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活动 >

    十五台粤剧唱响广东省艺术节

    发布时间:2014-12-16 作者:风信子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三年一届的广东省艺术节,于2014年11月11日晚在广州友谊剧院开幕,至11月23日在广州主会场、佛山及惠州分会场举行,共有86台参评参展剧目和特邀剧目参加演出,演出158场。其中29台参评剧目,56台参演剧目,1台颁奖音乐晚会。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以“弘扬主旋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内容丰富、亮点突出、覆盖面广。演出涵盖了20个艺术品种,除话剧、音乐剧、音乐会、舞剧、现代舞、儿童剧、木偶剧、皮影戏、魔术等艺术品种外,还包括粤剧、潮剧、广东汉剧、山歌剧、雷剧、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花朝戏、渔歌剧、评剧等地方戏曲,演出精彩纷呈,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呈现出鲜明的广东特色和时代特征。其中,粤剧在艺术节上占了15台。

     
    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作为广东省重要的文艺品牌活动,广东省艺术节是全省最高水平的专业艺术表演盛会,也是全国最早创办的省级艺术节,更是集中展示全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和艺术人才的重要平台。
     
             广东省艺术节创立于1984年,是我国最早的艺术节,累计推出近300部舞台艺术作品,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部分作品还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如获得全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等重要奖项的粤剧《魂牵珠玑巷》《情系中英街》《伦文叙传奇》,话剧《情结》《春秋魂》《新居》《绿色阳台》《浪淘碧海》,潮剧《陈太爷选婿》,雷剧《抓阄村长》,儿童剧《八层半》,山歌剧《桃花雨》,舞剧《风雨红棉》和音乐剧《星》等,一些优秀艺术人才由此脱颖而出、成名成家,共有近30人次(其中粤剧有17人次,话剧共5人,潮剧、广东汉剧、雷剧共5人次)获得梅花奖。
     
             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汇聚了广东粤剧院等省、市、县(区)艺术表演团体和部分民营表演团体,是各级、各类艺术表演团体的一次大规模整体亮相。86台剧目涵盖了20个艺术品种,精彩纷呈,艺术节主体活动的全部剧目在广州友谊剧院和南方剧院等12个演出场所演出。
                                      

     
    原创精品不断涌现
     
             2014年适逢广东省艺术节举办30周年,参评剧目大都以广东本土特色题材为创作内容,展现了“追梦”、“圆梦”的美好愿景,突出了爱国爱家、忠诚大义等正能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如开幕式剧目舞剧《沙湾往事》、粤剧《梦•红船》是少有的以舞台艺术形式讲述艺术家追求艺术梦想故事的艺术作品,突出广东重要的文化名片“广东音乐”、“粤剧”,用“艺术”写“艺术”,别具一格。
     
             广东省艺术节好戏连台,15台粤剧作品包括广东粤剧青年团演出粤剧《梦•红船》;佛山市顺德粤剧团演出粤剧《铁面青天》;广东粤剧院演出粤剧《风云2003》;广东香山粤剧团有限公司演出粤剧《南国菩提》;深圳市粤剧团有限公司演出粤剧《雷雨》;广州青年粤剧团演出粤剧《秦香莲》《马娘娘》《帝女花》;吴川市粤剧团有限公司演出粤剧《南宋孤鸿》;肇庆市粤剧团有限公司演出粤剧《紫芸》;广州市穗演文化活动策划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台南方生活广播主办《红船星辉》之“白燕飞翔会知音”;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演出粤剧《碉楼》;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演出《少儿粤剧展演》《粤剧折子戏演出专场》;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广州粤剧团、广州红豆粤剧团、广东粤剧青年团演出《大戏如梦——梁郁南粤剧作品专场欣赏会》。
     
    古老剧种焕然一新
     
             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事业、企业、民营各种性质和体制的艺术院团都积极参与,艺术品种高达20多个,尤其是粤剧、潮剧、广东汉剧、山歌剧、雷剧、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花朝戏、渔歌剧、评剧等地方戏曲更是精彩纷呈。这些剧目汇聚了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等省、市、县(区)艺术表演团体和广东香山粤剧团有限公司等民营表演团体,是各级、各类艺术表演团体的一次大规模整体亮相,呈现出了鲜明的广东特色和时代特征。
     
             参评参演的15台粤剧作品各具特色,既有以开封府尹包拯为原型的古装粤剧《铁面青天》,也有以2003年广东抗击“非典”疫情为背景的现代粤剧《风云2003》,新版现代粤剧《雷雨》更获得了第九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大奖、演员大奖等7项金奖。除了各种精品剧目外,在广州文化公园粤剧文化广场也会开展粤剧表演及稀有剧种等非遗艺术剧种展演活动,还有惠民的《红船星辉》之“白燕飞翔会知音”、《少儿粤剧展演》和《粤剧折子戏演出专场》可供不同的粤剧爱好者选择。
     
