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世遗”十年 热闹走入生活——白领进剧院周末睇大戏 三地学生研修粤剧艺术

    发布时间:2019-12-27 作者:徐子茗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广州,戏曲氛围浓厚的老西关,荔枝湾大戏台每天下午准时鸣锣,为街坊、游客带来免费的粤剧折子戏演出。宋飞杰偶然办事经过,发现了这个“宝藏之地”。他周末有空就会带着6岁的儿子来转转,有时,孩子玩累趴在他肩膀睡着了,宋飞杰还听得津津有味。
          北京,日前掀起了一阵“粤剧热”,粤剧“世遗”十年之际,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首次联合晋京展演,200多名演职人员乘坐同一班高铁,在北京西站拍了张浩浩荡荡的大合照。11月19日,在梅兰芳大戏院,广东粤剧院新编粤剧《白蛇传·情》打响京沪巡演头阵。
          “粤剧在传承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环境都到了最好的时候。”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许浩军如此说道。
          2009年,粤港澳三地联合将粤剧申报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粤剧界为之振奋。如今,粤剧发展走过十年,从对非遗朦胧的理解,到一步步探索出独具岭南风格的艺术创作,既有政府的极力推动,亦有业界的创新探索,同时面临众多不可回避的问题。
           “粤剧发展不要止步于申遗成功。”一代名旦、艺术家红线女的肺腑之言犹在耳边。
          值得欣慰的是,回首“世遗”十年,粤剧终究没有束之高阁,而是热闹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粤剧粤曲演员乘船游览广州荔湾湖
     

    顶层设计:央地扶持力度很大

          上个世纪,粤剧曾与京剧联袂打造了“南有薛马争雄,北有梅程争辉”的黄金时代。即使当下受到娱乐文化的冲击,粤剧仍然广泛流行于粤港澳三地。在广东,遍布666个大大小小的剧团;在澳门,300多个报备在册的戏剧社团遍地开花;在香港,每天都有粤剧演出。
          “粤剧艺术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部分,一定要从文化的角度、艺术的高度来看待,不能单单看成一个剧种。”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认为,粤剧所承载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剧种本身,在彰显岭南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2006年,粤剧入选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多年来,国家对粤剧发展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粤剧在文化空间建设、保护记录、传承传播、传徒授艺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我省对粤剧的发展也是大力支持。2017年,广东率先以省长令的形式颁布了《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从地方法规的高度对粤剧扶持、发展给予强力的政策引导,是粤剧界在保护方面一个非常大的拓展。

          广州于2014年制定了《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2019年5月,又制定了《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2019-2021)》,规划了粤剧发展的七大工程和15项重点工作。广州投入资金8亿多元,建设粤剧艺术博物馆和广州粤剧院(新址)。2015年建成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填补广东无粤剧专业博物馆的空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建议,粤剧的保护在注重专业院团和舞台表演化的过程中,也应该关注社区的传承实践,使它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实践的形态,去体现粤剧的生命力。
     


    第七届吴川粤剧文化艺术节,表演前,演员化妆

     

    传承保护:抢救绝活留住观众

          诞生于岭南的粤剧,文化基因里有锐意进取的精神,也有忧患意识。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很早就有了紧迫感,她在多个场合呼吁:戏曲界往往重演轻言,传统的艺术如果再不进行系统整理和规范,可能就慢慢流失了。

          “比如‘打五件’‘挞烂台’,这些传统的粤剧绝技都快失传了。”两年前,倪惠英牵头进行《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以下简称《大全》)的编撰整理工作,带领青年演员,向老一辈艺术家取经,试图记录下一批濒临失传的传统绝活。

          有些绝活,连70多岁的《大全》执行副主编何笃忠也没见过:“比如高台大翻飞椅,从高台上连着椅子一起翻下来,难度非常大。这次由青年演员练出来,以音像形式留存,非常宝贵。”在今年11月23日晚的《大全》首发式晚会上,30名演员展示了南派武技,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敢用这个名字就了不起,是不是特别全可以探讨,但调动各方面力量把能记录的动作都记录下来就非常了不起。”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龚和德对《大全》给予高度评价。

