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例戏熠熠生辉 粤韵情深代代相传

    发布时间:2019-07-24 作者:束维 来源:佛山日报 点击:

           一门戏曲的形成不是单一的源头,而是有着复杂的血统,在融合各种艺术源流的同时,生成自己独有的面貌和气质。粤剧独有的例戏也不例外。

          佛山民间有敬神、悦神的习俗。清代至民国时期,神诞日、传统节日乃至庙宇开光,都会上演例戏,例戏中的精髓甚至影响到粤剧日后的风格。一场粤剧改革,例戏从盛转衰,甚至退出日常演出的国内舞台。近年来,粤港澳地区掀起了例戏重排热潮,佛山粤剧传习所倾注巨大心血重排的传统例戏《香花山大贺寿》,得到业内人士以及粤剧观众极高好评。

          今年是粤剧列入世界非遗的10周年。据悉,今年底例戏将“走进”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会场。例戏的价值何在,它有什么独特魅力让一代代粤剧人视为珍宝?
     

    佛山青年粤剧团在万福台献演传统粤剧《六国大封相》。/佛山日报资料图片
     

    例戏的由来,从酬神到娱人

          明清时期,佛山镇所有的乡事、岁时乡俗,几乎都与酬神、鼓乐、演剧有关。酬神戏在佛山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在为数众多的神庙中,庙宇前都有一个戏台,用以酬神。例戏便是这酬神、祈福的庆典中非常重要的一道仪式。

          每年开春后,佛山各地都会惯例性地演戏酬谢神灵,祈求五谷丰登;外地商人大量涌入,会馆建立以及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更需要演剧这一形式酬谢行业神和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再者,佛山数量庞大的手工业者常常庆贺师傅诞和满师礼。因此,土著的祭祀需要、侨寓的文化生活需要和工商业者的行业惯例需要为例戏的发展培养了深厚土壤。

          佛山粤剧专家吴炯坚考证,明末清初,在全镇一万多户、10余万人的方圆内,大小庙宇共有100多座。其中有些庙宇是同一名称,如乾隆年间,天后庙4座,关帝庙、观音庙各3座,同名的如华光、金花夫人等庙也为数不少。到道光年间,庙、寺、祠合计竟达580多座,一年内规定祭祀的诞日有30多天,差不多每月都有,酬神戏之盛行,几乎遍及佛山村镇。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佛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闭幕仪式在佛山市图书馆举行。艺人现场展示粤剧传统功架——降龙伏虎。/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乾隆十七年编修的《佛山忠义乡志》记录这样的情景:“三月三日,北帝神诞……各坊结彩演剧,曰重三会,鼓吹数十部,喧腾十余里”;“九月二十八日,华光神诞……集伶人百余,分作十余队,与拈香捧物者,相间而行”;“十月晚谷毕收,自是月至腊尽,乡人各演戏以酬北帝,万福台中,鲜不歌舞之日矣……”

          可以想象到,当时佛山古镇月月都有大戏看,各间庙宇的戏台、戏棚表演神诞戏,吸引万民观看,热闹非凡。石湾《太原霍氏崇本堂族谱》还写到,因众人赶去看戏,每年发生多例渡口沉船事件,可见佛山人爱戏爱到骨子里。

          数百年来,伶人们的精彩大戏,终有曲尽人散的时候,但石湾陶艺匠人们在屋脊上“做”了一场永不散场的大戏,一出出浓墨重彩的场景,便如此凝固到石湾瓦脊之中,成为人们追忆初时粤剧的见证。
     

    角色行当齐全,戏班“活广告”

          《源流、传播与传承——佛山粤剧发展史》的编著者、粤剧研究学者李婉霞谈到,明末清初,随着昆剧、高腔等当时全国流行的剧目传入佛山,在神诞日、传统节日及庙宇开光等节庆日演出,它们被吸纳成为佛山神诞戏的剧目。到清中后期,佛山的神诞戏从数量和内容上有了发展,还出现了专业配乐,部分神诞戏的剧目便成为演戏前必演的例戏,佛山伶人们在例戏演出中所养成的观念、习惯、禁忌也影响了粤剧的风格,逐渐形成了粤剧的独有演出规例,即先演例戏,再演正本戏。
     

    2017年10月15日,《粤剧》特种邮票首发式在佛山祖庙万福台举行。现场一名小学生正在展示他刚刚购买的纪念邮册。 /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例戏与正本戏有何不同?《粤剧大辞典》如此解释:例戏是专为庆典、酬神、祈福的仪式性演出剧目,不仅有驱邪纳吉意味以及展示戏班阵容的剧目,还包括描绘公侯将相、书生小姐等人物故事的戏。它与正本戏最大的区别是,例戏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重在表现仪式性的过程。

