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445)万丰粤剧团、东莞道滘业余粤剧团、优者胜剧社、龙州县慈善剧社

    发布时间:2022-12-23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图片

    万丰粤剧团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万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属下的一个专业粤剧演出团体,成立于1993年。该公司所在的万丰村素有“粤剧之乡”的称誉。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成立了业余粤剧演出队。万丰粤剧团的主管领导是万丰村委会主任、中共党支部书记兼万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强恩,团长潘淦平,有演职员50多人,行当齐全,设备良好。先后演出了《大潮》《风雨茅州桥》《雾锁东宫十八年》《魂牵珠玑巷》等大型粤剧30多部,其中该团组织创作的剧本有《大潮》等4部。《大潮》是反映农村改革开放的长剧,是1998年万丰粤剧团根据潘强恩、丁元昌的长篇小说《新桃源梦》改编的。该剧上演后,得到各方面的好评,被定为深圳市重点创作剧目。同年10月,应国家文化部的邀请,晋京在全国政协礼堂、武警总部、 京西宾馆演出, 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 罗干、 王光英等接见。

    2000年,万丰粤剧团又编演了本地历史题材的大型清装粤剧《风雨茅州桥》。是年6月,中国戏剧家协会在万丰村召开全国戏剧研讨会,对《风雨茅州桥》剧本作专题座谈,受到与会者肯定,成为该团的保留剧目。该团坚持正常演出,平均每年演出120场以上。

     

    东莞道滘业余粤剧团

    东莞市道滘镇文化广电服务中心及戏曲协会属下的业余粤剧表演团体。成立于1996年1月。负责人为叶济深、叶润槐、丁松兴。成员约50人,演员均为本地培养的人才,多数年轻,朝气蓬勃。该团坚持每周有三四个晚上的排练和学习活动,每年演出达70场,除活跃在东莞各地外,还应邀到过广州、顺德、中山和广西等地交流演出。1999年,道滘镇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粤剧、粤曲)之乡”,被中国曲艺家协会评为“中国曲艺之乡”,该团的存在及其积极的活动起了一定的作用。该团除排演了《碧海狂僧》《风雨良宵》等一批古装剧目外,还组织创作演出了多个富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在省、市获得奖励。如《彩菊回生记》《夫子店》在1997年广东省第二届群众戏剧花会中获金、银奖;《情暖老人心》在同年广东省思想道德教育戏剧小品大赛中获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水秀山青》在1999年东莞市第二届业余粤剧调演中获编剧、导演等六项金奖。

     

    优者胜剧社

    广西梧州同盟会会员创办的志士班,以演改良粤剧为主,成立于清宣统三年(1911)4月初。建社初期演出古装粤剧。因戏的内容与剧社宗旨不符,剧社遂开赴澳门,向时在该地演出的志士班优天影剧社学习改良粤剧,并就地演出。适逢武昌起义,剧社受梧州同盟会之命即返梧州,参加宣统三年农历九月初十(10月31日)宣布梧州独立的革命活动,剧社遂不复存在。剧社成员有留日学生、士绅和梧州第一师范学生等20多人。他们多数是同盟会会员。社长为清末秀才梁连溪,副社长为甘建斋和钱秀斋。在梧州演出时,当地音乐家李次琴、黄卓、梁考横等也应邀来剧社伴奏。剧社在澳门学演的改良粤剧有《岳飞报国仇》《黄帝征蚩尤》《文天祥殉国》《地府革命》《侠男儿》《剃头痛》《虐婢报》《黑狱红莲》等,在澳门演出时颇受观众欢迎。

     
    龙州县慈善剧社

    原名“单车会剧社”,成立于1927年。组织者和主要成员皆是龙州商家少老板。当时这些少老板从越南购回十几辆法国造单车(自行车),常以单车结队出行而得名。召集人周冠文,为全男班,共30多人。先后在江西会馆、两湖会馆、昭忠庙、太平戏院等处演出,剧目有《兄妹医院》《一个好乖孙》《一语破情关》《佳偶兵戎》《妻正夫凶》《孤雁引仇缘》等。1931年6月,单车会剧社为筹建龙州公立医院筹款义演,向各商家摊派名誉券,每券白银1元,连演六晚,获义款1200元,全部捐献给龙州公立医院。因之院方倡议该社改称“慈善剧社”,自此得名,其演出更受观众欢迎。该社于1942年解散。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团体 机构 场所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