          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曾小敏介绍,广东粤剧院60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粤剧剧本、音像和图片资料。“我们正在进行数字化工作,以口述形式制成电视片,录制粤剧古腔。”2015年,广东粤剧院与酷狗音乐携手,试水“传统地方戏曲数字化”,将《昭君出塞》《西厢待月》《宝玉怨婚》《玉堂春》等深受剧迷喜爱的经典曲目进行数字化归档,并在酷狗平台内推出“粤剧专区”“粤剧标签”。
          在传承保护方面,广东粤剧院“以老带新”,先后成立黄壮谋、丁凡等名家工作室,让老一辈艺术家在这个平台上发挥艺术才华,把精湛技艺传授给青年演员。
          留住了传统技艺,但是观众在哪里?这是摆在所有粤剧人面前的紧迫任务。
          粤剧在基层并不缺市场。曾小敏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广东有600多个粤剧团体,该院在粤港澳尤其是基层的演出不少。这点在广州粤剧院也得到印证,该院2020年的春班演出在半年前就被预订满了,明年1—2月将有超过100场演出。
          “真正难开拓的是城市市场,打造城市演出品牌。年轻观众、白领阶层想看戏曲演出,不知道在哪看,演出资讯也有限。”曾小敏认为。为此,广东粤剧院做了大量工作,打造了“周末睇大戏”“名家演出周”等品牌,最初上座率只有两三成,如今接近八九成。2012年,宽敞明亮的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演艺大楼落成开放,此前,广州的粤剧表演多在综合性剧场,场次不定,票价较高。
          与此同时,在广州珠江新城的红线女艺术中心的放映厅,每天都有粤剧电影看。而它旁边,19层的广州粤剧院新址即将拔地而起,粤剧人才施展拳脚将有更大的空间。
     


    粤剧《决战天策府》
     

    创新发展:谁说要把粤剧封存

          粤剧界的人一般避谈粤剧创新,因为易生争执,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丁凡却敢于硬怼:“粤剧当然在创新,因为粤剧一直在不停地演出,这个过程难道不去适应变化的市场?”红线女曾经在回答“粤剧需不需要创新”的提问时,这样说道:“我们一直都在创新啊!要是谁说要把粤剧封存、不让它根据时代而变化,那就等于不让粤剧存在。”
          广东粤剧院打造的粤剧《决战天策府》,是被不断拿来讨论的创新案例。这部剧取材自3D武侠网游《剑网3》,在2015年一举拿下由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颁布的“全国传统戏曲票房”“全国新创传统戏曲票房”双料冠军。

          知乎“如何评价粤剧《决战天策府》”的问题里,有网友评论,自己是看了《决战天策府》后开始关注粤剧的,不管新编或传统剧目,感兴趣的都会看。这也是该剧编剧冯敏仪想要达到的效果:“吸引一批没看过或对粤剧了解不多的观众走进剧场。”

          “这种时尚化没有一丝违和感。”在许浩军看来,《决战天策府》不仅因为网游的元素吸引了年轻人,更因为现代化演绎让粤剧更时尚。

          在《中国戏剧》原副主编安志强看来,这种强大的包容性正是粤剧最大的优势。“吸纳过来,还能强化粤剧本身的东西,这是其他所有剧种不可比的。”他说。

          即使是《搜书院》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粤剧人也秉着推陈出新的原则,对经典进行精编,按照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的标准适度改造。老版《搜书院》时长近3个小时,广州粤剧院新版压缩到了2小时左右,删减了过场戏,增加了群舞场面,如书生变换队形掩护翠莲的幽默桥段。粤剧的魂还在,但对于新观众而言它又有趣好看,无形中就降低了他们进入粤剧的门槛。

          在数字经济的互联网浪潮下,粤剧的传播有了更多样的途径和场景。

          广州粤剧院推出新编现代粤剧《刑场上的婚礼》时,周文雍、陈铁军在就义前“亲吻”的场面曾备受争议。对于“戏曲舞台上是否能有这么生活化的场景”,业界有过一番争论。红线女力挺:“我觉得好!而且应该要紧紧地、嘴对嘴真正亲到一起!”

          前不久,《刑场上的婚礼》还拍成了电影,在广州举行了首映式。事实上,上世纪红线女就接拍了不少粤剧电影,《搜书院》《关汉卿》是其中的代表作。晚年,红线女还积极推动将粤剧《刁蛮公主戆驸马》改编成动画片上映,并亲自配音。

          如今,广州正实施“广州市粤剧电影精品工程”,3年内有10部粤剧电影上映,并在全球范围内发行。其中,粤剧电影《南越宫词》《睿王与庄妃》也将很快亮相大银幕。

     


    广州北京路口,市民游客在欣赏街头粤剧表演
     

    人才培养:最缺的是粤剧编剧

          人才问题是所有剧种都要面临的。红线女在世时,在多个场合疾呼,“最缺的是粤剧编剧!没有好的编剧,粤剧真的要‘执笠’”。如何让粤剧不断有好戏上演,一直是粤剧界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推出“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聘请编剧、导演、剧评家组成专家指导小组,指导创作。在“孵化计划”的吸纳下,创作队伍不断扩大。如今,以梁郁南、李新华、罗丽、余楚杏、曾志灼、杨晓丹、吴海榕为主的一支羊城戏剧创作队伍初具规模。该计划先后孵化了粤剧《歇马秀才》《鹅潭映月》《如姬与信陵君》《三生》《典官记》《梅花翘》《易水寒》等剧目,在业界引发反响。

