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213)京装、脚绑、捆索、公婆衣、百家衣、富贵衣

    发布时间:2020-03-17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京装
          戏服。京剧叫“包衣包裤”(也叫“抱衣抱裤”和“豹衣豹裤”)大斜领、大襟、束袖。衣服下沿连有打褶的白绸两层,名叫“走水”。下穿灯笼裤。衣裤同花同色,沿周均绣有花边,颜色以正五色为主。腰系板带或丁字带,常配有捆索。多为戏中的英雄、侠客、义士、草寇等会武艺的青年男角所穿。穿此戏服,一般多是短打小武在武场中表演开打,故又称“英雄衣”和“打衣”。粤剧因此戏服是由京剧传入,故称“京装”。
     
    脚绑
          戏服配套用物。根据古代武士战斗的服饰制成。长约35厘米,上宽约25厘米,下宽约15厘米。它按人体小腿的形状,上宽下窄,遮盖着演员小腿的位置。脚绑与戏服的颜色相同,一般绣有四条横形彩条。因为绑在脚上,故名“脚绑”。它主要给武场戏中的士兵、马童等角色穿戴。主要作用是利用其将裤管束紧,方便武戏演员开打,同时也达到装饰戏服的效果。四条横形彩条。因为绑在脚上,故名“脚绑”。它主要给武场戏中的士兵、马童等角色穿戴。主要作用是利用其将裤管束紧,方便武戏演员开打,同时也达到装饰戏服的效果。
     
    捆索
          戏服配套用物。京剧称“绦子”或“丝绦”。由丝绦织成的条索。长约6米,两端各附约30厘米的长穗。捆索是随京剧戏服京装而传入,它是给武场短打戏的演员穿着打衣等戏服时捆系在身上的索带,故称“捆索”。捆索的系结方式有四角、六角等数种,采取何种方式主要视演员的演出需要而定。捆索的作用在于:一是作为戏服的装饰物,使戏服的样式出现变化而产生美感。二是捆结起来使角色显得精神抖擞,是让观众区分角色行当的标志。三是演员身体被捆索勒紧了,方便表演武打技巧和跟斗。
     
    公婆衣
          戏服。斜领长袍,以灰、黄两色相间,腰系斋索,是传统粤剧土地公、土地婆的专用戏服,传统粤剧穿着公婆衣的土地公(婆)都必须戴特制的土地公(婆)面具,并拄拐杖。因为是戏中土地公(婆)专用戏服,故名“公婆衣”。随着粤剧表演的变革,较少有土地公(婆)的戏,而且也不会戴面具演出,公婆衣也就逐渐被其他戏服所替代。粤剧戏班后来又有另一种样式的公婆衣。它是长背心,对襟、不结纽。长度比袍稍短,约130厘米。双肩加绸带系结作装饰,是给戏中带发修行的人穿用。如《五郎救弟》的杨五郎,《擒方腊》的武松等角。
     
    百家衣
          戏服。京剧称“道坎肩”。对襟、白领,全身用白、黄、蓝、黑等菱形布块拼缝而成的背心,长及过膝。多为粤剧舞台上的尼姑所穿,故又称“道姑袍”。如《陈姑追舟》的陈妙嫦、《帝女花·庵遇》的长平公主等角,都穿百家衣。在传统粤剧也有男角穿百家衣,样式为圆领、对襟、黑或咖啡色贴边。现在已极少看到,此类角色大多改穿道袍或和尚袍了。
     
    富贵衣
           戏服。京剧称“穷衣”。其实这是海青的一种;在黑布海青上补缀一些杂色的布片或绸片,代表是补丁了,以示衣服的破烂残旧,并多有斜背一个布袋名富贵袋,作盛放乞讨工具或乞讨到的食物之用。富贵衣一般给小生中的穷生,或丑生演乞儿时穿着。穿富贵衣的角色往往在戏中后来得中状元,安享荣华富贵,而穿着富贵衣则是预示着剧中人将来大富大贵,因此而得名。如粤剧《风雪卑田院》的郑元和、《张文秀》的张文秀,在剧中都穿着富贵衣。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舞台美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