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老戏桥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03-22 作者:李耀安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仲春的一个艳阳日,笔者到佛山市南海平地的黄氏大宗祠进行农村传统文化田野采风,在宗祠内的戏曲文化活动室发现几张上世纪四十年末代至五十年代的“胜寿年”剧团和“太阳升”剧团的戏桥(即演出剧目的剧情简介),戏桥虽然有点残缺斑驳,但有相当丰富的粤剧历史信息。
           据旧戏桥的主人黄冠勋、黄汉威回忆,这些是当年“观音诞”期间“胜寿年”及“太阳升”剧团的戏桥,有这两个剧团的演出信息。当时,逢农历六月十九的“观音诞"是平地的“观音巡游"盛会。期间会请戏班做大戏(神功戏)。演戏有日场、深夜场。日场是下午开始,深夜场则是做到天光(“天亮”的意思),称为“天光班”,是由非主要演员上演的短剧。演戏当天,“牌打佬”举着演出内容的竹制牌子上街到处广而告之,并派发戏桥做宣传。
           那时农村还未通电,照明只有“火水灯”,戏棚用大光灯(煤气灯),但表演时已有电灯布景,演唱用扩音器等豪华超前设备(旧照片内有戏棚、文昌塔、醮棚)。戏棚在祠堂前面的草地向南伸至鱼塘,高大宽敞,可容纳数百位村民观众。戏棚是竹木结构,上盖葵蓬,木柱涂上彩色,称为“花柱”。座位为阶梯型,北高南低,普通席是由木板扎成,前座贵宾席是竹椅、竹床。台前西则设站位的“兄弟棚”,此位不用买票。因人多拥挤,没买票的村民就去挤戏棚。戏“开台”(开始演出)后一定时间会放棚,不用买票就可入内睇戏,称为“打戏钉”。

    旧照片中的文昌、醮棚、戏棚

     
         戏棚外摆满各种摊位,卖艇仔粥、绿豆沙、大红西瓜,叫卖声彼此起伏,好一条热闹的夜市食街。旧时称这些摊贩追着做戏的地方去设摊,称为“走台脚”。
         “观音诞”期间,各地同宗兄弟都回来省亲,外嫁女归宁,亲朋好友到访,热闹非凡。“去平地睇大戏啰!”更是乡亲们的口头禅。1947年,平地为发展文化事业,决定在“观音诞”期间演戏筹款建德政学校,卖票所得均全部投入建校使用。现存的1947年农历六月廿一日的戏桥即是见证。那张戏桥显示,那日的演出剧团是胜寿年剧团,剧团经理是林超群,演员有靓少佳、郎筠玉、朱少秋、庞顺尧、林小群等,日场演出《生红娘》,深夜场演出《十奏严嵩》。
          
          说到“胜寿年”剧团,不能不谈它的前世今生,也不能不谈起同是南海乡里的靓少佳、林超群。
           “胜寿年”剧团的前身是号称省港第一班的人寿年班。人寿年班创建于十九世纪末,是宝昌公司下属的一个大型戏班。1933年,因故解散。人寿年班是粤剧红船中班牌最长、名气最大的一个,它不但拥有许多超一流的粤剧人才,上演了大量流传久远的新旧名剧,而且还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堪称粤剧人才摇篮。人寿年班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从创建到民国初年为第一阶段,从1912年左右到1926年为第二阶段,从1927年到1943年解散为第三阶段。林超群在原"大罗天"班待了数年,后于1928年加盟人寿年班,1932年已是该戏班的正印花旦。


