说,而且梅兰芳与薛觉先也根本不能类比:因为梅兰芳以花旦行当成名著称,薛觉先是以文武小生行当驰誉(他虽曾以花旦行当演过“四大美人”但不是以此响名)。一个花旦,一个文武生,怎么可以相比呢?如果夹硬(即强行)把他们加以类比,那是荒谬的。

     

           在某一类型中同一行当相比,所谓“北X南X”,一般是指北方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或某省的XXX人和南方的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香港等大城市 或者某省的XXX人;而且一定同处一个年代才可作类比,否则不能成立。梅兰芳是江苏泰州人,1930年以前和五十年代寓居北京,1915年后以花旦戏开始响名和驰誉剧坛,1931年后移居上海,1937年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息演舞台,蓄须明志,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又在上海恢复登台演出。期间——亦即四十年代初期他曾转移到香港居留几年;解放后的五十年代初又从上海迁居回北京,直至1961年逝世。而薛觉先于1922年十八九岁时才开始学艺和初踏台板(初演丑生),几年后逐渐成名,且1925年至1927年有两年半长因遭袭击离广州远走上海并从事电影,1929年下半年后才在广州自组“觉先声”班享誉省港剧坛,三十年代初的1931年开始形成艺术流派,与马师曾等开展龙虎竞争的局面。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辗转折回内地到广西的“大后方”,抗战胜利后返回香港。但由于身体日渐不消和精神上受到重大打击,再登舞台已艺术状态不复当年。解放后的1954年从香港返回广州工作,1956年10月31日病倒舞台上,不日逝世。因此,无论从时间上或者地点上以及各人的艺术行当的分别上来说,都不可能产生有“北梅南薛”之说。而且,如果不特定指出年代和处所,任何所谓“南有XX,北有XX”之说都是不成立的。

     

           我们知道,中国戏曲界的确曾有过“北梅南李”之说,那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指北京(北方)有京剧名花旦梅兰方(男),南方(广州)有粤剧名花旦李雪芳(女),他们的舞台艺术造诣和名气都同样驰誉剧坛,不分伯仲,也同样在海外演出均获得相当的声誉。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表明,李雪芳跟梅兰芳是同年代的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出道于广州全女班的群芳艳影,其首本戏有《黛玉葬花》和《仕林祭塔》等。二三十年代到过南洋和美洲去演出,三十年代后期以后鲜见于舞台。

     

           如今广州某粤剧研究权威的所谓“北梅南薛”之说,他如果不是对现代戏曲历史知识的无知,就分明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刻意去“李冠薛戴”的胡谄乱吹。这样做学问是要不得的。(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