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274)绣花鞋、跷、单趾鞋、须口

    发布时间:2020-11-03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绣花鞋
           靴鞋。其样式是薄底、圆头,底部是线胶或牛皮,鞋头配一簇彩穗,鞋面用棉布或緞料制成,因在鞋面绣花作装饰,故称“绣花鞋”。是戏中夫人、小姐、丫鬟等中青年女性角色穿着。也有演员为使自己在舞台上更显身材高挑,便加高鞋帮,放入海绵或软木垫高鞋底,变成厚底绣花鞋。
     

           靴鞋。一种特制的且脚表演用鞋。传统粤剧旦脚有踩跷的表演,就是演员在舞台上穿着跷这种鞋子,模仿封建时代妇女扎脚(缠足)的情状。跷的样式是先仿照扎脚的形态,先制作一双长约10厘米的尖头绣花鞋,内套置延伸出外的跷套,在跷套内插入一条小木板,另外配置一条红绫带,用来系紧绣花鞋,起到鞋带的作用。演员表演时将脚尖放入绣花鞋中,用红绫带把脚弓、脚跟与跷套木板紧紧缠捆,把它固定在跷套的木板上,演员把身体的重心集中到脚尖,脚弓和脚跟则借助木板而垂直于地面,演出时仅露出小绣花鞋,使观众看似是扎脚的模样。粤剧舞台表演有广东跷和上海跷(也有称“京跷”)两种不同的跷鞋:上海跷绣花鞋部分相对广东跷为大,跷套木板较短,演员穿上时脚尖可直接触到地面;广东跷绣花鞋较小,跷套木板较长,演员的脚尖只可以抵着木板在舞台上表演,演员按自己的习惯和技巧把握能力去选择用上海跷还是用广东跷。相对来说穿着广东跷的表演难度较大。跷,按《辞海》的诠释是:“脚后跟抬起,脚尖着地。”故戏班根据演员表演形态,称此鞋为跷”。穿着跷表演就叫“踩跷”(粤剧戏班又有把它俗称为“扎脚”)过去传统粵剧有专门表演“踩跷”的戏,如《刘金定斩四门》《十三妹大闹能仁寺》《凉亭会妻》等。
     
    单趾鞋
           靴鞋。在清朝满族贵妇所穿的特殊样式的鞋子基础上加以美化装饰而成。鞋面用缎制成,样式与花鞋相仿,鞋面的颜色和图案一般与角色所穿戏服相配。其特别之处是在鞋的底部中间嵌镶块高而窄(高5-7厘米)的塔形木块(上端面积约4厘米x4厘米,着地一端面积约8厘米x8厘米),故称“单趾鞋”。穿此鞋行走双手需较大幅度前后摆动以保持身体平衡,在舞台上就显得身段婀娜多姿,清装戏中的公主、后妃多穿着单趾鞋。
     
    须口
           戏曲艺术对演员所戴各式假胡须的统称。京剧称“髯口”,或“口面”。演员扮演戏中中老年男角时,要按行当要求戴上能代表所演角色的各式规范的假胡须。主要适用于武生、公脚、花面、丑生等表演行当。须口的制作方法:用细铜条按人的脸颊形状弯曲成形,两边成钩状,挂在双耳上;以牦牛毛、马尾、尼龙丝或人发等材料制成胡须,在弯形的细铜条上,于接近面颊、双耳、嘴唇等部位系结。前辈艺人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利用不同的须口,设计出种种不同的规范表演技巧动作,逐步形成了捋、抖、捻、抛、扬、吹、撕、弹、咬、揽、要等多种程式化的须功表演,对在舞台上抒发角色情绪起渲染作用。须口的样式较多,不同的表演行当、不同的年龄、不同性格的剧中人物,要按规范使用相应的须口。从须口的形态来分,有长须,有短须;有三有五绺,有满胡,有牙擦须;从颜色来分则有黑须、白须、苍须、红须以及五色胡须;从功能来分,薄须便于唱,浓密的须利于须功技巧表演须口是戏曲类型化艺术的表现特征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话剧、电影等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影响,戏剧追求真实,表演需要体验,人物要求个性化,于是病须作为一种可以使人物造型更加通真的化妆手法,也渐被采用到粤剧舞台演出上来,成为对传统须口的一种补充。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舞台美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