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活动 >

    “清代广州情歌”粤讴重现广东省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5-04-15 作者:刘芷晴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讲座现场里三层外三层的挤满了听众

      到博物馆看文物不是新鲜事,然而,在博物馆“听文物”却是有点新鲜。3月28日上午,羊城晚报与广东省博物馆合作的“博文讲堂”首次在广东省博物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羊城晚报》的“博闻周刊”、“人文周刊”与广东省博物馆的优质资源,立足本土,用心打造羊城市民周末的岭南学堂,这是学术讲座的一种全新探索与尝试。作为第一期羊城市民的周末岭南学堂,《羊城晚报》资深记者、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粤韵清音——广府说唱文学》作者钟哲平以“清代的广州情歌:月圆人静灯阑后,无复琵琶谱粤讴”为题,向现场听众重新展现了“文物级别”的广府说唱艺术的粤讴之美。

      《粤讴》最早的创作者招子庸的第24代孙招致荦更上台介绍了招子庸故乡的情况,地水南音大师陈鉴的孙女、著名粤曲演唱家陈丽英,广东香山粤剧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志驹等都纷纷上台,或讲解、或献唱,丰富了讲座形式。
     
    粤讴再现广州“流金岁月”
     
      产生于明清时期的广府说唱艺术包括木鱼、龙舟、南音、粤讴等体裁,这些作品纯朴古雅,是岭南民俗的风情画卷,是粤语艺术的留声机,至今仍对粤语文学及广府人的日常生活产生着深远影响。主讲人钟哲平表示,粤讴出现在广府说唱艺术的成熟阶段,以长短句创作,文体自由,多由女子歌唱,缱绻多情。粤讴在清代流行一时,成为红尘儿女感怀身世的“解心曲”。


    “清代广州情歌”讲座现场
     
      钟哲平表示:“都说讲座的取名很浪漫,但‘广州情歌’不是我原创的,而是清代广东才子招子庸在1828年写作的《粤讴》出版后,英国金文泰爵士把它译成英文出版,书名就叫《广州情歌》。“博文讲堂”让时光倒流,重温这种已经失传的‘广州情歌’,体会清代广州才子佳人的儿女情长,可让当下的人在浮躁的社会生活中,再度领略粤人悠闲富足的流金岁月。”

      主讲人钟哲平说:“现代人可能已经很少接触到这些广府说唱艺术,一方面是现代传播媒介发达,娱乐方式多样化,而这些传统说唱又大多被贴上‘古老’、‘落伍’的标签。这是我们认识上的误区。其实只要大家找一首南音或粤讴,耐心听听,就会发现其内在的文化魅力。我们的讲堂,也是希望把这些大家逐渐遗忘的文化魅力重新挖掘展现出来。”


    现场不少女学生站着听讲座
     
      钟哲平介绍说,《粤讴》中招子庸的题词:“越讴笃挚,履道士愿乐(或读要,喜好,欣赏)欲闻,请以此一卷书,普度世间一切沉迷欲海者。”大意是,粤讴是很真挚的歌谣,情真意切。履道之士,品行高尚的人,都很喜欢听,很乐意分享。这一本书,可以普度众生,解人心结。

      粤讴虽是产生于珠江风月之地的歌谣,但广府说唱从南音开始已经登入大雅之堂。讲座题目上的诗句,是晚清名臣张荫桓写的,他写信给好友邓伯瀛,描述珠江花舫如云,夜夜莺歌的情景:“岭南天与四时春,珠女珠儿异样新。莞席凉生支发枕,万花残夜看横陈。谷阜潮音接嫩秋,一时弦管尚班喉。月圆人静灯阑后,无复琵琶谱粤讴。”


    第一期“岭南学堂”主讲钟哲平
     
      后来出现很多士大夫参与南音、粤讴的创作,推动社会改良,推动白话文运动。
     
    招子庸把粤讴的歌谣形式固定下来
     
      招子庸是《粤讴》最早的创作者之一,把粤讴的歌谣形式固定下来。招子庸(1789—1846)原名招功,字铭山,号明珊居士,广东南海县横沙人(现属广州白云区金沙洲)。子庸生于半农半儒之家,家有橘天园,良田美景,天然意趣,淡养性情。子庸自幼聪慧过人,能骑射、精琵琶、善书画。师从番禺张维屏,诗文皆绝,笔墨有怜惜意,有平常心。他写兰竹,画螃蟹,水清蟹肥,浸透粤地咸水味。他的一副竹画,拓片后来挂在清宫的客室。胡适拜访宣统帝时,见画大为赞叹。这时胡适已经读过粤讴了,称招子庸为“用广州土话作《粤讴》的大诗人”。


