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入选非遗十年,粤剧面临新挑战

    发布时间:2019-09-03 作者:环球时报 来源:环球时报 点击:


     

          今年是粤剧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十个年头。10年前,在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后,粤剧被成功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世界知道了“南国红豆”的存在。如今,粤剧的发展现状如何?

          广州粤剧团青年花旦陈韵玲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部分粤剧演员是受家人影响从业的,比如她的爷爷就是粤剧演员。目前优秀的粤剧女演员大部分都是70后、60后,“80后中杰出的女演员很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我是在叔叔的引导下学习粤剧的。粤剧演员收入并不高,一定要足够爱这一行,否则很容易半途而废。青年文武生李伟骢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做我们这一行要严格要求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嗓子,不能酗酒,否则很影响演唱。”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粤剧对演员的要求十分苛刻,除了基本的唱、念、做、打,演员对自己的妆容、发饰和服装也要精通。“学校只是教我们怎么表演,至于如何化妆、选发饰和服装都是我自己课下和前辈们学习的。一开始觉得有些繁琐,但后来发现自己化妆还是很有必要的,自己最清楚应该怎么突出自己的五官,尤其是眼睛,要够亮,”陈韵玲说,她现在平均一周至少演出一次,要时刻保持好自己的身体状态。“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事业的迷茫期,我也有,但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现在我要不断提升自己,希望到退休的时候能拿出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李伟骢表示,粤剧让他变成熟。每次演不同的剧本,装扮不同的人物,也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不同的感悟。“唱粤剧有一种历史使命感,感觉自己有这个责任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两位演员都表示,自从粤剧申遗成功后,赴海外演出的机会增加了许多。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粤剧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很受欢迎,比如美国、加拿大、欧洲。“我们每年赴海外演出100次左右,观众对粤剧的音乐、演员的妆容和服饰都很感兴趣。”

          在海外演出机会增加的同时,粤剧也面临转型的挑战。广州粤剧院副团长尤桂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粤剧院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后得到政府的经济支持减少,粤剧院也面临改革的考验。“我们计划建立自己的剧院,用自己的团队进行售票和演出,实现自给自足。实现盈利后编剧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打磨剧本,创作出更多经典的作品,我们的剧团也可以精心排练,不用租用其他的剧院演出。”

          尤桂华还表示,目前从事粤剧行业的青年演员较少,粤剧院打算和中国一些艺术院校合作,培养优秀的青年粤剧演员,为这一行业补充新鲜血液,同时也鼓励编剧们在剧本里加入一些新鲜元素来吸引年轻观众。“如果我们的粤剧可以加入一些现代元素,而不都是古装剧,也许会吸引更多年轻人来观看。”

          “粤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将其发扬光大,我也计划让自己的女儿学习粤剧,”观众谭珈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本稿件转载自环球时报,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