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走进校园、拥抱网络、加入现代元素……求新求变,粤剧意欲圈粉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1-10-20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今年5月底,一部“国风”电影《白蛇传·情》引爆了网络,电影植根于粤剧这一传统文化,结合当代思想理念,融合戏曲艺术与电影技术,上映后口碑持续攀升,成为同档期口碑最高的作品,一举夺得中国影视戏曲类电影票房冠军。6月份,广东粤剧院打造了一部防疫抗疫宣传片《抗疫有我哋》,通过具有粤剧特色唱段、念白与粤语说唱形式相结合,生旦净末丑以各自行当特色分享防疫抗疫知识,更特意以“钟馗伏魔”的形象传达万众一心、抗疫必胜的信心和精神,在网络上引起很大反响。粤剧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被周总理誉为“南国红豆”。2009年9月,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粤剧,这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以新的表现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群体的关注。
     
    粤剧演出
           作为江门最大的粤剧演出团体——江门市粤剧传习所(江门市粤剧团)紧扣时代脉搏,和五邑大学签订“粤剧文化交流与研究合作计划书”,安排演员到江职院为学生授课,举行“红豆飘香进校园”粤剧进校园活动,参与快闪MV拍摄。粤剧如何在新时期焕发新活力?

    粤剧影响力不断扩大
           从2015开始,江门市粤剧传习所特邀著名粤剧导演邝永雄,著名粤剧编剧彭坚编排“红豆飘香进校园”专场,以课本故事和寓言故事、古典神话故事作为题材,多年来该节目不断打磨,在基层院校巡演获得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欢迎。2019年,“红豆飘香进校园”入选广东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项目,先后走进东莞高级中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和梅州市五华县高级中学等学校,演出所到之处好评如潮。
     
    粤剧拥抱网络
           吴苑晴是江门市粤剧传习所青年花旦、艺委会主任,也是江门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江门市第六届青年联合会委员。在她看来,现在是传统文化包括粤剧扩大影响力的最好时候。“现在国家提倡文化自信,网络上国潮文化兴起,汉服等传统文化在年轻人群体里越来越受欢迎,这个大环境使我们粤剧创新发展有了有利的条件。”吴苑晴说。近几年来,江门市粤剧传习所在编排剧目上不断积极求变,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舞美和道具上引入魔术表演手法;《梁启超·少年中国》吸取了现代舞台元素;面向青少年,根据童话故事编排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东郭先生和狼》等剧目;江门市粤剧传习所应电视台邀请,以粤剧元素在中国侨都(江门)华人嘉年华快闪MV中参与演出,传统粤剧与武术、街舞、说唱等融合碰撞出新火花,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剧团面临人才流失困境
           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粤剧剧团发展也面临着很大挑战,最大的困难在于人才的流失,尤其是近年来中层骨干和年轻演员的流失。吴苑晴表示:“前年我们剧团成员经历了一次换血,流失了一批中层演员,他们都是我们剧团的骨干。去年到今年,因为种种原因也有一批年轻的演员离开,这些新鲜血液的流失对剧团打击比较大。因为我们剧团的人员配备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舞美、灯光、化妆等,没有多余的人员配备,每一个人的离开都会对剧团运作有明显影响。”导致人才流失的原因,吴苑晴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剧团待遇不高和编制问题,另一方面从去年开始,疫情对粤剧演出市场影响很大,比如往年春节,阳江、湛江都会邀请我们去演出多场,这两年春节受疫情影响都没有了。现在商业演出基本都停了,还在正常开展的是政府购买服务的粤剧进校园和粤剧下乡。”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宋旭民也认为:“现在粤剧剧团较大的问题是人才不足,特别是年轻一代接不上,本地没有出现像余阳丽这样的名家,江门也很难从外地吸引这样的人才。没有了人才就难以拿出好作品,没有好作品就得不了奖,也难以受到重视。”

    传统和创新会产生冲突
           除了人才流失尤其是青年演员流失,粤剧发展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吸引年轻观众。吴苑晴向记者表示:“现在来剧场看演出的观众年龄基本都在40岁以上,年轻人基本不会看。老观众是粤剧的‘基本盘’,他们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减少。为了吸引年轻观众,粤剧在形式上也要跟上时代,融合一些现代的表现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和创新也会产生冲突。”
     
    粤剧与街舞、流行音乐等跨界结合
           以2019年编排的大型粤剧《梁启超·少年中国》为例,该剧由江门市文广旅体局出品,以市粤剧传习所为班底进行排演。该剧叙述青年梁启超在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前后的心路历程,创作团队聚集了目前我国戏剧创作的精英,推出后引起很大反响,同时也引来不少争议。吴苑晴回忆:“争议最大的是导演希望呈现一种话剧式感觉,比如用灯光背景取代传统的画布,唱腔设计也以小曲偏多,传统的唱腔体系少了。演出最后,梁启超在写《少年中国说》时,舞台背后站了很多小学生,用灯光打亮作背景,给人一种青春、朝气的整体风格,但很多老粤剧迷对这些不认可,质疑说:这还是粤剧吗?”对于争议,吴苑晴有着清醒的认识:“创新需要把握一个度,保留一些传统元素是需要的,取决于我们的题材。比如‘七一’晚会或者反腐倡廉、扫黑除恶等主题,我们可以穿革命服装,引入话剧、小品元素,但一些传统曲目《六月雪》《窦娥冤》《狸猫换太子》等,就不应加入太多现代和创新元素。需要创新的时候,传统要让一让;需要传统的时候,创新要收一收。”市粤剧传习所青年演员冯斌认为:“年轻人想把一些新的东西融入粤剧中,比如粤剧跟街舞、流行音乐等跨界,确实视觉效果达到了,但是行内前辈多数不认可。问题症结我认为是很多创新脱离了传统唱腔,因为粤剧主要是梆簧体系,梆簧体系是粤剧的魂,如果一个剧目没有梆簧,那这个就不能称之为粤剧,或者粤曲。”

