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清平戏院话沧桑

    发布时间:2019-08-19 作者:叶世雄 来源:文汇报 点击:

          近年来,澳门当地清平戏院正进行活化的计划,有望助力粤剧传承。
          清平戏院是华南地区最古的戏院,在清同治十四年(1875年)落成。它采用传统戏院的格调,以环型剧场设计而建成。戏院内一面是舞台,另一面是由下至上建成的两层椅子,合共1342个座位。清平戏院所处的清平直街跟附近的“花国三街”(福隆新街、宜安街、福荣街)形成繁荣的商业和娱乐场所。清平两街上多为食肆和酒楼,花筵唱局,管弦相应;加上清平戏院经常通宵演戏,歌声琴韵,彻夜不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抗日期间,不少红伶移居濠江避乱或途经澳门返回广西,所以不少著名剧团和大老倌曾在清平戏院演出;抗战胜利,港澳交流频密,所以由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不少粤、港名伶都曾来澳门在戏院内演出粤剧,包括红线女、任剑辉、白雪仙、新马仔、芳艳芬、谭兰卿、凤凰女、梁醒波、林家声、罗艳卿等等。当年清平戏院以粤剧名伶经常到来演出而享负盛名,戏院侧邻有一间凉茶铺,所卖的凉茶亦冠以粤剧戏曲名目或名伶的名字作招徕。
          上世纪七十年代已鲜有名伶来澳门演出粤剧,清平戏院转以放映电影为主,但随着澳门戏院业走下坡,清平戏院与其他多家戏院一样难逃结束命运,一九九二年宣布结业。
          结业以后二十多年,逾百年历史的清平戏院沦为停车场和货仓。曾有团体建议将此间专为演出粤剧而建的戏院,改成为粤剧博物馆,但未能成事。二零一三年,澳门文化局与清平文化中心合作,定下了活化清平戏院的方案,双方合共斥资三千五百万,将清平戏院修复活化,方案主要是保留戏院外貌,加固原有结构的同时,将清平戏院打造成粤剧演艺暨培训场地,以及本地粤剧文化中心,并计划以低廉价钱开放予公众和团体使用,冀望在清平戏院活化后,协助推动粤剧艺术的文化承传发扬。



      本稿件转载自文汇报,作者叶世雄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