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我的“战疫”

    发布时间:2020-02-24 作者:朱女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这注定是让每一个国人都刻骨铭心的一个月。“战疫”一月,所有人的正常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
          不在一线的人们,工作被迫停止了,日夜赖以生存的、最熟悉热闹的城市,也纷纷像按下了暂停键一般,人车罕见。平时最不爱宅家的人们,也像坚守阵地般,与家人一起守在家里,日复一日,寸步不移。这是一场全民的战役。
          我们粤剧行业一年一度的粤剧大春班停止了,这是我从艺20多年来的头一次。以往的春节都是整个粤剧界最忙碌的旺季。从正月始,连着将近一个月,在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村子连着村子布满了戏台,村村有剧团,到处都是锣鼓喧天、携老扶幼看大戏的盛况。今年,没有了......
          每一年都会因为不能陪家人过年而多少有遗憾,但今年,猝不及防失去了习以为常的舞台,心里的那份失落,是难以言喻的。
          每天通过电视、手机迫切地了解疫情,了解一线的情况。一个20多年的闺蜜,她是武汉大学的教授,一家子就在武汉。封城后,我们每天保持联系,分享着彼此的喜与忧。她说经过这一役我们就是生死之交了,她会在珞珈山上,樱花树下等着和我重聚。我说,我会在岭南如诗如画的肇庆等你,等你来看我演《龙母》。说完,我哭了。
           每天揪着心流了许多的眼泪,感动的、悲伤的、振奋的...…不计其数,我都奇怪,自己居然那么会哭。
           从未有过这么无力的时刻,从小我都一直在为自己所选择、所热爱的职业无比的骄傲。但这些日子,多么希望自己能冲在一线,哪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最小的实质性的工作啊!可我却很清楚,守在家里不添乱,或许才是此刻我们能做的最大的贡献。在灾难面前,我们戏剧人就真的没有用武之地了吗?我都几乎要产生自我否定了。
           后来我陆续收到了几个邀请,都是以艺术创作来声援“抗疫”的。有改编的歌曲、有粤语朗诵等等,我都义不容辞、满怀激情地参与其中。感觉自己终于能做点什么,真是由衷地欣慰。
          更有意义的一次,是受邀与全球七十多位粤剧粤曲名家们,开创了首次的隔空合作,大家各自在家里用手机拍摄录音,然后合成,以“云合唱”的方式演绎粤曲《大爱的战歌,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那份同心同道的震撼和感动,无以言表。
          虽然前线的医护人员们,正在疾病中煎熬的同胞们,未必能在此时此刻听见我们的歌声,但我们相信,这些真挚的、澎湃的声音,这些以粤韵乡音所演绎的、来自祖国故乡的声音,会带着我们所有人的爱,飞向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大爱飞歌,并肩而行。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新媒体
     
          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是反映生活并记录着生活的。我们都拥有着比平常人更敏感的感情触觉、更深刻的人文情怀。无论是在“战疫”中以艺术作品振奋人心、鼓舞士气;还是在疫情结束以后,收集资料事迹,创作出感人至深令人铭记的艺术作品,都是我们每一个艺术工作者的责任。
          正如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老师所说:“ 我们在家修行吧。该唱就唱,该练就练,功不能丢,书要多看,纵观时代变迁,感受人间冷暖,细心体味生活,收集创作素材,为日后创作多做积累,待到心有灵犀一点通时,佳作横空,好戏连台。”
          是啊,我们共同热爱着我们的国家,热爱着我们的生活。这份热爱会在大灾大难的淬炼后,更加的深刻,并更知珍惜。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岗位,没有任何的一种工作是没有意义的。尽管,或许此刻并不起眼、并不那么“实用”。但也正如我们在“战疫”中坚守阵地般守在家里一样,每一份职业的坚守都是自有其价值的。
          无数个小家,组成了我们的国家;无数个职业的坚守,托起了我们的大中国。
          黎明已经到来,春暖花开指日可待。我怀念着黄鹤楼,也想念着披云楼;珞珈山上的樱花,七星湖畔的紫荆,请等着我们,缓缓归来。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国粤剧网为推广粤剧,以予刊载,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