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393)全男班、全女班、男女合班

    发布时间:2022-02-17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全男班
           是粤剧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的全部由男性艺人组成的戏班。如清末民初的人寿年、祝华年、祝康年等名戏班,均为全男班。1933年以前,由于有不准男女合班的禁令、律例及受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影响,男班不能招聘女旦参演。红船班甚至不准女子上船,认为女子上船会招致沉船之祸。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乐同春班和1912年的共和乐班曾一度起用女旦,但不久均被禁止。全男班的女角均由男演员担任,涌现了肖丽湘、千里驹、肖丽章、嫦娥英、陈非侬、李翠芳、谢醒侬、林超群等一批著名的男花旦。当年全男班在粤剧班社中占有主导地位。20世纪30年代前期,男女合班先后在香港、广州出现后,全男班逐渐趋向式微以至消亡。
     
    全女班
           是演员全为女性的戏班,出现于1919年,首个粤剧全女班称“名花影”。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全女班的鼎盛时期,有数十班之多,其中“群芳艳影”“镜花影”“金钗铎”“名花影”被称为“四大女班”,拥有李雪芳、苏州妹、黄小凤、张淑勤等名角。全女班主要活动地点在广州,也到香港、澳门、上海、梧州、天津等城市和广州附近乡镇演出,有的曾远赴新加坡、美洲演出。由于规模较小,广州的全女班多在宝华、民乐等小型戏院和长堤大新、城里大新、先施、安华等公司的天台游艺场演出,还有一些“茶居班”在茶楼演出。比较著名的演出剧目有《仕林祭塔》《黛玉葬花》《夜送寒衣》《癫婆寻仔》《生祭李彦贵》等。一些女班还搬演薛觉先、马师曾等名伶的剧目,在表演、唱腔上着意模仿,并注意在布景、灯光、服装方面下工夫,以吸引观众。全女班也出了一批名伶,如陈皮梅、谭兰卿、宋竹卿、任剑辉等。
     
    男女合班 
           最先出现于1933年。是年秋天,香港取消男女同班演出的禁令,薛觉先、唐雪卿、陈锦棠等曾临时组织男女班,先后在香港普庆戏院、高升戏院演出12天。同年,太平剧团率先以剧团名义正式组织男女班,在原来的主要演员马师曾、半日安、谢醒侬等之外,加聘谭兰卿、上海妹、麦颦卿三位女艺人为花旦,以新的男女班演员阵容在香港、澳门演出。其后香港还有白驹荣等组织的“风雅”男女班等。1936年10月、11月间,广州解除男女同班演出的禁令,同年11月16日,由白驹荣、廖侠怀、苏州丽、谭秀珍等人组成的国泰男女剧团(后改称统一男女剧团)在乐善戏院演出《月底西厢》。其后,原来的全男班也相继改组为男女合班,在广州各大戏院演出,大受观众欢迎。从此,男女班取代了昔日全男班的地位,成为粤剧班社的主流,全男班、全女班都逐渐走向消亡。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团体 机构 场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