    “胜寿年”剧团的戏桥


    “胜寿年”剧团的戏桥内页有《秦兵火葬桃花源》的剧情简介

     
           1933年,人寿年班雄风重振,林超群饰演了《十美绕宣王》《龙虎渡姜公》等剧目,其中,他主演的《十美绕宣王》连台本戏成了人寿年班的长寿戏码。人寿年班声誉日隆的时候,发生了罗家权枪杀徒弟唐飞虎案。班主何萼楼怕受牵连,于是将班底转给班中艺人自理,以靓少佳、林超群、靓次伯、庞顺尧等人为骨干的班中老倌连同坐舱(即戏班的经理)骆锦兴一起,商议弃用人寿年这块旧招牌,用另一个新牌子“胜寿年”取而代之,意即希望今后的班业比人寿年更胜一筹。
           自1933年后林超群加盟“胜寿年”剧团近十年间内,得到同为平洲乡里的靓少佳的帮助、提携,先后随靓少佳到新加坡、越南等地演出,1940年至1942年间,“胜寿年”剧团以香港为基地演出,林超群再度任正印花旦。
          1942年底香港沦陷后,林超群离开香港,返回广州,在乡间小型班演出,由于抗战期间经济萧条及男女混班的兴起,男花旦日渐式微,林超群度日艰难。祸不单行的是在一次下乡演出后,船工装好戏箱后,戏箱不慎被船工掉落河中,导致戏服全毁,林超群从此告别了粤剧舞台。靓少佳是慧眼识才的班主,他深知林超群除了有演艺才华外,还有非常出色的管理能力,于是1948至1951年间,靓少佳邀请林超群出任“胜寿年”剧团坐舱。这期间,郎筠玉收林小群为徒,林超群收孔雀屏为徒,若干年后,林小群、孔雀屏皆成为著名粤剧花旦。
     
           现存的
    "太阳升"剧团旧戏桥是其1952年农历十一月到平地“冬祭”演出的珍贵记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艺术界进行“戏改”(改人、改戏、改制),粤剧艺术逐步走上新的发展道路。戏桥上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字样反映了当年戏剧界新的艺术气象。林超群在1952年与广州平安戏院老板合办“太阳升”剧团,翌年改为民主班(共和班),林超群为剧团经理,谭青霜为编剧,主要演员有丁公醒、白超鸿、林小群、孔雀屏、小木兰、王中王等。该团是有一百多人的大型剧团,该团演员年轻、有朝气、唱功好。


    "太阳升"剧团的戏桥
     
           据林小群回忆,她的父亲林超群在家是个好家长,在剧团是一个好导演、好老师,艺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当年为了锻炼新演员,他与编剧谭青霜为演员度身订做了《荔枝换绛桃》《玉河浸女》《柳毅传书》等剧目。

          《柳毅传书》这部戏,早期是安排林小群饰龙女,白超鸿饰柳毅。但白超鸿已去了国营广州市粤剧团,“太阳升”剧团就缺了合适的文武生来演出《柳毅传书》。1954年,林超群通过剧团的行政主任吴馀享带着林超群的亲笔信,到香港邀请罗家宝加入加盟,罗家宝欣然接受邀请。林超群将舞台上的唱、做、念、打等经验亲自教给林小群等。1954年底,由谭青霜写词,林超群撰曲,经反复演出打磨的重排版《柳毅传书》由罗家宝、林小群担纲演出,令观众耳目一新。据林小群及家人回忆,柳毅和龙女对唱的小曲“柳摇金"就是谭青霜按父亲的设计,字斟句酌地编写的,父亲还亲自导演这个片段的动作调度,其设计巧妙——把柳毅在龙宮饮宴中龙女传情的情景在眼前再现,使柳毅明白新娘就是龙王公主。《柳毅传书》一剧,不但令演员和编剧声名鹊起,还令林小群、罗家宝奠定了“群腔”“虾腔"的基础。该剧轰动羊城,长演不衰,达到了“以曲润戏,以戏育人”的效果,成为粤剧的经典剧目,从此“太阳升”剧团饮誉省港澳等地。1955年底开始,“太阳升”剧团的演职人员先后并入国营省市县的多个剧团,“太阳升”剧团也就此成为历史。
          真可谓,小小一张戏桥,浓缩了一段历史,睹物思人,感慨良多。
    (本文所有图片由郑迅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