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评新编古装粤剧《黛玉》

    发布时间:2021-11-01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提到《红楼梦》,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起林黛玉。作为清代著名文学巨匠曹雪芹笔下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古往今来历代的读者在她的身上赋予了太多的想像和解读。而戏剧、美术等艺术家们创作出来的林黛玉形象更是层出不穷,最经典的便是王文娟和陈晓旭的演绎了,她们分别在越剧电影《红楼梦》和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饰演林黛玉,多年以来,她们塑造的林妹妹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
    林黛玉(郑丽品饰)与贾宝玉(龙国轩饰)巧读《西厢记》剧照
             本来粤剧选择与《红楼梦》这样堪称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结合,如何改编就是一个难题,很容易吃力不讨好,再加上各位艺术家塑造过那么多林黛玉的形象,珠玉在前,郑丽品、龙国轩这次主演的这个版本的《黛玉》要如何说服观众从心里接受“这一个”林黛玉形象呢?这不仅需要编剧、导演独具匠心的一度创作,还需要演员用脑、用心、用情来进行二度创作的演绎,还有打动人心的音乐、符合人物气质的服道化也同样重要。
             这部《黛玉》的剧情恰如其名,以黛玉这个人物为主体,围绕木石前盟和宝黛爱情悲剧来展开叙事,同时也对原著情节进行了一定取舍整合。全剧除了“序幕•木石盟”和“尾声•潇湘泪”以外,中间分为了六场,分别是“飘零燕”“两无猜”“终身托”“葬花吟”“一场梦”和“枉凝眉”。“序幕•木石盟”向观众交代了神瑛侍者对绛珠仙草的浇灌之恩,用前世的木石前盟埋伏下投胎人世以后黛玉给宝玉还泪的必然性,从这里开始就注定了后面剧情发展中黛玉爱哭的性格,也和黛玉最后泪尽而逝以及“尾声•潇湘泪”做了呼应。
             这个版本中黛玉形象的塑造,除了突出她和宝玉两小无猜、惺惺相惜的爱情之外,也通过王夫人对宝黛婚事横行阻拦以及众姐妹的调侃,突出了她在贾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悲惨处境。黛玉的多愁善感、爱哭多病,不仅仅是因为木石前盟中还泪的宿命,还因为她心里有着寄人篱下的凄苦,还有无法融入贾府大家庭这个环境的孤独。
    黛玉葬花剧照
             黛玉的几套服装皆以一身素白为主,符合黛玉先后为父母亲带孝的身份。但服装的局部还加上了或鹅黄、或湖绿、或浅蓝这样淡雅的配色,非常适合林黛玉清新脱俗的气质。
             梅花是中国古典文学里传统意象之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象征高洁,傲骨凌霜。比如宣传剧照中展示的那套白色戏服,上面就星星点点地绣了几朵带有鹅黄花蕊的白梅;在第四场“葬花吟”和第六场“枉凝眉”中,舞台左侧的布景也出现了一株盛开的红梅,这些服道化的设计都巧妙地借梅花这个意象暗示了黛玉冰清玉洁的傲骨品格。
             这部剧的音乐也让人耳目一新。剧目的音乐设计者十分大胆地选用了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由王立平作曲的《枉凝眉》和《葬花吟》作为其中的两个曲牌。自《红楼梦》播出以来,这两首曲子早已经伴随着电视剧的影响力而广为传扬。委婉哀怨、可咏可叹的旋律一响起,就能够把人带到惆怅感伤的情境中,极富感染力。“宝黛初见”这一场戏,越剧《红楼梦》创造出了非常经典的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而这部《黛玉》则是借鉴了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处理方法:当宝黛两人的眼神一开始对视,便响起了《枉凝眉》的旋律。虽然唱的是主创团队按照粤语重新填词的版本,但也有着同样唯美动人的效果,通过音乐和演员们的表演,观众们也感受到了宝黛初见时眼中只有彼此、心里觉得对方似曾相识的那种触电般的感觉。
             《枉凝眉》《葬花吟》是中国现代音乐的经典之作,而它们又出自中国电视剧中的经典之作——87版《红楼梦》,《红楼梦》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文学的经典、影视的经典、音乐的经典,这部《黛玉》通过这样巧妙的音乐设计使得这三大经典之作在一个舞台时空里产生了神奇的交汇与微妙的对话。
             在场面的编排上,表演的编导也做了非常有创新性的尝试。在第六场“枉凝眉”中,舞台一边是宝玉大婚的欢天喜地,另一边是黛玉病重的奄奄一息,两者同台,编导选择了和原著一样喜景趁哀情的手法,达到一喜一悲强烈对比的目的。为了表现黛玉内心的绝望以及生命的最后对金玉良缘的抗拒,在宝玉、宝钗拜堂的时候,导演安排黛玉去扯新人拜堂手握的红绸,但实际上这个动作只是她内心想法的外化,而不是现实真的去了宝玉的洞房。这样的处理,让舞台的两个区域发生交集,使得整个情景变得亦真亦幻。
    但是黛玉终究是要失望的,她的心飞到了宝玉的身边,但是此时此刻她的病体却只能留在潇湘馆里,陪伴她的只有紫娟一人。
             那边厢拜完了堂,为了表现宝玉掀开盖头之后发现新娘是宝姐姐的震惊以及四处寻找林妹妹的急切,导演安排宝玉和旁边四个侍从扯着红绸来了一段舞蹈。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里,宝玉在洞房里寻找黛玉,黛玉又在病榻上呼唤着宝玉。异地同台,小小一方舞台上两人仿佛就在咫尺之间,但实则相隔甚远。明明心意相通,却爱而不得,让观众看了无比揪心。
             当然,作为首演的一部新编戏,肯定还存在很多需要继续打磨完善的不足之处。比如部分配角演员演唱时候的音色稍显嘶哑粗犷,声音的控制力和表现力稍微欠缺,在唱功上还需精进。
             又比如这部戏的戏服选择了近年来戏曲舞台上最流行的渐变色,除了黛玉的服装显得素净些,其余角色的戏服颜色都偏向高饱和度,整体观感让人觉得艳俗。特别是宝钗的那身玫红,与原著中“山中高士晶莹雪”的形象相去甚远。在曹雪芹的笔下,薛宝钗是一个衣着朴实、不讲究胭脂水粉的女子,她不喜欢铺张浪费,也从不在衣服上熏香,总穿着“半新不旧”的衣服,所以像玫红这种鲜艳的颜色,宝姐姐应该是不会穿的。虽然这部剧名为《黛玉》,林妹妹当之无愧是第一女主角,但是其他人物的服装和特点还是不容忽视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说不完的林黛玉,道不尽的《红楼梦》,演不完的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期待主创团队精心打磨后的下一场《黛玉》演出,相信他们一定会给观众带来更完美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