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小百科】(277)舌齿音、脑后音、咽音、拉腔、古腔
发布时间:2020-11-12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舌齿音
唱功术语。戏曲演唱、念白发音的一种方法。演员在演唱吐字时,上下牙轻合,舌尖轻触下牙缝,发音时让气流在舌面通过牙缝发生轻微摩擦而成音,称“舌齿音”。舌齿音的发音一般较轻,多为辅音。在演唱字时起到装饰和辅助音色的作用。也有演唱者把运用舌齿音变成了演唱的习惯,进而形成自己唱功的特色和风格。
脑后音
唱功术语。戏曲演员演唱念白发音的一种方法。演员演唱时,一般发音用丹田力使气经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音。“脑后音”虽然同样气发丹田,但在发音时,喉腔稍加压缩而与鼻音相聚,使声音迂回在脑后,通过脑共鸣,发出一种较为含蓄沉稳的声音。由于喉腔紧缩,腹部气比较集中,发音就显得苍劲有力、粗犷浑厚,既能达远闻,而近听又不觉其冲,尤其适合过去在没有现代音响设备的广场演出。粵剧戏班过去习惯按照戏中的文词将人的脑袋称作“头颅”,故又把脑后音称作“颅后音”。传统粤剧的大花面、二花面等行当的脑后音是其发音特征,称为“铁声”。由于各人的生理和天赋的不同,脑后音并非人人皆擅用,有些演员虽经勤学苦练,也难达到理想的声音效果,加上现代粵剧已较少有花面行当的表演,更难有让花面角色演唱的机会,所以粤剧舞台已基本没有运用脑后音发音演唱。
咽音
唱功术语。咽音原是美声唱法的一种声乐训练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被引进到粤剧,作为演员发声的一种辅助性训练。演员为了改善音质,减少声带疲劳,获取更大的声腔共鸣,通过特定的训练,将自己的咽部调节成一个发音管,与喉腔相通连,形成咽喉共鸣区,以改善演唱者的音质和音高,这种发声方法就是“咽音”。经过正确的咽音训练,演唱者可以强化声音的集中度和穿透力,提高发声位置,使声音更富弹性和伸缩性,音色更具表现力。它能使“唱”在气流上,而使发声持久;能扩大音域,增强音量,帮助发声主体灵活运用真假嗓,有效地控制抖音的出现。粤剧行内多把咽音作为丰富演员发音的尝试。
拉腔
唱功术语。在粤剧板腔体的演唱中,各种板式都有相对固定的格律。但在具体不同的戏里,虽同但词不一样,唱词中字的音也各有不同,演唱者须根据音的高低,并结合剧中人的情感和情绪,才能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旋律,即成为唱腔。演员演唱时,把一句、一字、一个音节的旋律按格律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乐句,粤剧行内就叫做“拉腔”。
古腔
唱功名词。过去传统粤剧演出中的唱和念,都是使用戏棚官话。自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粤剧舞台演出逐渐改用广州话演唱和念白。原来传统剧目的词曲,是按照戏棚官话的平仄声韵去撰写的,改用广州话演唱,从戏剧的整体看来,显然不够协调,演员和观众都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在变化、交替、转折时期,除了创作适合广州话演唱的新剧本外,一些演员将传统戏中某些道白和唱段,依旧沿用戏棚官话演唱。当粤剧发展到在演出中基本使用广州话时,对某些戏(特别是传统武场戏),有些演员又感到用广州话演唱不如过去用戏棚官话更能显现角色的威势或感到表达戏剧和人物所蕴含的古朴意韵略有不足,就有意识地将其中一些唱段改回用戏棚官话演唱,以求更突出体现传统粵剧热烈、火爆、古拙的特色。久之,一些观众和新进的年轻演员听不懂这些以戏棚官话演唱的唱段,且感到它与新编剧目中同一板式的唱法有所不同,便诘问其故,前辈们便以“古腔”名之。一直到现在,些古装戏的剧本,还偶有标明【古腔×板】的板式特别提示。粵剧“古腔”一词实际所指是:在粤剧演出中,凡以戏棚官话演唱的唱段,都称“吉腔”,以戏棚官话演唱梆子中【慢板】【中板】等板式,便称【古腔慢板】【古腔中板】虽用广州话演唱,但吸收了传统粤剧用戏棚官话演唱的行腔方法、技巧(如“公脚腔”)去演唱【梆子中板】【梆子慢板】等板式,也称“古腔”。古腔所界定的范畴相对较模糊,是20世纪30年代后粤剧戏班约定俗成的一个没有严格规范定义的名词。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表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