          据《粤剧梨园旧典》记载,清代至民国,必点的例戏主要有:《破台》《天姬送子》《八仙贺寿》《玉皇登殿》《香花山大贺寿》,演出剧目往往根据活动内容而定,比如新建戏台必要先演《破台》,驱邪、庆喜庆则演《玉皇登殿》,求子则演《天姬送子》,而《六国大封相》 则是检阅戏班阵容、于正戏前必上演的大戏。

          演出中,戏班的大小行当表演特色都要有体现:如正印花旦推车演技、须生坐车功架、刀马旦的胭脂马演技、五军虎的驭马翻扑演技、罗伞架、雷神电母日月架、桃花女架、降龙伏虎罗汉架、韦驮架等行当的经典功架表演。

          例戏对于艺人们而言,更是各戏班展示演出实力的“活广告”,以此获得丰厚不等的定戏排期,演出的好坏关系到戏班的兴衰存亡,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每个戏班的各行当必是倾尽全力使尽浑身解数,展示各自行当的拿手特色演技,把例戏演得精益求精,以此博得赛会胜出赢来好光景。

          “粤剧讲究四功,即唱做念打,例戏不是单纯地比唱功或念功,更着重演技的实力,例戏的功架代表着粤剧南派表演技艺的精华。”粤剧研究专家冯德根谈到,民国以后,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堂戏不一定演例戏,随着粤剧市场趋向商业戏剧演出,城市剧院的例戏演出时间有所缩减,主阵地转向乡镇。
     

    视为珍宝,却命运多舛

          在节奏缓慢的农耕社会里,乡村酬神演戏,往往是一个乡演完,又转去另一个乡,年年上演例戏足矣。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和扩大,粤剧界适时进行改革,排演适合大众口味的粤剧商业演出,其中就有“文长武短”的现象,即注重有情感细节的文戏,大锣大鼓的武打之戏渐受冷落。

          早期粤剧传统表演技艺逐渐流失,更难找到有传统武功的粤剧演员,很多戏班因缺乏人才,没有很好地保存相关的历史记录以教导新人,加上经费不足等原因不得不取消演出《六国大封相》《香花山大贺岁》等例戏。

          1958年,在佛山文化部门的统筹下,秉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方针,佛山专区青年粤剧团多位粤剧名家,认为《天姬送子》《六国大封相》 等例戏汇集了粤剧表演的传统技巧,梁冠南、张盛才、梁正安、李世卓、叶弗弱、庞顺尧、罗家树等人对过去各地例戏演出的零散资料、经验进行梳理,以新版本组织演员重排,并传授整理保留下来的武功,以及功架、大腔、锣鼓、音乐等重点演出技巧,使这四部例戏演出成为粤剧技艺最集中的集成体系。

          1962年,当时的广东省文化局戏剧研究室确定将四大传统例戏的演出版本作为教材保留,并收藏于广东粤剧学校等教学机构,成为粤剧技艺教学和四大例戏排演的依据。此后,国内外同行因其规格之高和内容之全,一致称之为“粤剧四件宝”。

          不过,由于历史等原因,上世纪60到70年代,例戏退出了国内舞台。
     

    今日重排,不让例戏成遗唱

          例戏暂别舞台,并没有阻断粤剧界对它的推崇,再度复排例戏一直是粤剧艺人和团体的心愿。

          “早期戏班规模大,行当角色齐全。如今,粤剧剧团的规模发生变化,单凭一个戏班或剧团的演员力量往往不足以演出例戏,尽管有些农村会演出例戏,但功架、古腔、锣鼓的失传,例戏早已变味,只有联合粤剧界精英重排例戏才能抢救粤剧的精华。”冯德根谈到。

          在2010年香港八和会馆以《玉皇登殿》作为香港代表节目参与上海世博会、广东粤剧院重排了《六国大封相》《玉皇登殿》获得赞誉之后,粤港粤剧界掀起了一阵重排例戏的热潮。

          2017年3月,佛山粤剧传习所根据1962年佛山专区青年团的演出本整理重排了粤剧传统例戏《香花山大贺寿》,以出场演员108人,其中国家一级演员22人的鼎盛阵容在广佛地区演出。同年7月,《观音得道》《香花山大贺寿》《加官》《天姬送子》亮相“经典粤剧庆回归”主题演出,台前幕后参与者超过200人。

           今年是粤剧列入世界非遗的10周年。在6月8日的一场非遗保护成果论坛上,小神鹰、李淑勤、郑卫国、梁国澄等人走上舞台,向公众讲述了佛山几代粤剧人如何重排例戏的艰辛历程……

          在保护与传承例戏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的当下,粤剧人不辞辛苦地发掘古老排场、重排例戏,因为在他们心里,保护粤剧就是保护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本稿件转载自佛山日报,由记者束维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