          “广东有23位梅花奖获得者,还有一大批中青年演职人员在茁壮成长,但在人才方面,确实还需发力”,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勇表达了对粤剧教育的隐忧,“尤其学校的教育,广东只有广东舞蹈戏曲职业学院设有粤剧系,这个系两年招一个中专班,只有30人,这30人又只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从事粤剧事业”。余勇建议,通过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扶持“粤剧进校园”常态化,每年按实际划拨经费帮助培养粤剧人才。

          在政府和民间多方推动下,粤剧教育尝试走进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2015年,星海音乐学院成立了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星海粤曲研习社”,聚集了一群青年粤剧粤曲爱好者。随后,通过和广东粤剧院合作,越来越多的专业粤剧演员进校园辅导,开设粤剧身段、锣鼓等课程。

          今年6月3日,国家一级演员文汝清走进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给500余名初一师生们上了一堂唱做皆有、互动好玩的粤剧课。文汝清说:“我不求粤剧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只希望我们的推介能使他们觉得这门艺术是好玩的、有美感的,那就好了。”仅广东粤剧院,去年就举办了149场“粤剧进校园”活动,覆盖省内重点高校。
     


    粤剧绝活踩藤牌、高台照镜
     

    三地合作:各取所长共同发力

          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粤剧就是文化纽带。“世遗”十年,三地粤剧人才携手在粤剧传承和推广上发力。自2011年开始,三地轮流“坐庄”,每两年举行一次“粤港澳粤剧群星会/新星汇”,票房持续火爆。今年,三地联合排演传统古装戏《胡不归》,分别在澳门、香港和广州演出,开演前1个月门票就售罄。

          自2003年起,每四年一届的“羊城国际粤剧节”是三地粤剧大老倌的盛会。戏迷可以一天看足6—8小时粤剧演出,2016年的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共吸引20万海内外观众共享文化盛宴。在丁凡看来,联合演出的方式对传承也起了很大作用,粤港澳三地恰恰能互相借鉴。

          三地的粤剧发展各有特点:广东的剧目创新多,舞台表演严谨;香港的剧目比较传统,舞台表演却很灵活;澳门的群众性粤曲演唱会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粤剧教育领域,三地交流频繁,粤剧进校园、粤剧青少年培训班等活动,在官方和民间的共同推动下,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香港民政事务局、澳门文化局的支持和领导下,三地连续多年举办“粤港澳青少年粤剧艺术交流夏令营”。超过600名粤港澳三地中小学生一起研修粤剧艺术,每年共同排演一台粤剧剧目,分别在广州南方剧院、香港高山剧场、澳门永乐戏院巡回演出。

          曾小敏认为,从三地交流的角度来说,港澳可以输送优秀的生源来广东学习,广东也可以输送专业老师到港澳开课培训。正如香港粤剧大老倌罗家英所说,只有让更多年轻粤剧人互相交流、学习,才能扬长避短,让粤剧在保护、传承和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多名专家看来,粤剧在粤港澳三地的相互借鉴,乃至在海外开枝散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粤语。“申报书上本来写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后来改成有讲粤语华人的地方才有粤剧。”粤语对粤剧传播的影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毛小雨透露的细节中可见一斑。

          然而,不少观众听不懂引发粤剧画地为牢的担忧。“舞台表演确实漂亮,唱腔也比较优美,故事情节看字幕也能看懂,但很多人只能看着字幕去唱,实际上是一个半接受状态。”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李志远说。

          “希望我们粤剧将来也像《歌剧魅影》一样走到全世界的主流剧院,让全世界了解粤剧,了解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毛小雨说,“我期待那一天。”

         站在“世遗”十年的路口,许许多多的粤剧人也在期待。

     

    声音

          粤剧作为广泛流行粤港澳三地的传统戏剧表现形式,它在彰显岭南文化方面有独特作用,国家也是高度重视粤剧的保护和传承。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 胡雁

        
          剧目建设一定要处理好传统和时代时尚的关系,与时代的关系是讲内容讲精神,与时尚的关系是讲生命形态,优秀剧目都是解决得比较好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龚和德
     

        对近百年的粤剧艺术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梳理,为我们后人能够留下一个基础性的东西,夯实了我们粤剧艺术。

    ——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剧协荣誉主席、广东粤剧促进会会长 倪惠英

        
          粤剧家底非常丰厚,如何继承好利用好这些资源,尤其是面对现在见多识广的观众,怎么适应现代人的观剧需求,成为我们重要的课题。

    ——《中国戏剧》主编 罗松
     

     


           本稿件转载自南方日报,由记者徐子茗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