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乡镇粤剧团登上国家级大舞台

    发布时间:2021-04-02 作者:何明强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很惊喜,很感动,通过粤剧看到了基层抗疫的故事。”3月29日,大型抗疫题材粤剧《使命》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与观众见面,演出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受中国田汉研究院邀请,长安戏剧曲艺协会于3月29到31日连续三晚在梅兰芳大剧院为北京观众上演《使命》《仙侠》和《母亲》3部原创大型现代粤剧,展示长安深厚的粤剧文化基础和岭南文化内涵。

           “3场演出的门票全部被预订一空,观众热情非常高。”长安戏剧曲艺协会编剧黎嘉飞说,这次展演第三度受邀赴北京演出,充分展示了长安深厚的粤剧文化基础。演出结束后,4月1日还将举行戏剧专题研讨会,总结演出经验,对长安戏剧的未来发展展开探讨研究。

            这次展演是长安戏剧曲艺协会继《思源》《浴火凤凰》后,第三度受邀赴北京演出,业余粤剧团登上国家级大舞台,充分展示了长安深厚的粤剧文化基础。

     

        第三度受邀赴北京演出

          3月29至31日,长安戏剧曲艺协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为首都观众带来精彩的演出。

          其中,大型抗疫题材现代粤剧《使命》、大型爱国题材现代粤剧《母亲》将通过塑造作品人物、设计故事情节,从不同角度展现出新时代优秀党员、群众等代表人物不怕牺牲、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爱国爱家的精神风貌。

          演出团体长安镇业余粤剧团以现实为背景创作的粤剧作品获得广泛欢迎,年演出近百场,成为当地市民了解粤剧文化的主要平台。

          这次展演是长安粤剧第三度受邀赴北京演出,充分展示了长安文化建设成果。早在2002年,长安创作的大型粤剧《思源》被邀请进京演出,成为全国第一个进入人民大会堂献演的业余剧团。

          “对节目表演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完善,力图以最好的状态展示粤剧魅力。”长安业余粤剧团团长何秋聃表示,经过近一个月的集训,剧团全体会员、全体演员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以最佳状态在梅兰芳大剧院展现,展示长安优秀的文化内涵,彰显长安“湾区智造之都、魅力品质长安”良好城市形象。

          近年来,长安粤剧团每年都有一到两部大型原创粤剧作品面世,作品多数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这些故事都在当地发生,大家都爱看。”黎嘉飞表示,该剧团一直尝试粤剧创新,以现实题材推动粤剧让更多观众接受。此次展演的《使命》,由东莞市长安戏剧曲艺协会(长安业余粤剧团)策划创编,于2020年7月首演,该剧通过讲述以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李明、医生梁文涛、护士长许文珺、孙悦为代表的一众医务人员,在医疗物资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面对疫情临危不惧,组成党员突击队,以极大的牺牲精神履行了中国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大型抗疫题材现代粤剧《使命》剧照

          “该剧推出后受到一致好评,连演几十场,每场都有观众感动掉眼泪。”黎嘉飞说,剧情与观众形成感情共鸣,让粤剧真正走进了观众中。

          除《使命》外,赴京展演的剧目还有《母亲》。该剧围绕一个大家庭兄弟间的恩怨情仇展开,揭示“兄弟阋墙、必招外侮”的现实,表达民族团结、才可民族复兴的思想。《仙侠》则是传统剧目,展示粤剧古韵味。

          长安戏剧曲艺协会荣誉会长李应梅说,展演的剧目力图展现现代粤剧的魅力。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长安业余粤剧团是全国第一个进入人民大会堂献演的民间业余剧团。”长安镇委委员罗成基表示,希望长安粤剧团继续以坚守的精神,打造更多能够留得下来、传得下去的优秀作品,有更多年青一代参与到粤剧的传承与创新上来,推动优秀的粤剧传统文化走向全国、对话世界。
     

        原创粤剧彰显时代精神风貌

          地方戏曲是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包含独特的地方文化元素和艺术价值,能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引导的作用。

          长安镇作为中国粤剧之乡,历来高度重视扶持粤剧艺术发展,长安戏曲曲艺协会、长安业余粤剧团创作了一批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贴近群众生活的精品剧目,逐渐成长为享誉市内外的优秀团体。

          其中,以本地区改革开放中所发生的典型事件为创作素材的原创粤剧《思源》,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文学颁奖演出特别奖、优秀编剧奖和策划奖”,开创了全国业余剧团首次进入人民大会堂演出的先例,在全国戏剧界引起了广泛反响。

          此后,长安原创粤剧《浴火凤凰》曾获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荣获优秀剧目二等奖,入选“岭南风华·我爱你中国”广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展。原创粤剧《惊蛰》入选“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广东站)”。

          历经近30年,长安业余粤剧团以接地气、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有社会教化意义的题材内容,精湛的演出实力和严谨的舞台呈现,逐步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沉寂在乡间一枝报春的花朵到成为绿意葱茏的梨园大树,赢得了观众的好口碑。

          李应梅说,2002年《思源》应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邀请进京演出,长安业余粤剧团成为全国第一个进入人民大会堂献演的业余剧团,这在当时是从未有过的新鲜事,通过文艺的形式让首都和各地的文艺家看到了广东人民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不断创新、开拓的精神面貌。

          作为东莞粤剧界成立最早、规模较大、表演水平一流的业余艺术团体,东莞市长安戏剧曲艺协会(长安业余粤剧团)成立近30年来,共排演了近60部(首)粤剧、小戏、粤曲,其中原创20多部,演出场次近2053场次,观众达300多万人次。曾赴香港、澳门、北京、上海和法国等国内外交流演出,获国家、省市级奖20余项。
     

        政府大手笔投入提升实力

          《思源》应邀进京演出后,长安业余粤剧团发展受到各方关注。长安镇政府开始大力扶持粤剧团,仅是《思源》《思进》《水勇英烈传》3部长剧,长安镇合计拨款500多万元给予支持。

            “对一个业余剧团进行如此大手笔投入,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也较少见。”李应梅说,粤剧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2006年,长安镇政府斥资1000多万元,兴建占地1800多平方米的“粤艺苑”给剧团作排练之用。

            此外,剧团所有演出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剧团开支从原来基本上由李应梅自筹,到现在改由镇政府每年划出300多万元专项经费购买服务,为长安粤剧的长足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提升了粤剧团创作和表演能力。

            当前,为推动宣传教育文体旅游事业在“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长安围绕“文以化人长乐安宁”文化理念及“品智教育特色发展”的教育核心,发布了“1+1+9+7”系列工作,部署了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共有17个方面工作任务。文化方面将深入实施“1+7”系列工作,精心开展75个专项、共35个品牌活动。粤剧文化传承和发扬是长安镇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入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经过多年的积累,粤剧已成为长安镇文化宣传重要载体。2020年,长安镇结合当前时代主题,全面推进红色资源的发掘保护、活化利用及传承发展工作,构建了长安镇“两展一剧一中心”的红色文化品牌,使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引领群众树立家园意识。

            其中,长安业余粤剧团创作大型抗疫题材粤剧《使命》,去年成为“两展一剧一中心”的亮点,在6个月内展演38场,感动了一批又一批观众,受到广大党员干部及市民的好评。

            罗成基表示,长安将通过粤剧创作更多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粤剧,将红色教育之旅与生态旅游充分整合,以“文化教育+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将环保和生态文明理念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扎根。


            本稿件转载自南方日报,由记者何明强报道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