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一幅不寻常的《岁寒三友图》

    发布时间:2019-10-11 作者:李耀安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松、竹、梅耐严寒不凋谢,故有岁寒三友之称。在我国光辉的美术史上,有众多名家曾给绘多帧岁寒三友图,传颂千秋,例如明代程敏政的《岁寒三友图赋》。而梅兰芳、薛觉先、邓芬合写的《岁寒三友图》,与其他作品不同,它创作于中华民族危难岁月,彰显了崇高的民族气节,融南北艺术于笔端。诚如北京梅兰芳纪念馆资深研究员、书法家吴开英先生所说:“这是爱国艺人在国难当头,患难与共的精神写照,也是中国戏剧史上富有历史意义的艺术精品,值得后世广为传扬。”
          梅兰芳家学渊源,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他吸收文学和美术的长处,融入到戏曲当中。他是一个演旦角的京剧演员,同时对诗、词、书画颇有研究。他把艺术和中国的人文精神联系起来,是中国戏剧艺术“大师”。在书画界也有一番成就的他,一生共创作了数千幅书画作品。
          薛觉先早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启蒙的同时,亦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他的舞台艺术特点是把南北艺术共冶一炉,他不仅爱好京剧、昆曲,而且竭尽努力将京剧的表演手法、音乐融入粤剧中,提高粤剧的表演艺术和音乐。薛觉先戏德高尚,革除戏班陋习,废除师约之类的旧习,无私地培养了新人,不少粤剧界的名演员都是出自他门下。
          据当年(一九二八年)广州的《民国日报》记载,一九二八年,梅兰芳率团在广州海珠戏院演出,由于薛觉先钟情京剧,常到戏院观摩学习,于是便通过江孔征(南海十三郎的父亲)的介绍认识了梅兰芳。梅、薛从此走上了长达二十八年的艺术交谊之路。
          邓芬是中国传统国画的坚守者,是当年广东画界的重要代表人物。邓芬也精通粤曲,邓芬与薛觉先在书画、戏曲方面的交流甚密,邓芬教薛觉先书画的同时也交流戏曲,邓芬曾应薛觉先的要求,将京剧《空城计》改编成粤剧,获得巨大成功。

     

    从左到右分别为:梅兰芳、薛觉先、邓芬
     
          做过薛梅专题研究的崔颂明先生,在《粤剧万能老倌薛觉先》一书中写道:在香港战乱期间,薛觉先是梅府的常客,因为梅家人口多,当时日军铁蹄下的香港经常发生粮荒,薛觉先常给梅家送大米。虽然局势紧张,但热情好客的梅兰芳仍不时邀请志同道合的挚友一起,谈论戏曲、历史、文学、世界形势,气氛活跃热烈,共同憧憬未来。
          随着抗日形势的变化,在香港的日本文化特务监视日趋频繁,为了安全起见,梅、薛、邓等文化名人见面机会也随之减少,但是,他们还是设法寻找合适的时机相聚。一九四二年夏天,侵占香港的日军为了欺骗百姓,组织一个所谓文化名人赴广州观光团,梅兰芳、薛觉先、邓芬、胡蝶等人均被列入观光人员名单。梅、薛等人就利用这一机会一同出行。观光回来后梅兰芳和邓芬到薛觉先的“觉庐”茶聚,并合写了三幅《岁寒三友图》。梅兰芳画梅,薛觉先画竹,邓芬画松,三人分别在画上题跋互赠,以画寄意,互相鼓励。崔颂明先生回忆,当年应该画了三幅《岁寒三友图》(现存只有两幅,其中一幅由梅兰芳题跋的由粤剧艺术博物馆收藏,邓芬题跋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杨永权先生在《澳门日报》发文刊登,可能现存澳门,薛觉先题跋的则下落不明),《岁寒三友图》饱含爱国情怀、不屈日寇的高风亮节。
         邓芬当年的题款为:“岁寒谁为表予心,唯与此君(薛觉先)相契久,难得东风第一枝,喜神谱入成三友。平恺(薛觉先)自画竹,畹华(梅兰芳)为写梅,余画虯松並题戏句写之,觉庐同结墨缘。壬辰夏从心芬识笔香港”;梅兰芳在画上的题款为:“壬辰夏,余与从心(邓芬)先生暨薛君觉先作短期间之旅行。归后,从心先生拟作《岁寒三友图》以寄意,先生绘松,薛君画竹,嘱余作梅,余愧未能也。先生书画名重一时,愿与余画厕身其间,能无恿乎!书此以志鸿雪云尔。梅兰芳识于香江。”
     

    邓芬题跋的《岁寒三友图》
     

    梅兰芳题跋的《岁寒三友图》
     
          邓芬、薛觉先、梅兰芳合写的《岁寒三友图》是他们三人在国难当头、患难真情的精神结晶,是中国戏剧史上富有历史意义的标记,也是粤剧历史文化瑰宝。
          梅兰芳、薛觉先都是戏曲大家,戏曲艺术是他们一生的事业和追求,他们对京剧和粤剧舞台表演艺术的孜孜以求,推动了传统艺术向前发展,这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
          历史上,中国的文化人,皆喜欢与琴、棋、书、画结缘,梅兰芳、薛觉先、邓芬也不例外。国画创作与舞台艺术的创作有异工同曲之妙,戏剧与国画艺术结合,可以做到眼界高、起点高。梅、薛、邓三人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使梅兰他们在戏剧艺术与中国画艺术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对艺术的重要性。
         《岁寒三友图》,不仅表达了三位艺术大师高尚的爱国情操,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国粤剧网为推广粤剧,以予刊载,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