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演绎粤剧精彩角色 传承羊城古韵文化

    发布时间:2019-08-13 作者:崔智颖 来源:番禺日报 点击:

    小生与花旦精彩亮相 学校供图  
     
    广东二师番禺附属小学出演“广州文旅大讲堂”开场秀

      “尊敬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小学,为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丈量湾区历史文化之大美,品味羊城薪火传承之幽韵。”暑假期间,广东二师附小的曾锦基老师接到“广州文旅大讲堂”组委会的电话,邀请该校粤剧社团参加活动的开场秀表演。接下来,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家长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紧张的11天排练,古色古韵的“粤剧开场秀”拉开了“广州文旅大讲堂”的序幕,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日前,记者到二师附小采访曾老师和多位参与表演的同学,了解台前幕后的故事。
     

      惟妙惟肖演绎粤剧角色

      娇俏的彩旦、端庄的花旦、英俊的小生、威武的将军、滑稽的九品芝麻官……舞台上,同学们身穿粤剧戏服、画着浓妆,在简短的几个台步和动作中,演绎出相应角色的特点。

      “泳文很敬业,她负责扮演女将军,因为头套紧,彩旗绑在身上也紧,表演前她都拿着胶袋,随时准备吐了,但是到上台的时候,依然一丝不苟地将整个表演完成下来。”“子键也很机灵,虽然才三年级,而且之前没学过粤剧,但是短短几天,九品芝麻官的动作模仿得有模有样的,表演的时候帽子掉了,没有执着地捡帽子,而是继续按照音乐演绎,挺灵活。”……采访中,粤剧社团的负责老师曾锦基边打开当天的表演视频给记者看,边兴奋地介绍着活动当天的难忘情节。
     

      任劳任怨参与训练

      训练时间只有短短的11天,但是参与表演的人数多达29人,而且其中有一半左右是对粤剧没有认识的“临时演员”,为什么最终能在短短六分钟里像模像样地呈现出粤剧角色的特点?“因为无论是学校,还是我们老师、同学都一心想做好这件事,为粤剧文化传承付出自己的努力。”曾老师说。

      虽然训练在上午,但是在没有空调的体育馆里,同学们训练不久就已经汗流浃背了。走台步、学手势、走队形、适应7厘米高的鞋子……每一项对同学们而言都是挑战。“我在视频看到,男生穿的都是高跟鞋,你能习惯吗?”记者问子键。“刚开始很不习惯,后来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走路,脚后跟先着地,然后在家也练习,上台的时候就可以了。”子键有点害羞地对记者说。“他刚开始学的那天还扭了一下,我们还担心他会扭伤脚,幸好没事。”扮演彩旦的咏瑜在旁边补充说。

      “非常感谢同学们和家长们的支持,每一个学生接到任务,只要在番禺,都回来参加训练,他们都是棒棒的。”曾老师说。
     

      兢兢业业传承粤剧文化

      “我们学校在2017年被评为第二批番禺区粤剧粤曲传承基地,这几年我们依托乡村少年宫活动在不断地校园内开展粤剧粤曲的学习与推广,今年暑假,我就是组织了一些学生回校学扬琴、二胡等乐器,所以接到任务才能快速组建队伍。”曾老师对记者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参加该次表演的不少学生都因为家里长辈的关系,对粤剧有着一定的认识与喜爱。“我小的时候常常跟着奶奶听粤剧,那时候就觉得粤剧很有韵味,花旦的头饰很漂亮,我很喜欢。”扮演花旦的泳楠对记者说。“我奶奶很喜欢唱粤剧,我一二年级的时候常常跟奶奶去私伙局听他们唱,很喜欢。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扬琴,所以这个暑假,曾老师说可以教我们扬琴,有兴趣的都可以报名,我就参加了。”泳文对记者说。

      番禺本地人或多或少对粤剧有认识,但这次参与表演的还有部分学生是外地人,此前对粤剧没有任何认识,如子键,连粤语都不能完全听懂,但是当记者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学粤剧后,他想了一会,说“想”,只是担心不会说粤语。

      曾老师告诉记者,粤剧他也是通过自学,学乐器、唱腔,然后参加私伙局,慢慢练出来,他希望通过自己还有其他老师的努力,可以打造一个平台,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可以跟他们学粤剧。“我曾经到九江参观学习,那里有几个村小学联合一起组织粤剧培训的平台,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甚至大学生,只要愿意都可以继续学习,这也是我的目标。像泳文已经六年级了,等她初一、高一如果还想学,还可以找我继续学,随时欢迎。”曾老师说,“我就希望可以通过我们这些粤剧的爱好者,将粤剧文化传承下去。”
     


          本稿件转载自番禺日报,由记者崔智颖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