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190)魁星面、三块瓦、六分面、金面、白面、红面、黑面

    发布时间:2019-11-19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魁星面
          面壳。民间传说在唐朝有一读书人钟馗,才高八斗,在殿试的时候因面相丑陋,被褫夺
    状元,故此含恨而亡,死后被上天封为掌握人间文运的魁星。民间以此传说寄寓希望在科场考试中得到公平、公正待遇的愿望。传统粤剧表演排场考文试,魁星一角手执朱笔,脸戴魁星面(壳)上场,跳魁星架。被魁星用朱笔点中的考生,就是该科的头名状元。魁星所戴的面壳就是按传说中钟馗的画像勾画。该面壳以蓝色调为主,面目狰狞,突眼阔嘴、獠牙,两边前额各有一圆形短角,脑门上画北斗星图形,表示是天上的星宿;也有在额中添横画的眼睛,以示明察秋毫。因魁星上场不须唱念,故在面壳后置一小横藤,供演员用口咬住,使面壳依附在脸上,方便演员表演。
     
    三块瓦
          面谱。与京剧的“三块瓦”脸谱名同实异。传统粤剧三块瓦面谱主要特征是使用红、黑、白三种颜色勾画面谱,并以此得名“三块瓦”。它属于一种类型面谱,并无严格规范的谱例。勾画过程相对自由,色彩的浓淡粗细和图形通常都由演员自由发挥,角色忠奸都可以使用。如在传统粤剧《落凤坡归天》的庞统、《摘星楼自焚》的纣王、《昆仑山子牙斗智》的申公豹等角色,都是勾画三块瓦面谱。
     
    六分面
          面谱。与京剧脸谱“六分脸”名同实异。传统粤剧的六分面是演员在开面时只勾画整个面部十分之六,故名“六分面”。它属于类型面谱。由于有这个明显的特征,粤剧戏班又将专门勾画此类面谱角色的表演行当也称为“六分”。
     
    金面

          面谱。以金色油彩为主勾画的面谱,统称“金面”。面谱使用金色主要是象征角色威严、勇猛,且异于常人。金面多由净(二花面)、六分等行当扮演戏中番邦大王、将军,或供神怪、妖魔等角色所用。前者如粤剧《双枪陆文龙·潞安州》的金兀术,后者如《白蛇传·祭塔》的塔神。
     
    白面

     

    《凤仪亭》的董卓
     
          面谱。以白色为主调色彩勾画的面谱,统称“白面”。开面时,将整个脸涂满白色,再用黑色勾出眉、眼、鼻翼等轮廓,眼多画成三角眼,眼角有奸纹。白色在戏曲脸谱中寓意是多疑、善诈、阴毒;开白面者都是由外脚(大花面)扮演戏中的奸臣,如《凤仪亭》的董卓、《华容道》的曹操等角色。
     
     
     
    红面

     

    《打洞结拜》的赵匡胤
     
          面谱。以红色为主调色彩勾画的面谱,统称“红面”。开面时,先将整个面部涂上红色,然后用黑色勾出眉、眼、鼻等轮廓,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图案特征。传统习惯以红色象征正义、忠诚、正直的品格,故传统粤剧开红面都是戏中正面人物。如《七虎渡金滩》的孟良、《单刀会》的关羽等角色。开红面者多为武生、二花面等行当,也有以小武行当开红面的特例,如传统粤剧《打洞结拜》的赵匡胤。
     
    黑面

     

    《王彦章撑渡》的王彦章
     
          面谱。以黑色油彩为主勾画的面谱,统称“黑面”。在传统戏曲脸谱中,黑色象征粗猛、豪放,黑面是以黑色为主、白色为辅勾画的面谱。在开面时较多运用传统粤剧特有的洗笔技法。黑面多由净(二花面)、六分,以及后来的武生等表演行当扮演戏中角色所用。多是性格刚烈的、忠勇威猛的武将,如《芦花荡》的张飞、《王彦章撑渡》的王彦章等角色。另外,传统粤剧的包公面,虽然是以黑棕色为主,但按戏行习惯称之为“黑面”。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舞台美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