    蒋文端(右一)带上女儿(右一)听讲座
     
      招子庸于嘉庆廿一年(1816)中举人,赴山东,先后任峄县、朝城县、临朐县和潍县知县。能文能武的招子庸还曾亲骑执戟,平定贼乱,被百姓亲切地称为“潍县赵子龙”。

      道光二十年(1840),英舰过境,招子庸推荐略通“广式英语”的广东老乡鲍鹏给山东巡抚托浑布协助处理外交事务。鲍鹏是因林则徐通缉烟贩,避祸来到山东的。不久后,托浑布又把鲍鹏推荐给初任两广总督的琦善。琦善与英人谈判《穿鼻草约》,涉及割让香港岛的内容,随后英人悍然宣布占领香港。琦善被处分,鲍鹏顶上“汉奸”之名,招子庸也被连累罢官。

      招子庸《粤讴》出版于1828年,初名《越讴》,共121首。风行一时。曾任香港总督的英国学者金文泰爵士把《粤讴》译成英文,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英国出版,书名为《广州情歌》。金文泰附以长序,介绍粤讴“融情入景”的极致。


    邓志驹(左)、卢广平示范《易水送荆轲》粤讴唱段
     
      去年11月15日,广州金沙街横沙村招氏大宗祠内,举办了一场“招子庸先生诞辰225周年纪念活动”。3月28日上午讲座当天,招氏第24代孙招致荦也携村人二十余人来到广东省博物馆现场。招致荦上台介绍了招子庸故乡的情况。

      钟哲平与大家分享招子庸粤讴《桃花扇》音频。《桃花扇》是以李香君、侯方域的故事为题材,咏叹青春与爱情的易逝。李银娇师娘演唱得荡气回肠。粤讴转腔技巧很难掌握,自由到近乎无规律,今人甚难掌握。银娇师娘、润心师娘、杜焕瞽师曾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香港电台唱南音、粤讴。电台取消中乐节目后,杜焕重回街头卖唱,两位师娘到了老人院。地水南音大师杜焕的徒弟香港甲骨文专家唐建恒与粤剧名伶阮兆辉曾相约到老人院寻访银娇师娘学唱粤讴,惜未成行,师娘已离世。

      钟哲平介绍招子庸生平与粤讴经典作品《吊秋喜》的创作原由。并分析了新马师曾粤曲《临江月夜吊秋喜》的音频。

      招子庸写粤讴,是少年时的雅事。这得从他和秋喜姑娘的故事说起。秋喜是清代乾隆年间广州珠江花艇一名歌妓,与子庸相恋。子庸上京会试时,秋喜被逼债。鸨母逼秋喜接客,秋喜投江自尽。招子庸伤心写下《吊秋喜》。


    现场观众与钟哲平交流

      粤讴吟唱的多为痴儿怨女、儿女情长。招子庸的可贵,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贴近下层,对他书写的对象感怀身世。他怜悯的不是一个秋喜,而是所有飘泊于红尘的儿女。解愁,解心。

      钟哲平指出,对于粤讴在声韵上的魅力,罗瘿公讲得最到位。他在给廖恩焘《新粤讴解心》题后中写道:“吾粤语言特异,其歌词音调不与中原相接。粤剧根据浅薄,声调无沈厚婉折之致其不能与皮黄并驰中原,宜也。独招铭山子庸之粤讴盖天下之至文妙音也。其言甚浅而意甚深,迥旋往复,幽渺奥折,而音节则极谐婉。每于珠江酒坊,九华灯下,闻曼声低唱,丝弦自抚,低回欲绝,能使吾心似悲似喜,似迷惘似觉悟,惝恍焉不能自主也。环视座旁,有低鬘欲涕者,文字声音之美,感人盖若此哉。吾旅京师近廿年,久不闻此唱矣。每持粤讴间一吟诵,犹惝恍焉不能自主如曩日也。”

      钟哲平与大家分享《除却了阿九》音频。由于没有粤讴版本,现场播放的是由香港阮兆辉先生演唱的南音版本。

      清代广州行商富甲天下。伍家公子喜欢花坊中的阿九姑娘,而阿九不愿嫁给他。伍公子请当时才子叶茗生写一首粤讴相赠,阿九听后终于感动。


    陈丽英介绍自己的近况
     
      《除却了阿九》是叶茗生仿招粤讴写的。叶茗生是《客途秋恨》作者叶瑞伯的弟弟。叶茗生之孙曾协助南音名家钟德编辑《今梦曲》。

      廖恩焘是粤讴创作另一个重要人物。他原名廖凤舒,清末外交家,着有《嬉笑集》、《新粤讴解心》等诗词杂着以及《维新梦》、《学海潮》等戏曲作品。廖恩焘9岁赴美留学,17岁回国研习国学。光绪十三年(1887)开始任清廷外交官,先后驻古巴、朝鲜、日本、智利、西班牙、巴拿马、马尼拉等国。回国后,廖恩焘基本上悠游林下。1954年病逝于香港。

