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剧苑随笔 >

    八和会馆:粤剧艺人精神祖屋(组图)

    发布时间:2013-05-06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永和堂是曾经辉煌的八和会馆八堂之一。
     

    整修一新的八和会馆。
     
            被誉为粤剧艺人精神祖屋的八和会馆海内外闻名,“八和”之名源自兆和、庆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慎和、普和八个堂,分别为不同的粤剧行当提供活动场所。1946年开始,“八和会馆”迁至广州恩宁路现址。每年从世界各地赶来这里寻根的粤剧艺人或爱好者不计其数,他们都是源自这里的“八和子弟”。前身称为琼花会馆
     
          始创人叫“摊手五”
     
          八和会馆是粤剧艺人的行会,其前身称琼花会馆,相传始创人叫“摊手五”,真名叫“张骞”,粤剧界称之为“前传后教张骞师父”。八和会馆前会长黄君武曾经回忆,在佛山大基尾(现位于禅城区市东上路)水埗头边,曾有一个石碑刻有“琼花水埗”四字,是明朝万历年立的。可以推断,该馆成立于明万历年间或万历以前。当时艺人均要习武,所以势力很大。在佛山祖庙纪念室内,还有一个铜香炉,铸有“琼馆”两字。广州文化公园旁也有一条“琼花直街”,是由原琼花会馆的庙宇产业等开拆而成的。
     
          据史籍介绍,咸丰四年,因粤剧艺人李文茂将粤剧艺人组织起来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株连整个粤剧界,琼花会馆被清政府夷为平地,许多粤剧艺人被杀,幸免于难的有的远走南洋,有的逃到广州的黄沙。那时黄沙非常荒凉,人称“乞儿地”,艺人以乞讨为生。
     
          到了清朝同治六年,李从善老先生由于同情粤剧艺人的遭遇,将其在黄沙同吉大街(现大同路口)的房屋,用作粤剧艺人活动的地方,开设了“吉庆公所”。
     
          清光绪时建于海傍街
     
          会员需付出白银一两
     
          清光绪年间,粤剧艺人受难者得到了读书人梁同善无私的鼎助,他帮助粤剧人上诉朝廷并最终获得胜诉,粤剧艺术才得以复活。同年,粤剧武生邝新华等人在黄沙旧地海傍街兴建了粤剧行会“八和会馆”。“八和”之名源自兆和、庆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慎和、普和八个堂,分别为不同的粤剧行当提供活动场所。
     
          作为粤剧仝人的行会组织,八和会馆加强了戏行中人的团结,保障戏班营业正常开展。后来,许多粤剧名伶都加入八和会馆。当时建筑八和会馆的费用都是通过全行在每年闰月休业的时期举办义演,扣除工资后所筹集而成。另外,凡是入会会员都需要付出白银一两作为“份金”。
     
          1937年被日军炸毁
     
          后迁至恩宁路现址
     
          1937年,八和会馆被日军飞机炸毁,只有大门依然无损。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6年,八和会馆恢复活动,当时租得十三甫路一间屋作会址,定名为广东省八和粤剧协进会。不久后,美洲旧金山、新加坡等地艺人捐了一万多美元回来,在西关恩宁路177号现址买了一间屋作会址。1946年,以关德兴、薛觉先、马师曾为正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9月,“八和会馆”移交给广州市总工会,成立“文艺工作者工会”。
     
          黄君武会长的回忆录介绍,成立八和会馆后,实行行长制。设有议事亭,研究订立有关行规。资方和演员订合同也要订约,其工钱2%交八和会馆作会费,保证资方不欠工钱,演员不得“花门”(逃跑或跳到别班演出)。因此,八和会费收入甚巨。而八和会馆对一些戏班、演员因外出演戏不能回来或因意外事故回不来的,八和会馆则负责出钱,打发这些人回广州,内行叫“游水”。此外,一些患病不能演出或其他事故回不来的,凡报给八和会馆,也都设法让其能返回广州,即使欠下款项,也能代为垫支。
     
          演出第一晚年初一晚
     
          必须演“六国大封相”
     
          会馆规定大班演员最少六十三人,十一至十三个音乐员,九衣十杂,才能称大班。但也有五十六人称大班的。规定十六个大红槓(箱)才能称大班。半班只有十二个或八个。也有甲、乙、丙、丁的“四两装”。还有“过山班”,没有衣箱,只有一般用的戏服,用圆箩装去,也叫“圆箩班”。
     
          大班有武生三名、小武四名、花旦九名、公脚一名、大花面一名、二花面一名、老生三名、正生一名、正旦一名(演老旦的)、小生三名、丑生三名、打武员六名、六分四名、拉扯四名、大甲四名、马旦四名、手下四名、堂旦四名(做堂差等)。这是最低要求,只能多,不能少。
     
          演出第一晚或年初一晚,必须演“六国大封相”,正本必须演“玉皇登殿”,内行叫“开叉”、“天姬送子”(生封相、死开叉,必须有那么多演员才能应付)。
     
          “封相”是有来历的。清朝有个奉革举人刘华东,取材昆剧“金印记”编了出来。一般是先演“碧天贺寿”,后演“六国封相”。后来演的“封相”也作为一种检阅,表明该班人数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