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传承与创新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0-10-20 作者:阳春晓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粤剧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此许多专家学者、名家名角都有专业深入的研究和论述,笔者作为一名业余的曲艺爱好者,实不应班门弄斧,就如此专业的问题妄加评论,无奈对于近期看到的一些曲艺新作感到五味杂陈,不吐不快。
           创新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广大观众从不否认粤剧创新的必要性,也从未拒绝过粤剧的创新。对粤剧历史稍有留意的人都知道,粤剧是受弋阳腔、昆腔、汉剧、徽剧、秦腔等外来剧种影响,结合本土文化元素,经过长年累月的磨合发展而成的,粤剧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但是,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创新应该有不同的力度把握,这就好比一件雕刻作品,当它还是一块原料的时候,需要对它大砍大凿,当它成型了以后,就要慢慢打磨,精雕细琢了。粤剧也是一样,在粤剧尚未形成自身特有完整体系之初,各种外来元素和本土元素不断碰撞、磨合,在这个阶段,大胆吸收、借鉴、结合运用外来元素,创新就显得十分必要。而经过漫长的打磨成型后,粤剧进入成熟阶段,“唱作念打”表演程式、梆黄体系、词曲体系、音乐体系等基因特质固定之后,对粤剧的创新就应该适度把握。
           创新就意味着改变。但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我们对传统粤剧的创新是为了创造新剧种,还是为了保持传统粤剧的生命力、为了更好地传承。当今社会,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冲击,到处充斥着时尚文化、快餐文化,人心浮躁,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似乎和慢节奏的粤剧格格不入,年轻人接触粤剧、了解粤剧的机会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断层。虽然我们认识到培养年轻人对粤剧的兴趣的重要性,但我们缺乏对传统粤剧的坚守,缺乏对年轻人进行持之以恒的正统粤剧灌输,而是舍本求末,急于求成,总想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其他们对粤剧的兴趣,于是乎,一些忽略传统表演程式的新编粤剧,一些与流行歌、电子音乐结合的所谓的新派粤曲大行其道,随着这类作品越来越多,我们不禁产生一个疑问:到底我们是应该向年轻人展示最正统最原汁原味的传统粤剧,还是应该投其所好,把粤剧改头换面成让他们感兴趣的形式?这些为了吸引年轻人而创作出来的“转基因”粤剧,真的能称之为粤剧吗?
            人们对粤剧的兴趣并非与生俱来。我们小时候同样是对粤剧一无所知,同样听不懂咿咿啊啊的唱腔,同样不了解剧情、不懂得什么人物角色,但是在我们的长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影响下,通过长年累月对粤剧的耳濡目染,我们才慢慢对粤剧有所了解,慢慢对粤剧产生兴趣,慢慢发展成一个戏迷票友,甚至有不少人长大后投身到粤剧事业当中,这是长期灌输的结果,当我们身边的环境氛围具备一定条件、积累的一定数量的时候,量变就自然会产生质变。很明显,我们现在缺少这种氛围,缺少这种从小、从身边、从日常生活的中持续灌输传统粤剧的意识和机制。

     

    京剧节目《传承中国》片段(图片来源网络)

            对传统的坚守和传承,京剧远远走在粤剧前面。京剧的师徒制,京剧经典剧目音配像抢救性保护、京剧的传播与推广等等,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在各类晚会上,我们听到的无不是诸如《四郎探母》《三岔口》《大保国》《锁麟囊》《贵妃醉酒》等等这类传统经典曲目。在创新方面,京剧也从未止步,北京电视台有一档京剧节目《传承中国》,通过京剧名家的真教、真演和影视歌明星的真学、真练,在你教我学的过程中,深入浅出地道出正统京剧精髓,利用这些影视歌明星的影响力,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里推广京剧。名角王珮瑜,长年参加各类综艺节目,通过微博、网络直播平台等新手段新途径,不遗余力地传播正统京剧。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无论如何创新,他们并没有为了吸引年轻观众,把京剧改得面目全非,而是利用一切新手段、新途径,不遗余力地保护、传播、传承传统京剧。
            香港著名粤剧艺人罗家英曾经说过,人到了40岁,有了一定的人生积淀,才会慢慢喜欢粤剧,懂得欣赏其中包含的内涵、故事、历史、文化。曾三度获得中国戏曲梅花奖的川剧大师沈铁梅也曾经说过,戏曲是奢侈的艺术,欣赏它需要时间和金钱,我們要做的是在年轻人心中埋下戏曲的种子,这个种子到了一定阶段,自然会生根发芽。只有靠广大粤剧业界人士对传统粤剧的坚守和敬畏,靠广大观众对传统粤剧的持续呵护,靠全社会对传统粤剧持之以恒的推广传播,传统粤剧的生命力才能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国粤剧网为推广粤剧,以予刊载,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