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365)湘文非、谢醒伯、谭师曼

    发布时间:2021-10-27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湘文非(1917-1981)
           女,演员。原名杨亚联,又名霜雯霏,广东南海人。1932年随云中凤、云中鹤学艺,后在镜花影、兴中华等班,与郎筠玉、钟卓芳及女文武生冯狄强合作。1951年与林玉棠、谢剑郎、郭从云等在广西北海组建群力粤剧团,任团长及正印花旦。她擅演青衣和闺门旦,演女丑也颇出色。在《宝莲灯》中饰三圣母和王桂英两个角色,在《小二黑结婚》中饰三仙姑,在《九点桃花马》中饰石怜英等,均有口碑。代表作还有《吹箫引凤凰》《红楼二尤》等。她扮相俊俏,唱腔圆润,表现细腻,1955年在广西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获优秀演员奖。1975年至1979年,在钦州地区粤剧团担任艺术指导,公开招收门徒,以团带班,积极授艺,培养了赛文非(杨莉莉)、梁少璐、叶少珍、符可莲等一批后起之秀,组建了北海市粤剧团青少年演出队。她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湛江支会副主席,先后任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
     
    谢醒伯(1911-1996)
           演员。原名谢少君,广东高要人。12岁入乡间剧团演出,14岁到广州学艺,拜廖少凯为师,后入人寿年、大罗天班。1927年随天涯剧社到广西贵县、玉林、平南、容县等地演出,任第二小生。次年返粤,入觉先声班。1929年,先后在逢其源、颂太平班任第二小生,在广西各地登台。1930年返广东东江一带,任正印小生,改名谢世勋,主演马师曾的名剧《赢得青楼薄幸名》等。1933年在广州一带演出。三年后在新少年班再拜小武赵子龙为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梧州南华天台与金丝猫、卫仲觉合作,担任文武生,改名谢醒伯。后与朱剑秋、花弄影等转到贺县八步矿区演出,1941年到达柳州,改做丑生。1942年至1944年,又转到广东台城、开平一带演出。香港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期间,不少艺人逃亡到内地,生活困难,他慷慨解囊资助,并与电影界冯锋、柠檬、梁少鸣、陈百芳、张雪英等组成粤剧班演出。1948年,他到南宁与洪高明合作编演《出卖影子的人》和《棺材精嫁女》,均受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与曾宁等组建南宁市群力粤剧团,历任副团长、团长。谢醒伯从艺60年,历任小生、文武生、丑生,所演丑角颇为突出,饰《秦香莲》中的赵司马、《闹严府》中的赵文华、《江姐》中的警察局长等,都依靠朴素、自然、真实、生活化的表演贏得观众。他亦擅演大花面,演曹操时,把其奸险刁钻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华容道》中一段割须弃袍排场,更是他的得意之作。同行赞他是“生曹操”。1951年,他参与现代粤剧《翻身雪恨快人心》的创作。1987年,他为撰写《中国戏曲志·广西卷》,不顾70多岁的高龄,仍与同行辗转钦州、柳州、梧州、广州等地深入调查研究,并提供一生积累的大量宝贵历史资料。谢醒伯曾任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南宁市政协委员。
      
    谭师曼(1896-1953)
           编剧。笔名谭天,广东番禺人。他深谙粤剧唱腔音乐,掌握不少传统排场,熟悉舞台调度,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西的知名编剧家。他于1940年到广西,曾在南宁富商赖寿铭的粤剧戏班担任编剧。1950年与曾宁、谢醒伯等组建南宁市群力粤剧团,担任编剧。1951年应聘为广西省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同年参与创编现代粤剧《翻身雪恨快人心》,在南宁连演数十场。之后他与秦似合作整理传统剧目《白蛇传》,由南宁市群力粤剧团首演,剧本由华南文联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他还创作《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杏花村上血花红》,改编《控诉》《祝福》等粤剧剧本,由南宁市群力粤剧团演出。所写剧本富有文采,曲词流畅,并有较高的思想水平。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人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