             11月21日晚,由广州粤剧团创作排演、讲述了海外华工的辛酸血泪与爱恨情仇的新编大型粤剧《碉楼》亮相友谊剧院,该剧是一部去年10月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斩获“文华奖”的粤剧作品。
    粤剧《碉楼》首次将粤剧与碉楼元素相结合,透露或粗浓浓的岭南风情。从2010年开始创作,五易其稿的《碉楼》,是同为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和粤剧演出首度结合,二者在舞台上从不同视角展示广东历史、人文地理、文化精华和民俗风情,也让观众为之眼前一亮。编剧家梁郁南在剧中围绕着一座碉楼展开镇海、秋月两人爱情阻隔的凄美故事,穿插单眼英的寻仇和司徒家、海外华工的悲惨际遇,勾画出一幅清末民初官府腐败、土匪横行,华侨在海外受尽凌辱、夫妻分离、骨肉离散的乱世景象。
     
             领衔主演《碉楼》的两位“梅花奖”得主黎骏声和陈韵红,都是深受戏迷喜爱的剧坛名家。在剧中扮演华侨司徒镇海的黎骏声本身还是开平人,他直言这个寻觅和守望的主题有太多地方让自己为之动容,他希望透过表演和舞台氛围把这份感动传递给观众。
     
             与往届广东省艺术节相比,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内容更丰富、重点也更加突出,作品中积极体现民族精神、突出广东风格,注重艺术品质和倡导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其中,参评剧目大都以广东本土特色题材为创作内容,既有对历史名人、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和思考,也有对传统风俗文化、当下生活的聚焦和解读。
     
             由粤剧名伶丁凡、林家宝、蒋文端、李嘉宜、康健主演的粤剧《风云2003》贴近史实,篇幅宏大,通过以关山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体,热情讴歌抗击非典疫情中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坚持真理的广东医护人员。《风云2003》首演一年来,已在全省演出50余场。这次上演的新版《风云2003》特意在结构上进行了调整,加重了“白衣战士”们的生活气息,并还原了“抗非”战役中一些真实事件,加强了对本土风貌的渲染。
     
             新版现代粤剧《雷雨》于11月16日晚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上演。《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国内演出场次最多的话剧作品,京剧、沪剧、评剧、黄梅戏等大的剧种都曾对它进行改编,唯有粤剧没改编过,首次改编对粤剧界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此次深圳市粤剧团首次改编粤剧《雷雨》,聘请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张奇虹、青年编剧邓艳燕执笔,著名戏曲导演黄天博执导,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作出全新的阐释和呈现,并在音乐和唱腔方面进行一些较为大胆的尝试,加强时代感,强调戏曲抒情性,整台演出充满着写意传神的戏曲意蕴,彻底脱离“话剧加唱”的写实风格,实现演出近代题材的戏曲化。
     
             新版现代粤剧《雷雨》在舞美风格上是一个极其写意的、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设计,舞台时空的自由转换,给演员提供大范围的表演空间。舞台将在色彩多变的舞台灯光的渲染下,在注重色彩对比和稍加夸张的款式的服装强调下,在具有地域和时代特征的大小道具的配合下,给观众提供演出的视觉样式感。在音乐方面,脱离戏曲惯有的声腔窠臼,由主题和副主题的音乐构架来包容粤剧的声腔变化。主题从弥撒安魂曲变化而来,有着用宗教神秘表现生命神秘的作用,而副主题是一段愉悦的旋律,它们相互表达着生命的凝重和轻松。在表演方面强调演员充实的内心和唯美的表达,用美妙的形体动作表现出来,让观众的审美由“感受”上升到“感动”。这样的创新不仅遵循了戏曲本身的艺术规律,而且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品位。
     
             由吴川市粤剧团根据吴川历史人物创作的南派艺术粤剧《南宋孤鸿》于11月18日在广州江南大戏院上演。该剧较完整地保留了粤剧南派特色,华丽的服饰、精彩的打斗、凄美的剧情、热烈的场面深深吸引了观众。
     
             《南宋孤鸿》讲述了吴川历史人物易仕熊将军夫妇在南宋风雨飘摇的年月里,悲壮的护国战争和凄美的爱情故事。编剧和导演运用粤剧的表演程式,设计了“月牙刀”、“流星槌”、“打手桥”、“梅花桩”、“双照镜”、“爆莲花”、“南派把子”等南派特技动作和“大战”、“乱府”等粤剧南派传统排场,使该剧较完整地保留了粤剧南派特色,场面热烈,紧扣观众心弦。
     
             肇庆市粤剧团上演新编大型粤剧《紫芸》,这部以端砚为题材的本土原创粤剧,通过讲述古代肇庆奇女子紫芸的艺术天才及其情感故事,再现端砚精美、砚工艰辛,赞颂了人们在生死之间的人性光辉。紫芸》曾获第二届广东戏剧文学奖剧本奖、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铜奖,并成为肇庆市第三批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之一。《紫芸》七易其稿,自国庆开始排演。
     
             在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评选活动中,《风云2003》《雷雨》《碉楼》获得了优秀剧目二等奖,《紫芸》获得了优秀剧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