    在年轻人心中播下种子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粤剧,市粤剧传习所在江门十多所学校挂牌了戏曲进校园教育基地,这些学校的课间操练的是“粤韵操”,江门市启明小学还排练了红腔经典《荔枝颂》,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排练了大型戏曲开场《盛世国乐》、经典折子戏《帝女花·香夭》等。通过年轻人去演绎一些经典的剧目,观众都觉得很新颖。
     
    粤剧走进校园
           冯斌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音乐表演班,以及音乐教育班开设有戏曲表演课程,他说:“我们希望学生们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时,向他们的学生去普及粤剧,让更多年轻人知道还有粤剧这个优秀的传统剧种。”一些新生代的粤剧演员也会尝试拍摄短视频,在演出、化妆的时候玩起直播,主动拥抱网络。吴苑晴在几年前就开始携带戏服去旅游,在景点化妆、换上戏服,拍摄变装短视频发在网络平台上,获得了不少的关注。冯斌认为:“抖音类的短视频、直播平台是极好的宣传途径,贴合现在潮流,但现在多是个人尝试,没有去有意识地进行团体创作。我觉得粤剧不一定需要一个大的舞台去演出,贴近群众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在江门,粤剧可以跟旅游结合起来,比如在启明里等景点,周末或晚上可以安排一些戏曲文化的东西去展示。景区相对人流量大,宣传效果也会好很多。像《帝女花》这种脍炙人口的戏曲唱段,去街头快闪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宣传方式,像之前我们团的演员在东湖公园参与创文的快闪活动,宣传效果也是极好的。”

    专家:核心不变,方式求变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宋旭民多年来一直关注粤剧发展,他告诉记者:“我早在2014年就在《江门日报》撰文,呼吁让东湖影剧院成为粤剧传播的主阵地,现在这个愿望实现了。希望江门市粤剧传习所能用好这个阵地,也希望政府能推出更多的惠民演出,剧团也可以创新与企业合作,以年会等形式,让员工享受传统艺术的盛宴。这样,政府资助与市场推广两条腿走路,才能扭转现时江门粤剧的颓势,焕发出新的光彩。”宋旭民说:“非遗传承发展最大的困境就是没有新生代受众,没有了受众就意味着没有市场,而没有市场就会逐步衰弱直至灭亡。因此必须在新生代群体中进行两方面的培养,一是培养传承人,二是培养受众。粤剧进校园是一件好事,可以在发掘人才的同时,让广大学生了解认识,甚至喜爱上这个项目。像我们学校请粤剧团演员过来授课,也是解决他们生计的一个途径,如果教育部门可以把粤剧进校园做实,重点对接几所学校,让课程常规化,他们就有了一个稳定的收入,而学校也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对学校今后申报项目、评比都会有好处,这应该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粤剧该如何创新?宋旭民认为,新时代粤剧要用新的方式、新的渠道进行传播,不过这些创新应该是方法上的,其核心的内容不能改变,如唱念做打等内容是不能变的,而且必须要精益求精,凸显出其艺术价值,及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不同;创作的内容可以结合新时代进行新的创作,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同时也可以有限度、适当地加入一些其他门类的元素,但一定要注意这个度,不能喧宾夺主。

    记者手记:求新求变,才能“活”出未来
           “粤剧是很传统很古老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老土’,也可以用很多潮流的方式去传播和呈现。我们从业人员也要与时俱进,不能故步自封。”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粤剧从业者不约而同地提出这样的观点。传统剧目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笔者观看电影《白蛇传·情》中,断桥“雨”“雪”之景相互呼应,不仅是写意之美,也是主人公两种心情的体现,这是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对传统剧目的成功创新,故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实岭南文化以多元、兼容著称,粤剧深受岭南本土文化的浸润,包容性极强,早在100多年前,粤剧就吸收了萨克斯、大提琴,甚至架子鼓等西洋乐器作为配器,也有很多改编自国内外名著的创新粤剧。对于粤剧来说,创新就是传统。“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粤剧确实要跟上时代,振兴粤剧市场也需要培育年轻观众,让粤剧在新时期里不断求新求变,焕发出新活力,才能“活”在当下,“活”出未来,“活”得精彩。

    他山之石
    ●广州 与交响乐结合
           广东粤剧院推出《“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音乐会》,演出集中展现了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与广东粤剧院一道,致力于推动粤剧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品,融合了粤歌、粤剧电影、经典和新编剧目等元素,结合独白、电影视觉等多样的舞台形式,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粤剧魅力,展现岭南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的勃勃生机。
    ●佛山 与功夫结合
           佛山粤剧院出品过粤剧戏曲电影《小周后》《白蛇传》《小凤仙》等,做出了创作新剧目、重排经典剧目、将粤剧与动漫结合、与佛山功夫结合、开设少儿粤剧培训营等诸多创新与尝试。
    ●深圳 培养年轻粤剧迷
           深圳戏院“粤剧在周末”活动已经举办多年,深圳许多学校近年来积极推动粤剧进校园,培养了大批年轻粤剧迷。

           本稿件转载自江门日报,由记者郭永乐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