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373)李海泉、陈非侬

    发布时间:2021-11-26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李海泉(1902-1965)
             演员。广东顺德人。后居广州,初入戏行时在笑尘寰班。20世纪20年代,在新中华戏班与白玉堂、靓东全、少新权、肖丽章等合演《锦毛鼠》《罗通扫北》《夜渡芦花》等剧。30年代,成为多才多艺的艺人,能演丑生、小生、二花面等戏,尤以擅演市井底层人物生活的“烂衫戏”见长,首本戏有《打劫阴司路》《烟精扫长堤》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移居香港,旋即携眷赴美国巡演多年。后回香港定居。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他与廖侠怀、半日安、叶弗弱并称“四大名丑生”。其表演幽默、含蓄,质朴中见奇趣,唱腔雄浑而有感情,令观众发笑之余亦感其艺术魅力。到美国演出时,备受华侨赞誉,获赠金牌。后来在白玉堂担纲的兴中华剧团任正印丑生时,演出《乞米养状元》,饰演的角色令观众笑中有泪,轰动香港。此剧与薛觉先的《花染状元红》、陈锦棠的《状元红》、廖侠怀的《本地状元》,并称为“四大状元戏”,风靡一时。李海泉的传人新海泉,是香港知名演员。他的儿子李小龙,后来成为国际著名的武打电影明星。
     
    陈非侬(1899-1985)
             演员。原名陈景廉,又名陈孝铨,广东新会人。青年时期先后加入民乐社、南天化宇、琳琅幻境剧社等话剧团体演出话剧。名小武靓元亨率永寿年戏班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演出走红时,陈非侬经编剧马显洲的举荐加入永寿年班,并被靓元亨收为徒弟,学演旦角,改艺名为陈非侬。在靓元亨精心栽培下,他很快担任正印花旦。并与马师曾及编剧冯显洲合作,把以前优天影的旺台戏《激坏半个老豆》《孤寒种转性》等改为新派粤剧演出,因富有生活气息及诙谐有趣而深受观众欢迎。1923年他回国先入梨园乐班,与薛觉先合作,次年入甲子优天影班,演《自由女炸弹迫婚》等剧。1925年与马师曾组建大罗天班。1927年与靓少凤等组织钧天乐班,主演《文太后》《风尘三侠》等剧。后再组新春秋班,与黄千岁、王中王等合作,赴上海演出。1933年返香港与马师曾重组大罗天剧团,合演《古怪公婆》(后改编为《佳偶兵戎》)时,吸收了京剧《天女散花》中的长绸舞、《虹霓关》中的双头枪等技艺,令观众耳目一新。之后,他与马师曾共同进行粤剧改革,演出《龙城飞将》《粉墨状元》时,减少打击乐,将京剧的艺术引进粤剧中。陈非侬善于与人合作,既虚怀若谷,又不吝赐教,故合作双方皆能相得益彰。如在梨园乐班与薛觉先合演《玉梨魂》《西厢记》等戏,风靡一时;与靓少华合演《今宵重见月团园》《女状师》等剧后,助靓少华声誉鹊起。20世纪30年代中期,陈非侬组建以自己艺名为团名的非侬剧团,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国演出,皆受观众欢迎。他在泰国演出时,受到皇后、皇姑的赏识,赠他礼物及永远出入泰国的护照。之后他又回香港演出。1941年底香港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陈非侬与梁醒波等返回内地,先后到鹤山沙坪、肇庆一带演出。抗战胜利后,陈非侬回到香港,离开舞台。于50年代初创办“非侬粤剧学院”,自任院长。办校期间,组织过闺秀、一枝梅等剧团。数十年间,他的徒弟、学生中成名的有100多人,如吴君丽、陈宝珠、陈肖侬、南红、李宝莹等。从1979年10月起,陈非侬得余慕云帮助笔录,在香港《大成》杂志连续发表他的回忆录——《粤剧六十年》,后来该回忆录结集成书出版。陈非侬一生演过百余出剧目,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危城鹣鲽》《天女散花》《一笑释兵戎》《玉梨魂》《黛玉归天》《水冰心》《夜盗红绡》等。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人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