      廖恩焘是廖仲恺的哥哥,廖氏兄弟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生。廖恩焘是清廷官员,廖仲恺是革命党人。廖恩焘有故居“双清楼”在海珠区同福西路龙溪新街,挂牌“廖仲恺何香凝夫妇故居”。

      廖恩焘的《新粤讴解心》把粤讴创作推到新的高峰。他在粤讴中加入更多社会题材,借欢场儿女的辛酸,来抒发对弱者的同情,甚至悲叹国运。廖恩焘身处新旧交替的时代,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醒。他欢迎新秩序的来临,但不赞成鲁莽地推翻旧秩序。他很早就看到了,一切操之过急、违反规律的推倒重来,都是流弊无穷的。

      《新粤讴解心》中出现的社会题材,是当时粤讴创作的一个新动向。粤讴成为文人关注国运、抒发民众心声的常用体裁。清末民初的报纸上,经常刊登不同作者投稿的粤讴作品,类似今天报纸的时评。

      岭南文史学者冼玉清教授在《粤讴与晚清政治》一文中概括了粤讴的几大社会功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美帝虐待华工、反对清王朝腐朽统治;反映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主义的政治要求,包括民权自治、男女平等、破除迷信等;反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活动和重大社会事件。
     
    跳出讲授形式的感知讲堂
     
      地水南音大师陈鉴的孙女、著名粤曲演唱家陈丽英,粤剧名伶邓志驹等都纷纷上台,或讲解、或献唱,丰富着讲堂形式。

      钟哲平与大家分享了招子庸粤讴《心心点忿》音频。演唱者陈丽英是地水南音大师陈鉴的孙女。陈丽英近年致力重录南音、粤讴,把这些古老的艺术留下。

      75岁的陈丽英说:“我从小就喜欢粤讴,除了词与曲都很美外,一句曲还有很多腔口,而且,曲词有文采之余又体现了地道的南方市井特色。所以我退休后就从事粤讴整理和录制工作,一做做了十几年,这张唱碟也是我自己出钱自己筹划制作的,但我很享受这样的退休生活。大家知道我唱子喉出身的,在唱碟中,我改用次中音,就是用既保有子喉特色的平喉来演绎。不是说我唱得有多好,只是个人的喜好。现在我仍常听南音、粤讴、大调、古腔,希望继续录制出来,和大家分享。”

     
      著名粤乐大师梁以忠把粤讴腔口融入绑黄,创造了独特的解心腔。粤曲中的解心腔已和粤讴说唱区别很大,只保留一点吟唱的味道。

      广东香山粤剧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副教授邓志驹现场演出《易水送荆轲》中的粤讴唱段。由广东粤剧院著名演奏家卢广平伴奏,博得现场掌声四起。

      粤剧粤曲吸收了木鱼、龙舟、南音、粤讴等说唱,成为粤剧中的歌谣体唱腔,大大增加了粤剧的抒情性。邓志驹现场演唱新编粤剧《南国菩提》的主题曲《梅影千年》,体现了这种抒情性。

      粤剧名伶蒋文端听罢讲堂后表示:“粤剧粤曲的源头很多地道民间曲乐已经逐渐流失,作为当下的粤剧演员,尤其是青年一代,已经不懂得这些传统的精髓,而主讲人钟哲平致力于挖掘岭南传统文化的根部,让我们业内人士也重新领略到粤剧艺术魅力,这是很让人惊喜的,这一节课我学习了很多。希望这些传统的粤曲不仅成为学者的书面研究,而更要重新运用到现代新编粤剧中,凸显粤剧的广府韵味。”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史、戏曲史的研究,他认为:“《粤讴》讲座中,提到南国的文化自信问题很重要。南音、粤讴这些传统说唱很能代表岭南文化,而且,粤讴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注定其哀怨的本质,哀怨是很符合文学的根本目的的。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实际上,人生多难,从人类文化学来说,不管是哪个国家和民族,悲剧都是更动人的。但广府的粤讴很长时间以来都被禾秆盖住了,其实粤讴是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